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薄薄的面皮,在中國創造出了無數的可能,而在貴陽人心中,脫口而出的答案隻有一個——絲娃娃。
在貴陽發展的曆史長河中,絲娃娃的身影百年前就已經出現。

我們總說,食物都是有溫度的,你是冷的它就是冷的,你是熱的它就是熱的。通過食物,我們傳遞、交流,通過食物,我們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而“絲娃娃”這一種獨屬于貴陽的特色美食,能夠在冷熱之間交替,能夠在同一張餐桌上,傳遞彼此。
提到楊姨媽絲娃娃,很多本地人一點都不會陌生,如果說絲娃娃是貴陽小吃的代表,那“楊姨媽”則是貴陽絲娃娃的代表。
張钰婧/攝
一個在飛山街開了30年的老店,楊姨媽可謂是貴陽人心目中絲娃娃的“白月光”。當絲娃娃的面皮包裹菜絲,配上特制的辣椒水,酸辣爽口,無數的貴陽人從小為此折腰。
楊姨媽在之前接受過的采訪中曾提到,在那個年代,絲娃娃就擺在路邊的壩壩裡,就是點黃豆、豆芽、海帶絲幾樣東西,當時一分錢一個。如今絲娃娃這個技術已經傳給了兒子、媳婦、女兒,到現在已經是第三代了。
楊姨媽絲娃娃最主要的還是用的皮子和湯,皮子這一塊還是純手工烤制,再用濕毛巾覆寫,待皮子複水後,便能成為具有韌性和彈性的一張面皮。在包制絲娃娃的時候,熟練的食客一定會先包幹的食材打底,再把濕的食材添入其中,這樣在灌進湯汁的時候,外皮才不易破。
和兩三朋友周末閑暇時間小聚,一人來一份面皮,包着絲娃娃邊吃邊聊,在美食中放松自己,宣洩自己的壓力,除絲娃娃外,再來上一份烤肉、一碗冰粉,貴陽人的晚餐就這樣豐富的解決了。
正是源于楊姨媽那一輩執着的不變,楊姨媽絲娃娃也成了無數人的情懷。有人就是想念那一口老貴絲娃娃的味道,而這裡也像一個港灣,隻要你想來,老味道就在那裡等你。
傳統的風味有迹可循,自由的嘗試也永不停歇。原本藏在街巷中的小吃,用更多樣的方式迎來送往。一張餅,包裹風味萬千,也容納五湖四海的來客。
——團團美食推薦——
●探店名稱:楊姨媽絲娃娃(飛山街店)
●美食位址:貴陽市雲岩區飛山街214-2号(文章下面有定位喲)
●人均消費:25元/人左右
編輯:李平平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