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成都老年健身 | 把成都老年羽毛球運動做大做強

視訊加載中...

羽毛球是一項深受老年人喜愛的運動,而成都老年羽毛球運動開展得特别紅火,不僅參與者衆多,還多次在省内、國内以及國外的比賽中争金奪銀,這一切與成都市老體協羽毛球協會會長馬紹榮的貢獻分不開。

聚焦成都老年健身 | 把成都老年羽毛球運動做大做強

75歲的馬紹榮是一位資深羽毛球愛好者,他剛開始打球的時候是2003年,成都的羽毛球館還沒有現在這樣普及,而且當時好一點的室内球館費用對老年人來說也不太容易承受,很多老年愛好者隻能随便找塊空地打“壩壩球”。馬紹榮覺得這樣不行,既不安全,又容易和周圍的人發生沖突,更重要的是缺乏組織,完全是一盤散沙。他提出,要把老年人羽毛球運動做大做強,做到良性健康發展,并主動表示由自己來補貼打球的經費。每位老人隻需要交5元錢,就可以去正規的室内球館打球,而當時球館的正常收費通常都在20-30元每小時,馬紹榮為此要貼進去一大筆錢。

聚焦成都老年健身 | 把成都老年羽毛球運動做大做強

從2003年開始,直到成都市老體協羽毛球協會成立後有了相關的固定經費,馬紹榮總共花費了數十萬元,包括補貼的球館費用、獎金獎品、比賽的服裝等。可以說,在協會成立前後經費較為困難的階段,馬紹榮的私人贊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成都老年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在他的帶動下,不少企業加入了贊助行列,很多球館也針對老年人主動降價。再到後來,成都市内各個市級、區級公共場館陸續建成投入使用,老年愛好者們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他們可以一分錢不花免費打球,老年羽毛球運動真正得以蓬勃開展。對于自己的付出,馬紹榮看得很平淡,他說:“我是搞企業的,如果不是改革開放的政策,我也不可能成功,那麼有了錢回報社會也是應該的,這個錢我認為花得很值。”

最讓馬紹榮感到欣慰的,不是成都老年選手不斷在各類賽事中奪取好成績,也不是遍地開花的球館提供了更好的硬體條件,更不是走到哪裡都有人親熱地叫一聲“老馬”,而是打球的老人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及群體風氣的轉變。“最開始的時候确實很糟糕,有在球場上打架罵人的,有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的,還有背後說風涼話的,什麼樣的人都有。是以協會堅持提倡集體主義精神,年年評比獎勵先進,慢慢扭轉不良風氣。另一方面,社會也在不斷進步,大家的整體素質越來越高,集體氣氛也越來越融洽。”馬紹榮認為,到了這一步,成都的老年羽毛球運動才真正算得上做大做強了,而自己能在這一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他也感到十分有意義。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肖竹 編輯 王玲 校對 宋和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