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作者:江子墨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堂前,一少女趴在門框,遮遮掩掩向屋内瞧去。

裡面有兩個人在商談着什麼事情。

沒過一會,少女便聽到家裡小厮的聲音。

“那小的這就去辦。”

“爹爹”,少女望着那夥計離去的身影,皺着眉頭進了大堂。

“娘剛去世不過一年,屍骨未寒,您就要再娶妻了?”

張充和聽到了兩人的對話,梗着脖子盯着父親,誓要一個說法。

張冀牖看着女兒這般模樣,也隻是歎了口氣,沉默着走了,留那執着的少女等在原地。

兒女雖沒都說,但不約而同的疏離讓他如何不知?他知道他們是很反感他再婚的,覺得他不忠于亡妻,他又何嘗願意?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允和

隻是張府家大業大,加上幾個孩子十分年幼,他是不得不娶一位夫人,來做這“當家主母”,擔起張家後宅之事。

至于亡妻陸英,等他老去,九泉之下自是要向她賠罪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包辦婚姻</h1>

17世紀末,合肥區域十之七八的權勢與經濟分别被五大家族掌控,他們是周、李、劉、唐、張。

張家發家主要由張樹生而起,他是清末時期的淮軍大将,曾經在李鴻章手下工作,極得他的信賴。等到李鴻章辭官,張樹生則順理成章地坐上了直隸總督一職,權勢滔天。

而張冀牖(也叫張武齡、吉友),正是張氏家族長房獨子,是張家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由此可見他的地位。

五大家族彼此聯姻,互相之間組成了一張緊密嚴實的世家姻親網。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合肥四姐妹

等到張冀牖到了說親的年紀,張家長輩尋思,張家、李家在張樹生那一輩就已聯姻,其他家族也各有聯系。

張家現在權勢不錯,張冀牖成親也不用再局限于那幾個家了。

于是他母親在合肥内找了一遍又一遍,适齡的姑娘都給了解全了,最後挑選出最滿意的一個兒媳婦人選,陸家二小姐陸英。

陸家祖籍合肥,但當時陸英和父母卻長居住在揚州,原是因為陸父正擔任着揚州鹽務官一職。

陸英從小聰明伶俐,勤學好問,寬厚仁和,作為名家閨秀,禮儀方面更是沒得說。在外頗有賢名。

說句誇張的話,提親的人都要踏破她家門檻。隻是陸父陸母疼愛女兒,不舍得她早早離家,一直推托想多留幾年。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冀牖

這一留,進入了張家的眼。

經過一番你來我往,雙方長輩就此訂下了兩個孩子的婚事。

然而,直到成親前,張冀牖都沒見上陸英。

兩家交換庚帖測了良辰吉日後,陸家開始從揚州往合肥趕,途徑蕪湖等土匪、災民之亂地帶,夜不敢寐,才算是把陸英的嫁妝送來。

陸家送嫁妝那天,引起了合肥城内少有的交通堵塞。

原是嫁妝太多,送嫁妝的隊伍竟從四牌樓順延到了龍門巷,整整十條街,惹得滿城熱議。

陸英作為陸府最受寵的二小姐,據說她的嫁妝陸母準備了整整十年。

陸父又是鹽務官,觀《紅樓夢》中林如海也是巡鹽禦史,他去世後給黛玉留下的财富可是連王家王熙鳳都惦記着。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三年青知府,十萬雪花銀可不是說笑。

陸母給陸英準備十年的嫁妝不僅多,而且精貴、齊全。

據說打的一套家具都足夠将張冀牖院落家具換兩輪,床單繡上珍珠,就連掃帚都挂滿銀鍊。

張冀牖看到這一擡擡嫁妝進來,心裡卻是咯噔一下,這陣仗,未來的妻子該不會是個驕橫奢侈的吧。

卻說張冀牖自己,生于潑天權勢之下,卻沒有沾染一點其他豪門子弟有的傲氣和多情。

他恪守本心、不賭博、不喝酒,唯愛讀書,為人謙遜仁和,追求内心世界的富足。

他很渴望有一位能與自己精神世界共鳴的伴侶。但盲婚盲嫁下,難免有了期待和忐忑,這未婚妻還沒見到,先看到這些嫁妝。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冀牖很擔憂未來妻子的品性。

