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公曰:科普專注于美國的脊椎動物化石研究,他在一生當中發掘了超過1000個新物種,其中包括已滅絕動物。共有56種恐龍是由科普所發現。他首次命名了蜥腳類和獸腳類恐龍。
科普出生于費城的一個貴格會家庭。
從小就對科學有着濃厚的興趣,在他少年時便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科學論文。
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他成為了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成員。
科普一生發表了1400篇論文,描述并命名了1000多種脊椎動物,其中包括數百種魚類和數十種恐龍。他關于哺乳動物磨牙起源的理論對科學界貢獻尤為突出。演化生物學的柯普定律假說就是以他來命名的。
科普專注于美國的脊椎動物化石研究,他在一生當中發掘了超過1000個新物種,其中包括已滅絕動物。共有56種恐龍是由科普所發現。
他曾經與另一位恐龍研究者奧塞内爾·查利斯·馬什進行一場“化石戰争”(Bone Wars),對新化石的發現展開競争。
科普比較注意研究恐龍的外貌以及生活習性。他首次命名了蜥腳類和獸腳類恐龍,提出蜥腳類恐龍可能是在水中生活的,并且研究了獸腳類恐龍(肉食性恐龍)獵取其他恐龍時的情景。這些都開拓了恐龍研究的視野。
1897年4月12日逝世。
愛德華·德克林·科普(英語:Edward Drinker Cope,1840年7月28日-1897年4月12日),美國古生物學家,比較解剖學家,爬行動物學家和魚類學家。
#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