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1992年,農村姑娘張茹來到長沙,在覃家做保姆。

覃家的男女主人都在機關任職,家境優越。

工作三年後,覃家女主人提出,讓她嫁給他們身患殘疾的兒子覃天元。

再三考慮後,張茹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可結婚25年後,她面臨着被婆家掃地出門的局面。

01

2019年7月,張茹的公公婆婆從英國回來,

從那以後,張茹便聯系不上丈夫覃天元。

那時,她不知道公公婆婆回國的事情,還以為丈夫出什麼事了。

一年後,婆婆才聯系張茹,告訴她:兒子不跟張茹過了,要離婚。

覃天元也親筆寫了離婚協定書,交給張茹,要她簽字。

如今一家三口隻剩下她一人獨自居住在出租屋。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嫁入覃家後,張茹一直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2009年,公婆将張茹趕出家門,

當時家裡幾個人打她,她受不了這樣的窩囊氣離開了覃家。

張茹的公公是個退休幹部,老兩口住在180平方的大房子裡。

和他們的境遇完全相反,張茹一家三口離開婆婆家後,一直住在出租屋。

因為時間長久,張茹記不清楚是什麼原因打她,起因似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不過在婆家生活的十幾年,她過得很壓抑,

婆婆經常跟她扯皮,今天丢了衣服,明天丢了棉線,什麼事情都怪罪到張茹的頭上。

公公婆婆剛從英國回來,丈夫就離開家,并提出離婚,

張茹覺得,這是公公婆婆在背後唆使的。

02

一看到兒媳,婆婆就把兒子離婚原因推到張茹身上:

“是你自己不願意跟我兒子在一起的,是你自己退出來的!”

“你自己不跟他睡一張床!”

婆婆說,她和丈夫從英國回來後,發現兒子老了很多,明明50歲的人,卻像個70歲的老頭,瘦得隻剩下骨頭。

老人還在英國的時候,覃天元就給她打電話:

“媽媽,你趕快回來,不然我就會死掉!”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說起離婚的理由,一旁的覃天元十分激動,

他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依然大聲指責張茹出軌。

覃天元說,他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

但是他曾經跟蹤過張茹,發現她和一個陌生的男人交往甚密。

張茹很委屈,這些年她外出打工養家,還要照顧殘疾的丈夫,自己的品行如何,同僚們都可以為自己做證,丈夫的指控都是捕風捉影。

她一面解釋,一面說自己問心無愧,

可激動的覃天元不肯聽妻子的解釋,一旁的婆婆也冷冷地打斷她:

“還說你問心無愧,你就是缺德!”

“别人都跟我講,她(張茹)打扮的像個20歲的女孩子一樣,穿超短迷你裙!”

03

覃天元說,離開妻子時,他們已經有半年沒有同床,他懷疑妻子有問題!

他發現張茹每天晚上都要出去,張茹告訴他是出去散步,

可覃天元卻不這樣認為:

“你散步穿那麼好幹嘛!還塗口紅、畫眉毛!你是晚上六點多出門啊!”

“我打電話,一個男人接的,還叫她起床!”

覃天元認定,妻子一定是出軌了!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婆婆說,2018年開始兩人就沒在一起,

根本不是張茹說的,自己回國後兒子才分居,

她覺得,兒子的婚姻沒必要繼續下去:

“他要你幹什麼?你不跟他在一起!”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婆婆說,張茹在自己家呆了二十多年,孫子都已經23歲。

兒子和兒媳,一個身患殘疾,一個一開始沒有工作,

一家三口,包括張茹在内,都是公公婆婆出錢養着。

張茹一分錢都沒花在婆家,卻總是和他們吵架,不願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一旁覃天元憤怒地說:

“她就是要家産!”

“我父母還在,她就要家産!”

原來,張茹曾提出要求,要求公婆将房子轉到覃天元的名下,這讓公婆、丈夫十分不滿。

張茹承認自己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要求,因為婆婆太強勢。

婆婆總是說她偷東西,今天棉線沒看見,明天項鍊不見了,她無法真正融入這個家庭。

張茹想為自己辯解,婆婆就說她犟嘴。

一天她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婆婆一進來就拿着拖把打她的頭,把她推到櫃子上。

這件事之後,張茹重新審視了自己在這個家的境遇,決定自己一家三口搬出去住。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04

覃天元1歲時,因為高燒不退,導緻身體殘疾。

為了找個心甘情願照顧兒子的兒媳,覃天元的父母在鄉下開始廣泛物色人選。

就這樣,在親戚的介紹下,22歲的張茹走進覃家。

算起來,張茹和覃家還是遠房親戚。

一開始,她是覃家的住家保姆。

做保姆期間,張茹老實本分,文靜沉穩,覃父覃母十分滿意,

生活三年後,張茹答應了覃母的要求,成為覃家的兒媳。

可還沒領證,兩人就開始打架,覃母對這個準兒媳不太樂意,心裡有些動搖,

可覃父卻堅持留下張茹,因為他擔心兒子找不到合适的對象。

結婚後,張茹動不動就離家,和覃家人住不到一起,直到最後要和公公婆婆分開住。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聽着婆婆的話,張茹一個勁兒地搖頭,

離開的原因是她受不了強勢的婆婆,想逃離這個充滿壓抑的家,他們這個小家,完全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保持一個完整的家。

可婆婆卻嗤之以鼻:

“還完整的家,你完整什麼!”

