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4月,莫斯科還是寒風凜冽,冰冷刺骨。普通的家庭這時都在圍着火爐,在餐桌上分享食物的美味,充滿了歡聲笑語。
可是在莫斯科郊外,一棟廢棄的房子中,一聲啼哭劃破了寂靜。一個小女孩出生了,她帶着父親的期望和熱愛出生了。
朱德看着這個可愛的孩子,年已四旬的他也不禁流下了滾燙的熱淚。看着這個孩子閃閃發光的眼睛,似乎是在和自己交流,朱德忍不住用自己的胡渣蹭了蹭女兒。

年輕時的朱德
正常人中年喜得一女,肯定是喜笑顔開,但是對于朱德,這份遲來的驚喜在此時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原來,中共駐蘇黨支部給朱德下達了指令:立即回國執行任務,不得拖延。
朱德望着妻子賀治華,到了嘴邊的話遲遲說不出來,可是自己總是要走的,于是他握着妻子的手,溫柔地說:“這次組織派我回國主持工作,可能很快就要走了。”
賀治華點頭回應,想了想說:“你還沒給我們女兒取個名字呢,取完名字再走吧。”
朱德脫口而出,說:“既然是四月出生的,幹脆就叫四旬吧。”
鑒于國内局勢動蕩不安,妻子剛剛生育,還在坐月子。是以朱德不願攜帶妻女一起回國,他決定将妻子和剛出生的女兒留在莫斯科,以後局勢穩定後再把他們接回去。
舊時莫斯科
臨行時,朱德将自己身上全部的現金留給了妻女,還購買了大量的物資儲備。他對賀治華說:“你就在莫斯科待着,好好照顧我們的女兒。這是我身上全部的現金,回國之後,我還會定期給你們母女彙款的。我一定不會讓你們渴着餓着!”
朱德走了,回國參加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但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子賀治華從此以後與自己走上了完全相反的兩條路,而正是這次與女兒的離别,導緻整整十四年後朱德才再一次與之重逢。
朱敏的出世有着怎樣的背景,她又是因何與父親遲遲無法相見的呢?接下來就來揭曉這個問題的答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朱敏的童年</h1>
我們所熟知,曆史教科書上也提及過。在這14年裡,朱德的經曆可謂是跌宕起伏,動人心弦。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秦邦憲的合影
他發起了八一起義,成為我黨紅四軍軍長。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紅軍總司令。長征時期,率二、四方面軍到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全面抗戰開始,成為八路軍總司令。
而鮮為人知的是,在這14年裡,朱敏——朱德女兒,本應該渡過開心快樂的童年時期,卻經曆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
朱敏在莫斯科,隻和母親一起渡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被母親送回了國内。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啊,是賀治華移情别戀了。
她愛上了從國内來到蘇聯進修的革命青年何家興,于是連幾個月大的女兒都不管,去過自己的浪漫生活了。
盡管朱敏被母親送回了國内,但并沒有回到父親的身邊。賀治華委托自己的妹妹将女兒送回了四川娘家,跟着外婆和姨媽一起生活。姨媽對小朱敏很好,将她改名為賀飛飛,看成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城南舊事》的劇照
小時候的朱敏,生活還過得去,因為外婆家畢竟是書香門第,吃喝還是不愁。隻是年幼的朱敏心中,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個問題:爸爸媽媽在哪兒呢,為什麼他們都不要我?她也問過外婆和姨媽,但他們都緘默其口。
有一次,朱敏又問了外婆這個問題。禁不起不斷詢問的外婆,帶着朱敏去了街市上,指着牆上貼的通緝文告說:“這上面左邊的畫像就是你爸爸,他姓朱。”
