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1949年3月份的一天,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李堅真懷着激動的心情,早早來到了北京西郊機場翹首以盼,因為毛主席連同中央機關的其他上司,将會在今天入駐北平。

李堅真心裡計算着,自1937年離開延安後,她已經十二年沒有見過毛主席了,不知道毛主席是否還記得她,當聽到飛機引擎的聲響後,李堅真緩過神來,因為毛主席~~到了。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毛主席在機場熱情接見了前來歡迎的同志,李堅真很想沖到毛主席身邊,但心裡卻有些緊張,這時毛主席一眼便認出了她,随後快步走到李堅真面前,激動的握住了她的手說道:“李堅真,你還活着呀?”

那麼李堅真究竟是誰,毛主席為何會如此重視她呢?

毛主席對李堅真有着深刻的印象,他曾稱李堅真為“不簡單的女同志”,因為李堅真是三十二位參加長征的女戰士之一、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偉大先驅,還是我黨曆史上第一位女縣委書記。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有着如此多的光環,足見李堅真極為出類拔萃,可李堅真頭頂的光環卻是由荊棘編織成的,李堅真曾心酸的表示:“如果不是那個黑暗社會的壓迫,我一個女人家又怎會‘造反’呢?”

1907年,李堅真出生于廣東豐順縣小勝鄉,她的村莊坐落于貧瘠的大山之中,由于家裡沒有自己的土地,其父親隻能租種地主家的土地,雖然勤勤懇懇的勞作,可卻飽受地主的剝削。

原本李堅真本有十一個兄弟姐妹,其中六個夭折,三個因為家庭貧弱被父母賣掉,在李堅真隻有八個月大的時候,其父母嫌她是個女孩,又以八吊錢的價格将其賣給了一戶姓朱的人家作童養媳。

尚處襁褓之中,卻已經成為了一個八歲男孩所謂的“妻子”,可見李堅真從出生地那刻起,就已經成為了黑暗時代的犧牲品,好在朱姓人家十分善良,不僅為她取了名字,還将其慢慢撫養長大。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李堅真從小跟着“婆婆”下地幹活,進而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性格,從小的勞作也讓李堅真明白了底層群眾生活的不易,當看到地主壓迫農民時,李堅真内心極為憤慨,深感時代的不公,可她隻是一個小女孩兒,又能做些什麼呢?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在李堅真的心上種了一顆反抗壓迫與不公的種子,更讓李堅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此人就是著名“農民領袖”彭湃,彭湃雖為富家子弟,卻甘願将自家田地分給農民,并積極宣傳“耕者有其田”、“男女平等”等思想。

當李堅真聽聞彭湃的事迹後,對其十分崇拜,一次偶然的機會,彭湃來到了李堅真的家裡,身為童養媳的李堅真弱弱的問澎湃:“您說農民要想過好日子,就要組織起來,可什麼叫‘組織’呀。”

看着眼前這個女孩兒,彭湃語重心長地說道:“組織起來,就像五根手指握成拳頭,我們農民隻有擰成一股繩,才能有足夠力量與土豪劣紳作鬥争”,聽完彭湃的話,李堅真的内心不再平靜。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彭湃

彭湃走後的第二天,李堅真就加入了彭湃提到的農協小組,開始追求“人人平等,社會大同”的道路,李堅真還積極動員村裡的姐妹參加農民大會,她們要讓世人知道,婦女也能鬧革命。

後來李堅真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随着鬥争形勢的需要,農民協會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并成立了農民自衛軍,别看李堅真是個女孩兒,但是她的鬥争精神卻很高昂。

在如火如荼的大革命中,李堅真擺脫了封建思想的束縛,她逐漸脫離了家庭關系,率先解放了自我,随後她與農會的同志們積極帶領勞苦大衆抗租、燒田契。

由于李堅真擅長編山歌,是以她将鬥争思想編進歌裡,并深入群衆進行宣傳,在李堅真的動員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面對壓迫不再逆來順受,紛紛加入了革命大軍。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1927年,大革命失敗,全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值此危機時刻,李堅真火線入黨,成為了一名忠誠的共産黨員,随後她參加了豐順地區的農民武裝暴動,與同志們一起走進大山打起了遊擊。

由于李堅真能力超群,對黨十分忠誠,她被選舉成為豐順縣革命委員會副委員長,并參與建立了東江革命根據地,此時李堅真隻是一個年僅20歲的小姑娘。

1930年,李堅真從廣東來到了中央蘇區作農會工作,在這裡她第一次見到了人們口中所講的“毛主席”,在一次會議上,李堅真開始向毛主席彙報農會的相關工作,屆時很多人看不起“農會工作”,有人在李堅真發言時,輕蔑地嘲諷說:“你們農會出身,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家裡沒有一根針,能懂的什麼?”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此話意在譏諷李堅真來自窮鄉僻壤,并且身為女流之輩什麼也不懂,毛主席當即維護李堅真說道:“真正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人,他們受苦最深,革命性最強,是以他們才是我們最應該依靠的力量”,聽到毛主席的話,李堅真極為感動。

後來李堅真在毛主席的教導下,明白了什麼叫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什麼是“深入群衆”,後來李堅真積極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将工作處理的井井有條,以至于毛主席後來稱贊她是位不簡單的女同志。

