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圳有創新的基因與需求,企業要去擁抱人工智能——專訪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世鵬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梁枭

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今年,深圳迎來四十歲生日。

40年的光陰,深圳這座昔日的海邊小漁村已成為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心,一批又一批科技創新企業在這裡生根發芽,逐漸長成一棵棵蒼天大樹。它們的枝頭伸入雲端,那是向未知領域的繼續探索,是在科技創新之路上的執着拓荒。

8月26日,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之際,作為中國主流财經媒體之一,每日經濟新聞釋出《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可持續創新報告(2020)》。與此同時,該報告的學術指導人之一,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世鵬教授也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

“深圳早已不是早期的代工廠,它現在(的支柱産業)是電子資訊、通信這一類的高新技術産業。這也就要求深圳需要繼續去創新,發展科技還是硬道理。”為深圳今日取得成就“點贊”的同時,李世鵬也提醒企業,要擁抱人工智能進行更新改造,“未來,人工智能一定是像網際網路一樣随處可見的技術”。

深圳有創新的基因與需求,企業要去擁抱人工智能——專訪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世鵬

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世鵬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h2>有創新投入,可持續發展才有“後勁”</h2>

深圳本地龍頭企業中,與科創發展緊密結合的華為、騰訊、平安、中興、大疆等均在各自行業有很大影響力,帶動深圳科技創新快速發展。

根據《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可持續創新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在過去的五年中,深圳市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2018年深圳的R&amp;D投入強度(R&amp;D經費占GDP比重)達4.8%,遠高于全國2.1%的平均水準。與此同時,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鵬城實驗室、國家基因庫、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等等陸續在深圳落地。此外,截至2018年底,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1.4萬家,占廣東省總數四成以上。

據李世鵬介紹,深圳有很多創新公司。借着釋出榜單的機會,也正好對深圳上市公司進行一次“把脈排查”。“通過榜單我們發現,真正在創新投入很大的公司,往往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很有後勁。是以這對我們也有啟示,發展科技才是硬道理。”

實際上,以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為代表的現代科技資訊技術日新月異,企業争相投入。其中,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李世鵬指出,近幾年人工智能投入比例高的公司,往往發展路徑也更好,加速度越來越高。

據李世鵬介紹,人工智能大概可分為6層:通知、算知、感覺、認知、預知、決知。目前對于人工智能的應用主要在感覺智能層面上,包括語音識别、人臉識别、圖象識别等應用都屬于感覺智能層面。

盡管人工智能從出現開始就伴随質疑之聲,但李世鵬認為,目前人工智能在感覺智能層面上的應用,就是為了代替人類重複、繁雜的勞動。“不要認為它是無所不能的,它就是代替重複性的工作,極大提高我們的生産效率。”

李世鵬還透露,對榜單背後的資料處理就有人工智能的應用。

<h2>發展人工智能:深圳有優勢,也有需求</h2>

實際上,從概念到研發,再到應用,當下對人工智能的研究正不斷突破,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覆寫交通、醫療、教育、物流、制造業等場景。

據李世鵬介紹,人工智能的應用目前主要有兩類模式:一類是人工智能技術企業尋求技術的落地,即“AI産業”;另一類則是傳統産業需要人工智能進行更新,即“産業+AI”。

李世鵬指出,“AI+産業”可以創造新興産業。例如,因為有了人臉識别技術,現在我們有了刷臉支付的應用,這在以前是沒有的。“但我認為,‘産業+AI’對我們國家的工業制造會帶來更大的推動。”

他解釋道,無論是放眼國内,還是深圳,仍然存在大批傳統産業需要更新改造,需要人工智能應用參與,進一步提升生産效率、降低差錯率等。但“深圳是特别适合做這件事情。”

李世鵬分析了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深圳的支柱産業是高新技術産業,主要集中在電子資訊、通訊、計算機等方面,此外還有工業制造。“這都是深圳的強項,但這一類高新技術産業的強項,更新改造就需要人工智能的東西,是以有這個需求。深圳特别有‘産業+AI’的土壤。”

《報告》統計的資料顯示,2010年2019年,深圳市高新技術産品産值占比中,電子與資訊産值占比均較高,在八成以上。

此外,李世鵬介紹,AI+産業方面,在深圳設立基礎研究機構進行技術研究,會比其他地方更能适應産業的需求,“别的地方沒有深圳這樣的産業基礎、産業生态,做出來的東西也沒辦法很快到産業鍊閉環進行疊代。這是深圳的優勢。”

是以,李世鵬認為,在人工智能方面,深圳在很多領域可以先行,“基于深圳的優勢,很多人工智能應用的嘗試,可以先在深圳推廣,比如人工智能在城市的政務、交通等方面。”

記者注意到,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目标。計劃到2030年,人工智能産業競争力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掃碼閱讀可持續創新報告全文:

深圳有創新的基因與需求,企業要去擁抱人工智能——專訪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世鵬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