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讀文瑞弟《乒乓情結》感想

作者/梁千科

文瑞賢弟,你的《乒乓情結》一文拜讀完畢,現不揣冒昧,将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贅述如下,供你參考。

1、首先肯定,此文和你過去轉我的文章如出一轍,結構嚴謹,脈絡清晰,内容實在 ,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讓我感動 ,頗受裨益。

2、稍感不足的是 ,該文有些地方的文字稍顯瑣碎粗糙,需要進一步精煉推敲,這些都是賢弟力所能及能做到的。我隻是就事論事,望賢弟不要煩我啰嗦!我估計因為你對此文或無刊載發表之意,或未進入刊載發表時機,故還沒下功夫修改罷了。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此外,為感謝賢弟對我的信任,我胡編亂塗的如下幾句打油詩,以博賢弟一笑。

觀張文瑞打乒乓

張君愛好打乒乓,

彈丸之地韻味長。

推擋扣殺堪稱妙,

墨綠球台常稱王。

寒來暑往勤鍛煉 ,

銀球伴君走四方。

物我兩忘真快哉,

身康體健樂無疆。

梁千科2021年1月

于新疆烏魯木齊市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作者簡介:梁千科,男大學文化,資深媒體人,河北石家莊市人,現居新疆烏魯木齊,曾受邀主編《石家莊市黨史資料叢書》、《石家莊市審記工作回眸》等,已出版發行。并在國家級、省市著名報刋雜志發表文章600多篇。

附 :我的乒乓情結

作者/張文瑞

2月10日,農曆大年初一,中華民族的傳統新春佳節,當全球華人共賀新春時,國際乒壇最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之一,迄今唯一連續獲得三屆世乒賽冠軍,原國家體委主任莊則棟先生卻悄然離去,結束了他充滿傳奇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斯人已去,彪炳千古,他于乒壇所建立的豐功偉業,影響了整整幾代人,也使乒乓球成為國球,為祖國赢得巨大榮譽。

和許許多多千千萬萬的乒乓球愛好者一樣,我也是聽着莊則棟和中國乒乓球隊的故事長大并喜愛上這項運動的。

那是1971年,我11歲,上國小3年級,這年春天,老師請來了兩位泥瓦匠,加上我們幾個男生,撿了一些磚頭和灰渣塊,壘了一個乒乓球台,又花1塊零6分買了兩隻所謂光闆乒乓球拍,也就是當時最便宜的那種兩面都沒有貼海綿膠皮的三合闆球拍,便開始學打乒乓球。後來想想,當時我們壘的那個乒乓球台極不标準,又長又寬,但不管怎樣講,算是有了個活動場地和玩耍的項目。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當時,由于玩得人多,大家便實行類似打擂性質的所謂的占台規則,就是赢的一方可以連續打,其他人向其挑戰,赢了便可以自己占台。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乒乓球,連最基本的接發球都不會,自然也就占不了台,往往是打了一個球,挂不上鈎就下來了,球台始終被之前打過球技術好的同學占着,時間不長便泾渭分明,球技高的練習越多,球技更高,球技差的根本摸不着球拍,沒辦法,我便讓當木匠的外公給做了兩隻球拍,拉上同學找球台練習,閑暇時間,拿拍子颠球或朝牆上打球。不知不覺中便迷上了這項運動,球技也不斷提高,幾個月後,打球時便可以占台了。又過了一年,也就是上4年級的時候,班裡已沒有對手了。

第一次參加比賽是在1973年8月,那是趙莊嶺公社第一次組織國小乒乓球比賽,我所在的趙西嶺學校在我們班挑選了男女各三名選手,代表學校參加比賽。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比賽之前,學校克服重重困難,咬緊牙關,花5塊1毛2分到10多裡外的礦區,為我們買了兩隻貼膠皮海綿的“閃電”牌乒乓球拍。學校上司之是以這麼破費,據說是比賽不讓用光闆拍子。拿着向往已久的嶄新的乒乓球拍,真有抱在懷裡怕碰着,含在嘴裡怕化了的感覺,格外珍惜。比賽之前,在部隊服役休假的姨夫鼓勵我說,如你拿了冠軍,我給你買隻同樣的拍子。