“(孫子)是我給你養大的,你負了責嗎!”

“按道理他(覃天元)出一半,你出了一半嗎?”

婆婆說,為了穩住兒媳,為了維護兒子的家,她讓女兒離開家生活,送張茹去讀書,張茹他們搬離後,她承擔了孫子的學費、生活費,還幫扶張茹的娘家親戚,有人笑話她:

“你腦子進水了,你還拉開你兒子與兒媳的差距!”

婆婆卻有自己的打算:

“我說我想以後把這也片天都交給她(張茹)!”

“以後我們動不得了,她還能照顧我。”

“我這個兒子肯定要她照顧。”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可張茹卻對婆婆的用心毫不在意,甚至還後悔,

婆婆怒斥張茹:

“你說是我付出多還是她付出多?我為了他們兩個在一起,我挖苦心思想穩定她,因為我兒子是個殘障人士!”

“她這個忘恩負義的女人!”

婆婆覺得,女兒在英國定居,離他們很遠,以後他們還是指望張茹,

自己家現在的财産,以後都會是兒子、孫子的,張茹不該這麼心急,應該從長遠看。

老人覺得兒子身患殘疾,處于弱勢,是以當時他們千挑萬選地找了一個心甘情願照顧兒子的女孩,

結婚後,又擔心兒子在生活中吃虧,一點點風吹草動都讓婆婆很敏感。

公公其實不想讓兒子離婚,他勸說老伴:

“她就是不禮貌。”

他又暗示張茹,低頭給婆婆認錯,和兒子一起好好生活。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可婆婆對丈夫的妥協非常不滿:

“我兒子是殘障人士!哪裡搞得她赢!”

“她(張茹)拿水果刀出來,你看見了嗎?你去管啊,他們兩個在一起!”

在老伴的強壓下,公公最終不再吭聲。

05

張茹說,最初在覃家做保姆的時候,并沒有按時開工資,隻是在過年回家的時候婆婆給了200元錢,給她買了一張車票。

之是以接受丈夫,是因為她想擺脫農村:

“幹農活一身泥巴水,在這裡幹活還是比那裡輕松點。”

擺脫農村人的身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是那個年代無數農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是以當時婆婆一提出這個想法,她便應允了下來。

張茹是心甘情願想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

一開始的時候,不管是丈夫還是婆家人,對她都還好。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可後來,張茹發現,階層不是那麼好跨越的,

她在這個家裡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做免費保姆,洗衣、做飯、照顧所有人的生活起居。

生完孩子後,雖然不用洗衣服,但家務還是她來做,買菜做飯、帶孩子,她樣樣沒拉下,

孩子一歲後,張茹找了份工作,依舊承擔家裡的家務。

在家鄉人眼中,張茹順利從保姆崗位轉正,成了人人豔羨的“城裡人”,

可個中辛苦,隻有張茹自己知道,她隻不過是空有“妻子”的名号,實際上還是保姆,

她在家中的地位并沒有因為身份的轉變擡高一層,她小心翼翼地看着婆婆的臉色行事,可丈夫和婆家人依舊把她當做外人,

一言不合,婆婆就會和她動手,她想反抗就被全家人謾罵……

張茹感慨:

“我感覺比農村還不如!”

覃家曾經曆過兩次征收,第一次征收,覃家得了兩套新房,都寫在女兒的名下。

本屬于覃天元名下的一套機關房,在征收後,80多萬的征收款也盡數掌握在婆婆手裡,張茹通過報紙才知道自家的房子拆遷了。

明明有購房名額,也不願讓兒子買新房,唯恐張茹會分房産……

自始至終,她都被覃家人防着。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張茹受夠了壓抑的生活,2009年,她決定離開婆家。

一開始,他們住在毛坯房,房間裡連門都沒有,看到别人裝修,她撿人家的水泥把地闆鋪好,

她隻敢買超市特價商品,家裡的凳子、桌子都是撿來的。

這些年,婆婆是承擔了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每個月給孩子700元,但是覃天元的工資卡卻由婆婆保管着。

雖然離開婆婆家單獨生活,但是自己這個小家,依舊是婆婆在掌控着。

如今,婆婆接回了丈夫,斷掉房租,要求她淨身出戶!