小朱敏把這副難得的父親畫像深深印刻在了腦海中,年幼的她好像懂得了父親不來找自己的原因,自此就再也沒問這個問題了。
朱德的通緝令
但兇惡的反動派沒有想着放過我黨上司人的子女,他們到處搜尋,打聽到了朱德有個失蹤的女兒,就在成都一帶。
經過逐漸排查,這些特務找到了外婆家,他們踹門而入,把姨媽和朱敏給抓走了。在獄中,他們逼迫朱敏的姨媽承認賀飛飛就是朱德的女兒,但是姨媽一口咬定朱敏是自己的女兒,不認識什麼朱德。
經過一系列審訊後,敵人得不到什麼有用的資訊,就把姨媽和朱敏放了。出獄的時候,姨媽抱着朱敏大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2">父女重逢</h1>
本來,如果反動派一直奉行反共的政策,朱德是不可能找尋得到女兒的。事情的轉機就出現在1937年,這一年日軍全面侵華,國共兩黨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表面上放開了限制,也不再追查中共上司人的孩子了。
1937年7月15日,中國共産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全文
于是,朱德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麻煩當時駐武漢辦事處主任的周恩來,一定要找到自己失散的孩子。
周恩來聽聞朱老總有個失去聯系的女兒,急忙把這件事情當成了首要任務來辦。經過不斷地搜尋和證明,特派人員最終認為賀飛飛就是朱德的女兒。為了證明這一消息的重要性,周恩來委托自己的妻子鄧穎超去接。
雖然朱敏很小就離開了父母,沒有家庭的記憶。但鄧穎超經過與朱敏的外婆。姨媽對照資訊,确認朱敏的長相後,她确信了,這就是朱德的女兒。
于是,接下來,14歲的朱敏就在鄧穎超的陪護下,坐上了去延安的馬車。到了延安,心情有些急切的朱敏到處張望,她想要看到父親的身影。殊不知,這幾天的朱德心情也很忐忑不安,一個打仗都不怕的猛人,擔心女兒這麼久都沒見面,初次見面會很生分。
朱敏和朱德
當馬車緩緩經過一個土丘的時候,朱敏遠遠地就望到了一個中年男人,他穿着樸素的軍裝,腳上是一雙沾染了泥巴的鞋子。直覺告訴朱敏,這就是父親。
朱敏迫不及待了,她跑下車,直奔遠處的父親。這一刻,14年來的怨恨和不解似乎全都消散了,剩下的隻有對父親的愛和擁抱。跑到朱德面前,她大聲地喊着:“爹爹,爹爹。”
“哎。”朱德回應着她。
朱敏再也忍不住了,她沖進父親的懷抱中,大聲地哭泣了起來,眼淚不争氣地往下直淌。朱德用随身攜帶的手帕擦拭女兒的眼淚,用寬厚的手掌拍了拍女兒的後背。隻是無言地安撫,卻彰顯了父愛的偉大。
後來,朱敏回憶到:
“我原以為父親會忘記我,可沒想到他清楚地記得我小時候的樣子。我是哪一天生的,陰曆是多少天,陽曆是多少天,父親都記得清清楚楚。我這時才知道,父親不是不找我,是他之前不能找我。他為了革命事業,為了抗日,奉獻了太多。”
朱德将女兒帶回自己住的窯洞裡,給她看自己的筆記本,在這裡面第一張就是朱敏出生時候的照片。照片裡的朱敏一頭卷發,隻顧着傻乎乎地樂呵。
朱德說:“這張照片,承載着我對你深深的思念,每當四下無人的時候,我都會拿出來,看一看小時候的你,想着有朝一日我們總會重逢的。這不,如今終于再見了。”朱敏從這張照片中感受到了父親深深的愛,她又一次留下眼淚,抱着父親遲遲不肯撒手。
剛和父親團聚,朱敏不舍得分别,哪怕是暫時的。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她也不願去安排好的窯洞裡住着,隻想賴在父親的床上,多看看父親的容貌,朱德笑呵呵地答應了她,但說好了隻能住一晚。
延安的同志們極少看到朱老總精神煥發、神采奕奕的樣子,這幾天的日子裡,朱德總是把笑容挂在嘴邊,他實在是太開心了。能和自己的女兒重逢,讓這個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也無法掩飾内心的愉悅心情。
在和父親過完這一年的春節後,朱德問起了女兒一個問題:“敏兒,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呢?”
