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幕下的“德州扒雞”

#你吃過綠皮火車上的燒雞麼#

夜幕下的“德州扒雞”

這些年因為動車的便利性,坐綠皮車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但因為自己收入原因,隻要去距離遠的地方還是選擇綠皮車,因為票價尤其是硬座可謂價格低廉,雖說坐着極不舒服,但想想剩下就是賺到的,這可能不是主流90後的思維,奈何我的思維就是如此,因為每周要從太原到青島上課,過去的三年就一直坐晚上的k882,那種孤寂、那種每周都需要在兩個非家鄉的城市間穿梭,常人沒有經曆難以想象,每次至少輾轉13個小時,而且經常是無座,倦意的侵襲和二手煙的摧殘,讓我覺得每次提起坐車就是無盡的煎熬,但也會看到一些簡單但讓人暖心的片段。

夜幕下的“德州扒雞”

依稀記得19年一次華北地區普降大雪,因為行程的變動,需要倒三班車,分别在淄博、德州中轉,到了晚上4、5點,餓意和困意交雜着下了車,但月台的凜冽的寒風就像那無數細針突然透過衣服鑽入身體,讓我瞬間打了幾個激靈,就在極寒交迫之際,一陣拉嗓子叫賣聲傳入耳畔,那是一種雖然沒聽過但感覺就是一種上世紀未受商業侵襲但卻是售賣的聲音,像是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的北京胡同情形,又或像是穿巷過街賣豆腐的故鄉村落一角,突然有些許親切感,随着聲音而去,看見是一位中年婦女扶着白色泡沫箱,抖着雙腳,厚厚的大衣裹挾着略顯臃腫的身軀,用濃郁的山東口音問道:“小夥子來個德州扒雞吧,好吃”,說罷,還讓我往站台柱子後站,說這邊風小,站這邊。就是萍水相逢談不上關心,也許僅僅就是一句客套話,但頓時仍感覺有絲絲暖意,或者說是一種讓人覺得有人情味,是一種善良真誠、内心沒有太多嘈雜的心靈之聲,像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阿長”、“閏土”的真實寫照。

夜幕下的“德州扒雞”

其實一個地方的特色菜肴就是一個地方人文的寫照,“德州扒雞”正是如此,食材實誠,外香裡酥,肉質緊實,正是由于山東人好客真誠、吃苦耐勞、踏實肯幹而生活富裕、幸福而善于知足,将中國人的寬厚待人、頑強不屈展現地淋漓盡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