06

張茹的同僚說,她和張茹認識二十多年,她對張茹的評價就是:老實,為人正直。

她不會彎彎繞,也不會花言巧語讨好别人,她這二十多年都花在家庭裡,如今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張茹在機關食堂幹活,每天五點多起床,一家人的生活都靠她微薄的工資支撐。

每天早上、中午,她都會帶早餐、午餐回家給丈夫吃。

同僚說,張茹婆婆的指控都是瞎說的,張茹從不做小偷小摸的事,也從不打扮得花枝招展,也沒有結交過男性朋友。

反倒是張茹的婆婆,曾經幾次在她上班的時候來機關打她,即便這樣,張茹也沒還過手。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在覃家二十多年,張茹本本分分,如今離婚,她想給自己争取利益。

張茹想聽聽兒子覃凱的想法,

可當她打通兒子的電話後,他的話讓張茹如同澆了一頭冰水。

兒子支援他們離婚,但他不同意母親争取财産:

“如果你離婚還想去争一些自己沒有理由拿到的東西,我覺得很難。”

覃凱覺得,如今母親争取房産顯得十分無理取鬧。

聽到兒子的話,張茹的眼圈頓時紅了:

“媽媽就後悔把你養大,從小到大是怎麼把你背在身上的!把你養大沒教育好你!”

“你今天說的話讓媽媽寒心!”

覃凱反駁母親:

“我就應該站在你一邊,和奶奶針鋒相對嗎?”

覃凱覺得,自己深得奶奶看重,包攬了自己幾乎所有的費用,

母親不該和奶奶争,不該讓他在家裡很尴尬。

張茹很難過,這麼多年,她是為了兒子有個完整的家才咬牙堅持下來的!

她不指望兒子公開地站在自己這邊,隻希望他能體諒自己的不易,

沒想到,連兒子都不認可她的付出,認為自己沒理由拿到财産。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最終,覃凱出現在母親和阿姨(張茹的妹妹)面前,

張茹指責兒子一味地維護奶奶,不體諒母親,還總是說母親的背後有人維護。

張茹的妹妹很激動:

“你的大學白讀了,你的成長都是你媽媽維護你,你才有今天,要不然你的人生會很痛苦!”

記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覺得覃凱對有些冷漠,跟誰都有距離感,和媽媽在一起,兩人也離得很遠。

覃凱解釋:

“他們這樣的開始,也就注定了這樣的結果。”

“你為什麼不往上走呢?”

保姆變兒媳,照顧殘疾丈夫25年,她被婆家掃地出門:隻能淨身出戶

張茹很難過:

“我往上走了,我哪來的精力?”

“我要顧着這個家,還要養你!”

兒子的話,字字如刺,紮得張茹遍體鱗傷。

張茹再次來到覃家,公公婆婆不在家,

50歲的覃天元說自己需要監護人,要聽父母的。

張茹再也忍不住:

“你跟我生崽是你父母生的嗎?”

“夫妻是你跟我,不是你爸媽!”

07

階層的跨越,從來沒那麼簡單。

一開始,這段婚姻就潛伏着危機,因為雙方的動機都不單純。

覃家想為兒子找個終身的免費保姆,順便把他們一家也給照顧了,

而張茹卻承擔着自己所有的希望:離開農村,打破階層的天花闆。

實際上,張茹是用自己的人生做賭注,

對于覃家來說,像張茹這樣出身農村、學曆不高、希望改變命運的姑娘有無數個,

可對于張茹來說,這是可望不可及,甚至是人生唯一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從一開始,他們的選擇就不對等。

階層的天花闆不是不能突破,而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代價,

可張茹走的路徑,似乎太簡單、太快了。

在覃家人眼裡,他們給了張茹最快捷的“脫貧”方式,這個女人就該老老實實伺候他們一輩子,

看起來張茹身份變了,實際上如她感慨,還不如在農村!

如今的局面,離婚是張茹最好的選擇,否則她永無出頭之日。

婆婆所說的“要把家裡的一片天”都給她繼承,可仔細想想,她給的是什麼?

照顧殘疾丈夫一輩子;

如今他們老了,自然要張茹照顧他們入土為安;

以後孫子結了婚,生了娃,依然由張茹來照顧……

可張茹能得到什麼?

房子都是覃天元和兒子的,在他們眼裡,這些财産和張茹沒有一毛錢關系!

終其一生,張茹都是覃家的保姆,

不管經曆幾代人,她都将是家裡身份最低的那個……

最終,張茹電話聯系上了婆婆,

她表示離婚,随時都可以,但是家中所有的财産,和張茹無關!

妹妹勸姐姐:

“我們回家吧,我會用後半生把你保護得好好的!”

張茹決定,她會通過法院起訴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