“我想和你一樣,也去當八路軍。”朱敏脫口而出。
朱德笑了笑,說:“打仗結束後,還要你們這麼女娃子當兵做什麼呢。”
接着,他又說:“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是革命,努力開創一個嶄新的新中國。你們青年人的義務是将來新中國成立後,建設國家。以後國家肯定需要大量的知識技術人才,我準備送你去蘇聯學習喲!”
年輕的朱敏雖然不願再次與父親分别,但她知道,父親說的是對的。
臨行的日期确定了,朱敏将和毛澤東的孩子李敏、羅亦農烈士的兒子羅西北等人一起去莫斯科學習。啟程這天,朱德親自來到延安機場送别朱敏。
他緊握着女兒的手,久久不願松開,最後飽含熱淚地對朱敏說:“孩啊,你身子骨弱,容易生病,一定要保重身體,多鍛煉鍛煉,強壯些總是有好處的。另外,你這趟是要去學習的,還是不要在20歲談戀愛,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才好。父親期待着你歸來,望珍重。”
朱敏灑淚,揮手告别了父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5">集中營的悲慘遭遇</h1>
1941年1月底,朱敏和其他孩子一樣,被配置設定在莫斯科第一國際兒童院學習。為了隐藏身份,每個中國孩子都有自己的化名,朱敏的名字是朱德親自起的,叫“赤英”,意味紅色英雄,寄托着朱德對她的殷殷期盼。
莫斯科少年先鋒隊
因為身體較差,加上水土不服,初來乍到的朱敏先患上了氣管炎,後又得了哮喘,經常是咳個不停。出于衛生考慮,朱敏被送到明斯克的少先隊夏令營修養,想讓她先養好身體,再入學上課。
不料,飛來橫禍。蘇德戰争爆發,處于前線的療養院一下子就被德軍攻占,正在修養身體的朱敏和其他20多個世界各地的孩子一起,淪為德軍的俘虜。
20多個孩子一起被塞進密封的火車廂,押往德國集中營。火車開得很慢,因為有屍體,孩子們不得不擠在臭氣烘烘、疾病蔓延的車廂裡。一天每人隻有一塊發黴的小面包吃,直到第七天,車廂門才打開,這時,朱敏已是虛弱到極緻了。但讓她沒有想到的是,迎接她的煉獄才剛剛開始。
集中營
進入集中營,每個人都要被搜身,沒收一切衣服和物品。在延安上飛機之前,朱德曾送給朱敏一支簽名鋼筆,現如今也被沒收。
在集中營,夥食是非常不好的,每天隻有一塊發黴的黑面包,裡面還時不時有幾個小蟲子。納粹非常殘忍,無論是大人小孩,都要做苦力勞動,效率低的還會被獄卒拿鞭子抽。
朱敏曾親眼看到法西斯肆意屠殺手無寸鐵的猶太人,年幼的她被這種人間慘象所深深震撼。但堅強的朱敏沒有被這種挫折給打倒,為了與父親重逢,她整整等待了14年。
現如今剛剛與父親分别,就被抓到集中營,她絕不能接受這種結局。即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活着出去,再與父親重逢,朱敏心想。
朱敏和外國小孩在一起
而在集中營保護自己的最好手段就是隐藏好自己的真實身份。言多必失,為了不洩露任何身份資訊,朱敏開始學着裝啞巴,不說一句中國話,而這一裝,就是3年多的時間。
因為不說中國話,又說不到外語,和其他人語言不通,導緻朱敏愈發的不想說話。長期的沉默不語使得朱敏幾乎喪失了語言功能,後來被解救出來,花了很長時間才恢複過來。
因為營養不良,朱敏的頭發瘋狂脫落,幾年的集中營生活,身高竟沒長一寸。但無論是不能說話的精神缺失,還是饑餓的物質缺乏,對朱敏來說都不是最難的,讓朱敏感到最痛苦的是生病。
在集中營的日子裡,大家最怕的就是生病。朱敏曾親眼看見納粹黨衛軍把幾個病人拖到外面,直接槍殺,然後拖到焚燒爐燒毀。
