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好時光#
聽說餘華出了新書毫不猶豫買來看,翻看扉頁,一一列舉了餘華的長篇小說,驚訝的發現我居然都看過。《活着》是我看的第一本,似乎在此之前,我看張愛玲、看蘇青、看王安憶,讀到的都是大都市裡的小情小愛,精緻到骨子裡的上海女人穿着合身的旗袍過着小資的生活。哪怕是形容自己愛得卑微,也隻是說上一句:“低到塵埃裡,從塵埃裡開出花來。”而《活着》像我呈現了社會的另一面。這一面不同于上海的精緻,不同于我眼前的生活,而是自己很少看到的,很少聽到的農村生活,内容也不局限于情愛更多的是在逆境中承受苦難後,依舊樂觀生活的人們。抛去華麗的外表赤裸裸的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然後是《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第七天》、《在細雨中呼喊》,不知不覺把餘華的小說都看完了,每看完一本都會對這個社會多一層認識,貧困、暴力、死亡,每一個細緻的講述都将苦難渲染到極緻,而且餘華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極其濃郁的宿命感,他用平靜的筆觸書寫了人間疾苦,你會感覺到世界上有些事情本就無可奈何,人生本該如此而已,最後完全沉浸在小說的情緒裡,以至于很長時間都不能從悲哀的情緒中走出來,讓人感同身受卻無可奈何。
——我看餘華
2021.10.26 2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