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動高校扶貧 增添群衆福祉——記長安大學挂職商南縣幹部黃飛

推動高校扶貧 增添群衆福祉——記長安大學挂職商南縣幹部黃飛

“在扶貧過程中,看到通過努力,能幫助到越來越多的人,我由衷地覺得高興,也更加感受到堅守扶貧工作的責任與重要。”這是黃飛在商南縣挂職看到自己的付出有了成效後的心情。

2018年12月,黃飛在長安大學後勤黨委副書記崗位上,被組織選派到商南縣挂職,任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分管交通脫貧、高校扶貧等工作。挂職期間,他充分利用高校資源優勢和自身技術優勢,積極投身到商南縣的脫貧攻堅戰中,用實幹實績有力推動了當地脫貧摘帽,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到商南縣任職後,黃飛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找準高校和基層黨建的契合點,提出了“校地聯建,優勢互補,共同發力,引領脫貧”的思路,推動校地互動,加強校地聯建。經他提議,長安大學校黨委和商南縣委研究決定,學校23個分黨委與商南縣10個鎮(辦)黨委、22個深度貧困村黨支部全面開展黨建結對幫扶,建立了“12122”幫扶機制,即:一校幫一縣、兩個分黨委幫一個鎮(辦)黨委、一個分黨委幫一個村黨支部;實施“6+X”幫扶活動,通過加強陣地建設、開展技能教育訓練、開展扶貧幫困、樹立文明鄉風、強化支部關聯、推動産業發展等舉措,推動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工作深度融合,激發貧困群衆的内生動力,增強他們的造血功能,實作組織強、産業興、百姓富的良性發展。

産業是增收的核心所在,是脫貧的重要支撐。黃飛堅持把點上的扶貧和面上的脫貧相結合,堅持抓典型、樹樣闆,抓脫貧、促增收,積極拓展貧困村穩定增收的管道。2019年以來,他争取長安大學為商南縣脫貧投入資金490萬元,實施産業扶貧項目20個、文化教育項目1個、科研項目4個、黨建項目3個、民生扶貧項目5個,直接受益群衆700餘戶2000餘人。

在包抓青山鎮脫貧攻堅中,黃飛主抓了青山鎮神農兔業、白龍茶業等14個扶貧企業或産業項目發展,争取投資245萬元,直接受益群衆524戶1265人。他借助校友資源,拜訪知名企業,引進商洛市泰天利實業有限公司投資600萬元,分别在青山鎮草薦村、吉亭村建設了2個标準化生豬養殖示範基地;積極與省發改委協調對接,為商洛旭日福實業有限公司争取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設施補短闆項目,争取資金260萬元,帶動200餘名搬遷群衆就近就業。

作為高校來的幹部,黃飛認為消費扶貧大有可為。他把校園消費與群衆增收緊密結合,通過視窗對接、福利直通、餐桌體驗三個管道推進商南縣農産品在長安大學進廚房、上餐桌。2019年以來,學校累計采購商南縣價值659.6萬元的農産品,用于教職工發福利;在校内教職工服務超市開設商南縣農特産品專櫃,重點銷售商南茶葉、香菇、粉條、木耳等農特産品;在師生食堂分别設立“商南特色菜品視窗”,實作了山地農特産與校園的直營直銷。同時,他積極聯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推行消費扶貧模式,有力促進了商南縣農特産品進校園、進機關。去年以來,在黃飛的努力下,西安多所高校共采購商南縣價值1000餘萬元的農特産品,幫扶貧困戶354戶。

緻富先修路,脫貧先通路。黃飛作為分管交通的副縣長,交通扶貧責任大、任務硬、難題多。在解決瓶頸制約上,他先後3次進京跑部委,争取“口子鎮”出陝西的交通項目。在陝鄂省際公路重點項目建設商鄖路三改二工程中,他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抓品質、提進度,商鄖路三改二工程在複雜施工條件下按期全線貫通。在抓财政資金整合上,他争取縣委縣政府把交通扶貧放在突出位置,先後硬化村組路231.8公裡,治理“油返砂”工程48條102.7公裡,實作了丹北組組通水泥路,丹南自然村通水泥路的目标。特别是把22個深度貧困村通路放在交通扶貧的第一位,先後投資8246萬元,修路33條126.8公裡,大大改善了深度貧困村的交通出行條件。他親自入省進京、對接工作,推動商南縣成功建立為商洛市首個“四好農村公路”全國示範縣,并謀劃了345國道等重大交通項目,通過實地調研,多方論證,牽頭制定了《商南縣村組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為商南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服務保障。

揮灑汗水、一路走來,黃飛辦理的一件件實事、推動的一項項工作,讓群衆受益、助當地發展。黃飛也因出彩的工作榮獲了商洛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陝西省高校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号。(記者 葉瑛 通訊員 李治軍 朱楠 )

責任編輯:安心 稽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資訊報微信公衆号(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郵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