由于李堅真是農民出身,十分了解農民的疾苦,并能與群衆打成一片,是以組織于1931年任命李堅真為中共長汀縣委書記,要知道在當時我黨可從未出現一位女縣委書記,是以李堅真的工作能力可見一斑。

1934年,李堅真被任命成為中共中央婦女部部長,并被選為蘇區政府的中央執行委員,成為婦女部長後,李堅真積極上司根據地的婦女解放工作,并動員婦女為紅軍的反“圍剿”提供幫助。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據統計,在李堅真的上司下,我黨在根據地發展了近四千名女黨員、一萬四千多名女赤衛隊員、還有一萬三千多名女少先隊員,在最艱難的第五次反“圍剿”鬥争中,李堅真組織婦女積極學習生産技術,下田耕作,保障了根據地的糧食供給。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進行轉移,這時,李堅真發動了整個根據地的婦女,在極短的時間内,為紅軍趕制了二十多萬雙鞋子還有十萬條米袋,一些婦女甚至将自己陪嫁的金銀首飾捐給了紅軍,以期紅軍有朝一日再打回來。

長征開始後,李堅真被配置設定到了中央直屬機關,并擔任運輸科科長一職,一時間,打土豪、籌集糧食、找向導都成了李堅真的工作,就是一個男同志,面對如此繁雜的工作也會手足無措,但是李堅真卻能有條不紊的處理每件事情。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為了籌備物資,李堅真盯上了所到之處的地主身上,紅軍每到達一個地方,李堅真就會帶領戰士們來到附近村莊地主的家裡,并開始收集地主的罪狀,最後收繳地主家裡的糧食、武器,還有農具。

為了不讓地主找農民麻煩,李堅真會留下紙條,聲明這些物資全是紅軍征收的,每到一個村子,李堅真就會幫助貧苦農民做家務,并将從地主那裡征收來的部分物資分給農民,這樣一來,既解決了紅軍長征的物資需求,又赢得了各地百姓的擁護,是以紅軍戰士們都稱李堅真為“打土豪專家”。

後來在長征途中,李堅真成為了幹部修養連的指導員,當時董必武、賀子珍、鄧穎超等一大批進階幹部都在修養連,是以李堅真一下子成為了上司們的“上司”,可李堅真高興不起來,因為她知道這份工作的責任。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長征路上充滿艱辛,李堅真不敢掉以輕心,全心全意照看着修養連的安危,當得知一位姓姚的團長,因為腿傷被留在老鄉家時,李堅真擔心他會被追趕的敵人發現,硬是帶人将他擡了回來。

當得知一位姓鐘的政委因為在戰鬥中受傷不幸落單時,李堅真冒着槍林彈雨将他背了出來,後來李堅真更是帶人用擔架将他們二人擡着走完了長征,也正是因為李堅真的不離不棄,新中國才多了兩位開國中将。

長征勝利後,李堅真在延安繼續擔任婦女部長一職,她積極動員各級女幹部深入延安群衆内部,宣傳男女平等思想,鼓勵婦女抛棄封建思想,并幫助延安的婦女們學習寫字、參與社會活動,進而為我黨在延安紮根打下了堅實的群衆基礎。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抗戰爆發後,李堅真跟随丈夫鄧振詢奉命南下,準備到新四軍工作,1938年冬天李堅真任中央東南局婦女部部長,積極上司江南地區的婦女參加抗日圖存活動。

在一次戰鬥中,李堅真的丈夫在渡河時不幸墜河犧牲,李堅真痛苦地昏了過去,後來,有人造謠說李堅真在戰鬥中跟丈夫一起犧牲了,當消息傳到延安後,毛主席極為悲痛,可毛主席不知道的是,李堅真根本就沒死。

屆時李堅真忍受着丈夫犧牲的悲痛,又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展開了與敵人的鬥争,在戰鬥中她經常使用兩把手槍,一把是她自己的,一把是她犧牲丈夫的,由此一直堅持到了抗戰勝利。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解放戰争開始後,李堅真繼續上司婦女運動,在華東地區積極發動群衆支援解放軍的戰鬥,并且還在山東地區開展土改工作,其全心全意為老百姓工作,得到了山東地區百姓的愛戴。

解放戰争後期,李堅真率領華東婦女代表團前來北平參加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與會期間,李堅真得知了中央将要入駐北平的消息,由此李堅真十分激動,在得知主席來到北平的具體時間後,她早早來到了機場前來迎接。

自她離開延安後,她已經十二年沒有見過毛主席了,當毛主席到來後,一眼就認出了人群中的李堅真,由于毛主席一直以為李堅真已經犧牲了,是以當看到李堅真就站在人群裡,毛主席快步迎了上去,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驚呼道:“李堅真,你還活着啊。”

她是紅軍中的“花木蘭”,長征途中失蹤,主席再見她時:你還活着

李堅真同志自年輕時起,便将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革命,在其影響和努力下,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中國婦女得到了解放,作為紅軍中的“花木蘭”,她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勇敢和堅毅

誰道華夏無巾帼?誰道女子不如男?李堅真同志不正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婦女能頂半邊天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