屍橫遍野的集中營
是以,就算時常身體不佳,朱敏也強忍着不适,努力靠免疫力恢複,不敢說出自己的病情。
内部的病情好藏,外部的病就難了。有一次,朱敏患上了頸部淋巴結核,因為得不到治療,結核塊潰瘍,膿血流到衣領上,變硬的衣領又反過來刺激淋巴結核,導緻脖子更加腫脹。
這個膿包沒有辦法擋住,在一次的例行檢查中,看守發現了朱敏的病情,把她帶到了醫務室。德國醫生根本就不檢查,隻是稍微瞟了一眼。他居高臨下地看待集中營的囚犯,不把他們當人看。
是以,當朱敏被送進來治療的時候,醫生隻是壓住朱敏的頭,沒有給刀消毒,也沒有上麻醉藥,僅是朝着潰瘍處一刀割下去,活生生把膿包處的血擠了出來。
“酷刑”結束了,朱敏暈了過去,看守把她擡回了囚房。朱敏醒來後,發現脖子上的潰瘍面積更大了,因為粗暴治療,又時常導緻發高燒。但朱敏沒有輕言放棄,每次在堅持不住的時候,她都會想起父親對自己說的話,期盼再重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2">學成歸國</h1>
對于朱敏在德國集中營的遭遇,因為戰争阻塞資訊流通,國内的朱德毫不知情,還以為女兒在艱苦學習。在這期間,朱德還給女兒寫過一封信,也是因為郵道不通,被退了回來。
直到1944年,朱德因為太久沒有收到女兒的消息,猜測女兒應該是出了事,但出于不能暴露女兒身份的要求,他沒有選擇探尋女兒的下落。直到1945年1月,蘇聯紅軍攻占了集中營,被折磨了3年之久的朱敏終于被營救了出來。
朱德夫婦和朱敏
在救助處,朱敏也一直不敢表明自己的身份。直到收容站新政委的出現,新政委非常熱心地救助每個孩子,詳細詢問孩子的情況,幫助他們尋找親人。
朱敏放下了戒備,知道蘇聯紅軍是好人,于是她開口說中國話,表明自己是朱德的女兒,委托紅軍向國内傳遞消息。
這個消息傳回延安後,毛主席首先看到這個電報,他一看到“赤英”這個名字,就想起了這個名字,這不正是朱德的女兒嗎,于是他把這個消息告知給了朱德。
朱德聽說後,過來一看,這個女孩子的經曆正是自己的女兒,于是他連忙發電報,請求蘇聯護送自己女兒回國。
斯大林聽說這個消息後,下令紅軍親自護送朱敏回國。但沒想到的是,朱敏不同意回國。她說:“當初我到蘇聯來的目的還沒有達成,我是朱德的女兒,我一定要學有所成,才能回國。”
朱敏和外國人
從1945到1949年,朱敏隻花了4年時間,就學完了蘇聯國小到高中10年的課程,并被列甯師範大學成功錄取。1952年,朱敏大學畢業,回到國内,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
下飛機的那一刻,朱德在下面迎接她,兩人相對無言。朱德明白,自己的女兒已經完成了蛻變;朱敏知道,父親是十分牽挂自己的,而自己堅持到現在的動力就是成為像父親一樣的,對國家有用的人。
後來,朱敏和劉铮結婚,兩人幸福快樂地過日子,生育了6個孩子。
2009年4月13日,朱敏在丈夫和孩子們的陪伴下,在醫院安詳地去世,享年83歲。
朱敏恨自己的母親,但不是因為母親不養育她,更多的是因為母親背叛了父親,也背叛了革命。
在晚年的回憶中說:
“我恨母親不是因為她不養育我,而是因為母親背叛了家庭,背叛了革命。她隻顧着自己的私人享受,與爹爹的理想完全不同,她的人生是失敗的。作為女兒,我不能原諒她。”
盡管朱敏的前半生充滿了苦難和挫折,但她始終沒有被困難吓倒,她懂得什麼是真正具有進步性的力量。她向父親學習,刻苦學習文化知識,掌握真本領。回國後的幾十年,一直在學校任教,守着三尺講台,在方寸之間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