是好是壞,不說内心是否真的經曆多少場戲,還是到了結婚那天。

這年張冀牖17歲,陸英21歲。

經曆了一天繁瑣的結婚禮儀後,繞是張冀牖身強力壯,也被折騰的不輕。

他強打起精神,拿起玉如意挑開新娘蓋頭,當珍珠面簾被掀開的刹那,萬籁俱寂。

圍觀人也都被新娘子的美貌所驚歎,一雙鳳眼微微挑起,眼波流轉間盡顯神色,顧盼生輝。

有一長輩,看到新娘這絢爛美顔,内心卻隐隐不安,都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這新嫁娘家室、樣貌、才智處處不缺,真就能圓圓滿滿地過一輩子?

大喜日子想那不妥當,她自是按下,拿出早就準備的喜慶詞恭賀新郎新娘。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元和與顧傳玠婚禮

結婚後,陸英卻是給了張冀牖好大一個驚喜。

那時還不實行分家,所有成員聚在一起才顯得家族鼎盛,但人一多,事也多。

張家上至張樹生留下的姨太太,下有張冀牖父親留下的五個太太與那些叔叔嬸嬸,同輩的小叔子、小姑子,加上府内仆從,至少40多号人。

難掰扯的是,張冀牖自己并不是張家大房的親生子,張華奎一直膝下無子,這才抱來了自己五弟的幼兒過繼,充當親子,計入族譜。

雖說過繼後,明面來上說張冀牖隻和大房有關系了,但道義上如何處置、交往仍是個問題。

包括張家成員口味忌諱、大小禮節、對外采辦、人來交往等等,很是考驗當家主母的手段。這些都被陸英輕松解決。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家女兒在陸英娘家

陸英禮節周全、進退得體,待人接物上,即使是最苛責的長輩也說不出一點錯。

家裡長輩壽誕,她會提前備好桃、面、煙酒等大禮,給足她們面子又符合人心意。

面對家中下人,她思想開明,寬厚仁和,鼓勵她們讀書學習,上進自強。陸英管理下的張家,從未有仆從争執生事。

對待丈夫,陸英更是盡力盡力。

她把張家管理的妥妥當當,像是一個姐姐一樣包容張冀牖,給他提供各種支援,讓他無後顧之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雖然嘴上不說,包括張冀牖在内的所有張家人都明白,陸英已經成為這個家庭的主心骨,離了她,他們萬萬不能如此自在的。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充和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2">美人遭妒,紅顔薄命</h1>

但就這麼看似完美的陸英,有一點一直被人诟病,她生不出兒子。

結婚不過一年,陸英就懷孕了,第一胎生了個女兒,取名張元和。

隻要生了,不拘男女,就是一件喜慶事。張母很是高興,也很疼愛剛生下來的小元和。

沒多久,陸英又懷孕了。這一胎也是個女孩。

張家長輩雖然有些失落,但隻要能生就好,一對姐妹花也是賞心悅目的。

等到第三胎,結果還是女孩。

就連現在都有好些人注重男孩,更不用提在那個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時期,接連生出三個女孩可不算什麼好事。

張母也禁不住暗自嘀咕,是不是陸英生不出兒子?

可想而知陸英這時面臨的壓力,再一次懷孕時,她難掩憂思,身體調養的也不是很好。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冀牖、陸英

孕婦精神還有身體狀态不好,這一胎自然沒保住,大出血之後孩子就沒了。

意識到自己太過着急,陸英放緩心态,等到她第五次懷孕時,她小心翼翼。

結果這一胎生下來,一瞧,是個女孩。

張家不願意了,陸英嫁過來這些年,生下來的全都是女孩。

尤其是張冀牖本就是過繼到大房的,結果現在過繼來的也生不出兒子來,難道這一房注定斷子絕孫?

