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石子馍,很多人自然會想到蒲城石子馍。可很少有人知道,咱周至縣終南鎮的一位農村婦女,利用祖傳手藝制作的石子馍不僅在當地很有影響,還是蒲城石子馍的供貨商呢。
提起這位農家女手工制作的“蹦蹦石子馍”,不光品嘗過的人說好,就連省上最權威的美食鑒賞家也贊不絕口。為此,今年元月份,陝西省旅遊局、陝西省商務廳将金光閃閃的“陝西首屆旅遊小吃金獎”的牌子授予“蹦蹦石子馍”的女主人司萍。
初春的一天下午,筆者慕名來到了終南鎮甘溝村“蹦蹦石子馍”的生産者司萍家裡。在女主人的熱情招呼下,筆者走進了她的生産作坊。設定在她家後院的作坊并不大,隻有兩口鐵鍋,兩個勞工,揪面、包餡、擀餅、上鍋、鋪石子……忙而不亂,有條不紊。整個制作過程完全是真正的純手工制作。經女主人司萍介紹,當初,她重新拾起老一輩人的傳統手藝,也純粹是為了孩子能夠吃到一種傳統而健康的食品。是以,她家的手工石子馍,在初做時,就采用上等面粉,老酵頭發面,配以雞蛋、芝麻、小葵香等,精心制作,在味覺上最大限度的展現了食品原有的醇香和酥脆,食之,令人口舌生香,回味無窮! 後來,分享過她石子馍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但凡吃過的人,都說好,就對她說:這麼好的石子馍,為什麼不繼續做,讓更多的人享受味蕾上的酥脆悠香呢?
石子馍,又叫埋沙馍,幹馍,是三秦大地上一種深受城鄉群衆喜愛的傳統食品,因其将擀好的面團放在二百多度的石子間,利用石子的溫度烘焙成馍而得名。由于其純手工,加工方式原始又被譽為食品中的活化石。 随着物質生活的豐富和多元化,石子馍雖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味蕾,但作為一種休閑食品,石子馍卻從未淡出人們的視線,現在的石子馍不僅是一種旅遊休閑的食品,更是因其鹹香可口、純素食,養脾健胃而成為孩子、上班一族等的理想早餐。
于是,一個鄉下的農婦,就這樣,一步步的成了整天圍着鍋台轉的手工石子馍的傳承者。今天,筆者雖然是吃過午飯,肚子很飽,但一進門,石子馍香味撲鼻而來。在主人盛情之下,拿起一片慢慢品嘗了起來,酥脆爽快,令人口舌生香,回味無窮。
“酒好也怕巷子深”。“蹦蹦石子馍”雖然榮獲省上的旅遊小吃金獎,由于目前沒有自己的品牌和銷售管道,司萍隻能“借殼上市”,走“私人定制”的生産模式,與蒲城生産廠家簽訂供貨合同,按照合同決定自己的生産量。幾年來,沒有自己的品牌和銷售管道,自然擷取利潤空間就不大。目前,她正與縣文化部門聯系,争取自己的“蹦蹦石子馍”早日成為“非遺”傳承項目。同時,正忙着為自己的産品注冊商品,設計産品包裝呢。臨别時,筆者有一個問題不明白向她請教:“你的石子馍為啥要叫“蹦蹦石子馍”? 司萍莞爾一笑:“蹦蹦”是我的“乳名”。之是以用我的“乳名”,這是因為我的石子馍,不但是純手工制作,純素食,而且使用的原材料全部都是真材實料,我要讓鄉親們知根知底,吃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