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夜幕下的“德州扒鸡”

#你吃过绿皮火车上的烧鸡么#

夜幕下的“德州扒鸡”

这些年因为动车的便利性,坐绿皮车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因为自己收入原因,只要去距离远的地方还是选择绿皮车,因为票价尤其是硬座可谓价格低廉,虽说坐着极不舒服,但想想剩下就是赚到的,这可能不是主流90后的思维,奈何我的思维就是如此,因为每周要从太原到青岛上课,过去的三年就一直坐晚上的k882,那种孤寂、那种每周都需要在两个非家乡的城市间穿梭,常人没有经历难以想象,每次至少辗转13个小时,而且经常是无座,倦意的侵袭和二手烟的摧残,让我觉得每次提起坐车就是无尽的煎熬,但也会看到一些简单但让人暖心的片段。

夜幕下的“德州扒鸡”

依稀记得19年一次华北地区普降大雪,因为行程的变动,需要倒三班车,分别在淄博、德州中转,到了晚上4、5点,饿意和困意交杂着下了车,但月台的凛冽的寒风就像那无数细针突然透过衣服钻入身体,让我瞬间打了几个激灵,就在极寒交迫之际,一阵拉嗓子叫卖声传入耳畔,那是一种虽然没听过但感觉就是一种上世纪未受商业侵袭但却是售卖的声音,像是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北京胡同情形,又或像是穿巷过街卖豆腐的故乡村落一角,突然有些许亲切感,随着声音而去,看见是一位中年妇女扶着白色泡沫箱,抖着双脚,厚厚的大衣裹挟着略显臃肿的身躯,用浓郁的山东口音问道:“小伙子来个德州扒鸡吧,好吃”,说罢,还让我往站台柱子后站,说这边风小,站这边。就是萍水相逢谈不上关心,也许仅仅就是一句客套话,但顿时仍感觉有丝丝暖意,或者说是一种让人觉得有人情味,是一种善良真诚、内心没有太多嘈杂的心灵之声,像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阿长”、“闰土”的真实写照。

夜幕下的“德州扒鸡”

其实一个地方的特色菜肴就是一个地方人文的写照,“德州扒鸡”正是如此,食材实诚,外香里酥,肉质紧实,正是由于山东人好客真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而生活富裕、幸福而善于知足,将中国人的宽厚待人、顽强不屈体现地淋漓尽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