文|李北辰

JP:
台風“煙花”過境那天,你選擇自我了結,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都覺得,你走時大概亦如煙花般寂寞。
我與你不算相熟,你是我妻子的摯友,也是我和妻子在家提及次數最多的名字之一。
倒不是因為你身上故事多,而是你的名字更像是某種“符号”,每當我們無意間談起諸如“赤誠”“純粹”“白日夢”“理想主義”“不切實際”——或者任何與“六便士”背道而馳的話題時,你的名字就如傍晚的月亮,自動冒出來,不是從我這邊,就是從她那邊。
有些語境下,你被我妻子當作“反面教材”,用來教育我“生活要務實一些”,不要像你那樣,成天飄在天上,打撈月亮。
她說服不了我,我也眷戀天上的風景。
隻是幸或不幸,我飛得沒你高。
就在前幾天,我發了條朋友圈:“這個夏天,發生了太多奇妙的事,幾段特殊的緣分,讓我有機會重新思考自媒體該寫什麼報道?我想了又想,目前的答案類似下面這樣:本公号訊,昨夜北京春雨迷蒙,零時許,平安大街旁燈光燦爛,一棵老槐樹靜靜地死去。”
你給我點了贊,這讓我開心許久。
你的這一個贊,勝似一千個姑娘,隻因你的才華耀如月光。
也在這個月,你間接告訴我:“軟文寫多了傷筆”。
嘿,我現在不寫啦!
過去兩個月,我拒絕了很多篇商業約稿。我在名利場轉了6年,“傷”了足足6年,才在今年夏天的南方江邊倏然發現:哪怕已是34歲高齡,我也依舊對那個曾經栖息過的更無暇的精神家園懷有鄉愁。
而你自始至終的赤誠,讓你根本無需經曆世俗的洗禮。你永遠不會傷筆,你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是你的本意,你的純粹據說不為友人留有餘地。
是以我羨慕你,非常羨慕你。
李海鵬有句話說:“一個老年人聞起來是老的,一個中年人聞起來是中年的,一個少年聞起來像是雨前的月光。”
過去6年,我在文字中散發的朽敗氣息令我自己生厭,别人可能聞不到,我自己能。
更重要的是,你去世那天我才意識到,如果你的名字不那麼頻繁地出現在我和我妻子的生活裡,我對自己的生厭或許會輕一些。
誰讓你筆下的味道,一直如雨前的月光,就連參與創辦的媒體名稱都叫做“月光社”。
當然,我寫這篇文章不是在美化你,因為我根本不了解你,不了解你因何做出如此決絕的選擇。
我隻敢輕輕臆測,你比我更厭棄這個世界。
而在大多數時候,或許是在藥物作用下,我覺得這個世界沒那麼好,也沒那麼糟。
更準确地講,除了身邊所愛之人,我覺得世界的好壞與我無關,無論是它隽秀還是荒謬的部分,我都不接受自己的情緒因世事無常而肆意翻湧。
但你的離世,卻在我的内心掀起巨大波瀾。我深知,你在我甯谧湖面上激起的漣漪,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震撼我的生活。
不隻震撼,還有遺憾。
在你生前,我與你僅有一面之緣。如果真有來世,我願稍稍開朗,然後與你相熟,甚至把酒言歡。
而不是僅僅在你離世那天,悄悄給你微信留言:“好好休息,赤誠就好”。
作者:李北辰,獨立撰稿人,關心科學,觀念,與詩意。同名微信公衆号:李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