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生态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态倫理學思想,為複興茶産業而努力。

速溶茶是一種能夠迅速溶解于水的固體飲料,以成品茶、半成品茶、茶葉副産品或者鮮葉為原料,通過提取、過濾、濃縮、幹燥等工藝過程,加工成一種顆粒狀、粉狀或小片狀的固體,除了便攜式小包裝直接沖飲,還可廣泛用于液體、固體茶飲料和食品當中。速溶茶具有飲用友善、無需去渣、便于攜帶和運輸等特點,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要,也赢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同時因其易實作機械化、自動化和連續化生産,近年來發展迅速,其中國内各種速溶茶的生産總量已達10萬噸以上,60%以上的産品出口美、日、韓、港、台等國家和地區。
茶葉是世界上三大受歡迎飲料之一,并且可以和不同的水果、花和香料進行拼配加工或強化以滿足特定消費需求。中國是世界上茶葉種植面積最大、産量最多的國家。随着我國茶園面積和茶葉産量的逐年提高,我國茶産業已面臨産能過剩、功能浪費等問題,而加快茶葉加工向現代化茶飲料、速溶茶、茶多酚等深加工領域多層次、多方位的發展對提高茶資源使用率有着重大作用。
速溶茶起源于英國,1940年英國飲料行業首先進行了速溶紅茶的試制,标志着速溶茶粉制造業的誕生;我國速溶茶的研制工作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經曆了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速溶茶在産品種類、産品品質及産品銷售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市場上速溶茶産品主要有純味速溶茶和調味速溶茶兩大類,生産地主要在斯裡蘭卡、印度、肯亞、美國以及中國的福建、浙江、湖南、深圳、江西、江蘇、雲南等省市。
近年來對速溶茶的工藝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轉溶、過濾濃縮、保香増香、幹燥和功能性茶飲料(如高氨基酸速溶茶、高E1C1速溶茶和低咖啡因速溶茶)研制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進展。
如利用低溫超音波輔助浸提的茶固型物提取率較高;以茶末為原料采用微波助提法制備速溶茶粉,産率高、耗時短,便于工業化生産;用反滲透膜濃縮法對茶提取液進行濃縮有利于産品香氣與冷溶性的提高;在加工速溶茶過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環糊精,其最終産品在香氣、滋味方面得到很大改善;利用脈沖電場(PEF)技術,冷凍濃縮和真空冷凍幹燥等多項技術可生産高香速溶茶;采用茶葉香氣的萃取回收技術(ARS)與超高溫瞬時滅菌(UHT)相結合生産出的速溶茶粉和濃縮茶汁的香氣品質可與現泡茶相當;采用流化床造粒制成的速溶茶粉,流動性和速溶性都很好,對小袋裝速溶茶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結合現有的茶葉生産線,直接利用鮮葉加工得到速溶茶粉能有效降低生産成本。
這些新型技術與裝置的發展縮短了速溶茶的制備時間,大幅提高速溶茶品質。由于某些新裝置投資過大,或新技術生産成本過高等原因,正常加工工藝制備的速溶茶仍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産品。
(安根團隊摘自張靓等:速溶茶幹燥工藝研究進展)
安根團隊,20餘位各領域農業專家,提供成熟的土壤恢複內建方案、生态修複內建方案、農殘解決內建方案和生态農業社會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