比賽是在小作學校進行的,場地就在學校的操場上,球台是水泥台的,共有4台。賽程為一天半,第一天決出前8名,第二天進行前8名的比賽。也許是年齡小的緣故,第一次參加比賽,全然沒有害怕緊張的感覺,倒是由于觀衆多,感到很興奮,由于準備充分,第一天的比賽未失一局,順利進到前8名。第二天的比賽也很順利,勝了一場便進入了4強。半決賽中,我們班的一個選手對陣的是東道主小作學校的一位選手,兩人争奪的很激烈,一直打到了決勝局,比分緊咬,交錯上升,觀衆也都集中到這個台上,呐喊聲此起彼伏,東道主的選手赢球了,大聲叫好,熱烈鼓掌,對手赢了,便噓聲一片,輸了鼓倒掌,喝倒彩,氣氛很不友好,在觀衆的鼓噪聲浪中,我們班的選手沒有頂住壓力,最終敗下陣來,未能進入決賽。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幸運的是我半決賽的對手不是東道主選手,沒有幹擾,順利地進到了決賽。決賽之前,所有從業人員和觀衆都自然地聚到一張球台前,對手便是淘汰了隊友的東道主選手。比賽之前,不知是有意或無意安排,其他球台的球網都摘掉了,隻剩決賽用的球台有球網,有教練陪着東道主選手練習,馬上要進行決賽的我,沒有熱身的場地,隻能眼睜睜地看着對手練習,隻見東道主選手在教練的陪練下,左推右攻,球技娴熟,我暗自思忖,咱可打不過人家。

決賽按時進行,比賽前我未及熱身,隻是按裁判要求,練習10個球後,比賽便開始了,觀衆還象半決賽時那樣為東道主選手加油助威,我緊張的滿頭是汗,腿也不由打顫,好在開賽不久,發現對手吃球,我發下旋球時,對方一味地猛沖猛打,結果都打到網上,基本是我發一個他吃一個,比分也一路領先,這時觀衆也沒了脾氣,不再胡喊亂叫了,我很輕松地拿下了比賽,獲得了第一個冠軍,這天是1973年8月9日。

姨夫兌現了承諾,給了我3元錢,我也到礦區買了隻同樣的球拍,拿着這隻球拍,我多次獲得冠軍,并代表趙莊嶺公社參加全縣的中國小乒乓球賽。在所參加的比賽中有幾場球記憶猶新,終身難忘。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1991年,我代表井陉縣文教局參加全縣職工乒乓球比賽,第1輪便遇上了中學時代全縣冠軍,還沒比賽就害怕對手,結果可想而知,輸得一塌糊塗,但他最後也隻是獲得亞軍,獲得冠軍的選手經常和我在一起打球,卻從未赢過我。

1992年,我又參加全縣職工乒乓球賽,這次很順利進入決賽,對手是在法院工作的一位好友,我經常到他的機關打球,平時和他打球,我很少輸球,是以輕松赢了第一局,礙于面子,我故意放了他一局,誰知這一放不要緊,決勝局他徹底放開了,敢打敢拼,反而搞得我不知所措,越打越緊張,最後把冠軍拱手讓給了人家。

1995年參加全區的職工乒乓球賽,決賽的對手水準稍高于我,我抱着拼對手的心态,占據了場上的優勢,兩局都打到了19比16我領先,最終還是因為求穩怕輸未拿下比賽,又一次與冠軍擦肩而過。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這3場比賽,使我深深體會到,乒乓球比賽比的不僅是技戰術,更重要的是比心理,任何害怕、輕視、保守都會導緻失敗。乒乓球之是以被稱為國球,并被廣大群衆所喜愛,緣于她曾為我國體育事業做出過突出貢獻,為祖國赢得過巨大榮譽。

從1959年容國團獲得第1個世界冠軍至今,50多年來,中國乒乓球隊在世錦賽、世界杯、奧運會的賽場上,共獲得155.5個冠軍,是我國所有體育項目中獲得世界冠軍最多的團隊。

莊則棟、李富榮、郭躍華、江嘉良、劉國梁、孔令輝、王勵勤、馬林、王浩、張繼科、邱鐘惠、胡玉蘭、童玲、曹燕華、鄧亞萍、王楠、張怡甯、李曉霞等一大批世界冠軍,熠熠生輝,光彩奪目,成為不同時代人們的偶像。基于對乒乓球的熱愛,衷心祝願我國乒乓球長盛不衰,勇立潮頭,再創佳績。

2013年10月

讀張文瑞《乒乓情結》想到的

張文瑞簡介:張文瑞,男,河北石家莊市井陉礦區人,大學畢業,曾任中學國文教師、井陉礦區區委秘書、教育體育局局長、文化旅遊局局長、農牧局局長,現已退休,他愛好讀書寫作,曾在各級報刊雜志發表散文随筆等文章數十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