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山4年歸來 彭祖山如何讓成渝遊客“不老”?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越欣

10月18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國際範、中國味、巴蜀韻——尋找2021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活動正式啟動,開啟2021年最具代表性的文旅新地标“海選”,走近川渝文旅新秀的“詩與遠方”。

“封山4年,更新打造歸來的彭祖山,一定是成渝文旅新地标的一員!”10月27日,眉山市彭山區彭祖山發展推進中心主任木宗鋒推薦道,“彭山正打造成渝周末度假遊首選地,歡迎大家來彭祖山修身養性,延年益壽!”

封山4年歸來 彭祖山如何讓成渝遊客“不老”?

中華養生第一山 住着最長壽的老人

彭祖山景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境内,因養生術創始人彭祖修煉和陵寝之地而聞名四海,被尊為“中華養生文化第一山”。彭祖山景區占地2300餘畝,是國内獨有以長壽養生為特色的文化旅遊景區。

據考證,彭祖不僅是中華養生文化創立者,還是中華廚界祖師爺、中國古代最長壽的老人。他獨創的“膳食術、導引術、房中術”彭祖三術,博大精深、流傳久遠,對現代生活也有着深遠的指導意義。

封山4年歸來 彭祖山如何讓成渝遊客“不老”?

在華夏民族的曆史上,在距今四千年左右,彭祖首先提出“藥食同源”的理論,同時提出“藥補不如食補”,将彭祖膳食術運用于實踐,首創“雉羹”治好堯帝厭食症。雉羹是中國最早烹與調的結合,是中國古就留名的第一個菜,故稱"天下第一羹”。

彭祖的長壽養生方法,也在彭山得到延續。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彭山區100歲以上的老人達50人,十萬人比例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7倍,是全國唯一經多學科專家論證的“中國長壽之鄉”。

封山4年歸來 彭祖山如何讓成渝遊客“不老”?

封山4年回歸 彭祖山實作養生深度體驗

2017年5月10日,位于眉山市彭山區的彭祖山景區正式封山打造。2021年4月14日,彭祖山景區迎來三月三朝山會。活動吸引了來自成都、重慶、自貢等地遊客前來朝山、踏春、祈福。這也是封山近4年來,彭祖山首次對外亮相。

封山4年歸來 彭祖山如何讓成渝遊客“不老”?

更新後的彭祖山景區以彭祖養生三術為脈絡進行打造,景區内的彭祖墓、伏羲先天八卦圖、唐代石刻齊山雙佛等曆史文化遺迹完好保留至今。并且經過對當地養生文化的再萃取,在養生文化基礎上打造了彭祖書院、彭祖居膳食術館、彭祖文化中心、高退山居·禅茶院子等養生文化體驗新場景,讓遊客們深度體驗健康養生生活方式,在寓教于樂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目前彭祖山正在建立“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按照規劃,彭祖山景區完成建設并全面開放後,将全面驅動彭山文旅産業更新。将運用多場景打造夜間經濟、周末經濟、文化經濟、康養經濟、度假經濟等,通過多形态經濟推動當地文化旅遊及服務産業的變革。

封山4年歸來 彭祖山如何讓成渝遊客“不老”?

成渝周末度假首選地 彭山這樣讓人“不老”

去年以來,川渝兩地簽署協定共同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提出圍繞“成渝發展主軸”,以成都、重慶雙城經濟圈為核心,打造旅遊發展核,建設文化旅遊經濟帶,培育巴蜀文化旅遊精品項目。

彭祖山景區的重建立設打造,則是眉山市圍繞環成都經濟圈,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最新動作和重要支撐,它不僅能有效提高彭山開展發展首位度,帶動眉山全域開放發展,同時将煥新環天府文旅地标,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高端文旅目的地建設。

封山4年歸來 彭祖山如何讓成渝遊客“不老”?

彭山依托長壽文化和沉銀文化兩大世界級IP,正着力打造成渝周末度假首選地。據介紹,彭山将通過彭祖山、江口沉銀博物館等打造“不老景”;通過規劃建設彭祖山旅遊民宿産業帶打造“不老居”;通過做精彭山養生美食系列菜品打造“不老餐”;通過優化果蔬品質管控和農藥殘留溯源體系打造 “不老果”等。

此外,逛彭祖仙山、尋江口沉銀的同時,還可以在不遠處,看齊山雙佛。始建于唐開元年(公元 713 年),雙佛設計和規模都屬國内罕見,為世界第一大雙佛。

“歡迎大家來到不老的地方,做一個不老的人!”木宗鋒說。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