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北辰

JP:
台风“烟花”过境那天,你选择自我了结,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都觉得,你走时大概亦如烟花般寂寞。
我与你不算相熟,你是我妻子的挚友,也是我和妻子在家提及次数最多的名字之一。
倒不是因为你身上故事多,而是你的名字更像是某种“符号”,每当我们无意间谈起诸如“赤诚”“纯粹”“白日梦”“理想主义”“不切实际”——或者任何与“六便士”背道而驰的话题时,你的名字就如傍晚的月亮,自动冒出来,不是从我这边,就是从她那边。
有些语境下,你被我妻子当作“反面教材”,用来教育我“生活要务实一些”,不要像你那样,成天飘在天上,打捞月亮。
她说服不了我,我也眷恋天上的风景。
只是幸或不幸,我飞得没你高。
就在前几天,我发了条朋友圈:“这个夏天,发生了太多奇妙的事,几段特殊的缘分,让我有机会重新思考自媒体该写什么报道?我想了又想,目前的答案类似下面这样:本公号讯,昨夜北京春雨迷蒙,零时许,平安大街旁灯光灿烂,一棵老槐树静静地死去。”
你给我点了赞,这让我开心许久。
你的这一个赞,胜似一千个姑娘,只因你的才华耀如月光。
也在这个月,你间接告诉我:“软文写多了伤笔”。
嘿,我现在不写啦!
过去两个月,我拒绝了很多篇商业约稿。我在名利场转了6年,“伤”了足足6年,才在今年夏天的南方江边倏然发现:哪怕已是34岁高龄,我也依旧对那个曾经栖息过的更无暇的精神家园怀有乡愁。
而你自始至终的赤诚,让你根本无需经历世俗的洗礼。你永远不会伤笔,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你的本意,你的纯粹据说不为友人留有余地。
所以我羡慕你,非常羡慕你。
李海鹏有句话说:“一个老年人闻起来是老的,一个中年人闻起来是中年的,一个少年闻起来像是雨前的月光。”
过去6年,我在文字中散发的朽败气息令我自己生厌,别人可能闻不到,我自己能。
更重要的是,你去世那天我才意识到,如果你的名字不那么频繁地出现在我和我妻子的生活里,我对自己的生厌或许会轻一些。
谁让你笔下的味道,一直如雨前的月光,就连参与创办的媒体名称都叫做“月光社”。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不是在美化你,因为我根本不了解你,不理解你因何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
我只敢轻轻臆测,你比我更厌弃这个世界。
而在大多数时候,或许是在药物作用下,我觉得这个世界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
更准确地讲,除了身边所爱之人,我觉得世界的好坏与我无关,无论是它隽秀还是荒谬的部分,我都不接受自己的情绪因世事无常而肆意翻涌。
但你的离世,却在我的内心掀起巨大波澜。我深知,你在我宁谧湖面上激起的涟漪,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震撼我的生活。
不只震撼,还有遗憾。
在你生前,我与你仅有一面之缘。如果真有来世,我愿稍稍开朗,然后与你相熟,甚至把酒言欢。
而不是仅仅在你离世那天,悄悄给你微信留言:“好好休息,赤诚就好”。
作者:李北辰,独立撰稿人,关心科学,观念,与诗意。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