張母明裡暗裡讓陸英大度一些,說白了就是她生不出來,不要阻止張冀牖找别的女人生,她甚至得在一旁支援着,給他提供機會。

張冀牖看到妻子抑郁寡歡,以為妻子擔憂是生不出兒子,他安慰陸英不要着急,子女都是緣,現在不過是緣分不到罷了。

但他怎知陸英擔心的是他在外面找女人。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那些富家子弟,不說家裡妻子生男生女了,就是生一堆男孩,也不妨礙他們找别的女子。

更不要提陸英現在是真的生不出兒子了,在那時候,沒有兒子就沒有底氣。

好在張冀牖一心讀書,專注于他的教育事業,大多數時候都在外忙着辦學之事。

陸英松了口氣,多番焦慮下,她這才察覺她對最小的女兒張充和多有忽視。

張充和剛生下來,衆人一看又是個女兒,自然不再稀奇。

嬰兒都是奶娘喂養的,輪到張充和時,已是不太充足,這個小孩竟有些面黃肌瘦。

陸英滿滿的愧疚,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疼。

這時候,張冀牖已是察覺到妻子的心思。

他對陸英極為滿意,兩人雖說是盲婚盲嫁,但結婚後,陸英勤勤懇懇管理張家一應事務,對他也是盡心盡力。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冀牖與四姐妹

兩人雖不說感情多轟轟烈烈,浪漫至極,但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積攢出來的。

他們是細水長流的相依相伴,是心靈知己,是酒,越釀越濃。

明白了症狀所在,為了妻子能夠安下心來,他思來想去,或許隻有暫時離開張家,離開這些催生的人,陸英會好一些。

于是張冀牖以事業需要為理由,帶着陸英去了上海,之後又輾轉去了蘇州。

到了蘇州沒多久,張家二叔祖母來了,她是李鴻章的侄女,嫁給了張樹生弟弟,隻是丈夫死得早,留這麼一個女子在外獨居。

人年紀大了,就想找個安慰。恰逢聽到陸英連生四朵金花一事,尋思一番就找了過來,想要收養最小的充和。

陸英和張冀牖商量,叔祖母的為人他們是了解的,悲天憫人,素食主義者,同時又有些理想化。

說起來叔祖母也是一位妙人,她喜愛做放生一事。經常命下人去市場買魚蝦,然後倒到河裡。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充和幼時(左一)

時間久了,有人就有了小心思,拿着網和籃子,特意等在附近,等到下人離去,立馬一擁而上。

沒多久,那些放生的魚蝦就變成别人餐桌上的美食。

商量來商量去,雖然極為不舍,但叔祖母一人着實孤單,陸英他們狠狠心還是把才八個月大的小充和給了叔祖母養育。

好在臨走前叔祖母說明,自己老婆子一人是想有個小娃娃陪在身邊,但也不是讓他們父女真就斷了聯系。

每年她會讓充和來蘇州兩趟,認認父母。

小充和的出生和被收養好像成為了一個好的開始,陸英和張冀牖之間的感情愈發濃厚。

他們相伴去戲院聽戲,不僅自己聽,還把幾個姐妹花也抱來戲院。

有時候陸英在家興緻來了會教幾個小姐妹唱幾句戲,把他們也給培養成了小戲迷。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顧傳玠、張元和

張冀牖那時為了讨妻子歡喜,還把大姐張元和和二姐張允和叫到書房。

然後用漂亮衣服引誘兩個小姑娘,讓她們學唱戲然後上台表演給妻子看。

大姐張元和受父母影響最多,最愛昆曲。長大後更是嫁給了昆曲名家顧傳玠。

張冀牖也喜歡西方的一些新奇思想與事務,在蘇州的那段時日,他買來好幾台錄影機。

有了相機,自然也得有“模特”,于是他找來心愛的妻子,給陸英拍了好多張照片。

不僅如此,兩人也都愛讀書,說起來他們倆的相同愛好是真不少,要不怎麼說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他們在蘇州的家中也布置了好些書房,還特意為幾個小姐妹細心規整格局、挑選書目。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而陸英和張冀牖則在隔着一片芭蕉的院子兩邊分别弄了一間書房,有時候他們會打開窗戶,隔着芭蕉林講講話。

張允和小姑娘淘氣,趁着母親不在時偷偷溜進書房。

隻看到裡面滿滿當當的書,與書桌上的銅鎮尺,上面珍之又珍地刻着七個字:“願作鴛鴦不羨仙”。

在幸福甜蜜下,陸英又懷了一胎,這次她生下了一個男孩。

張冀牖十分開心,不僅是因為是個男孩,更因為有了男孩,陸英總算不用再憂慮了,她也不用再忍受别人的流言蜚語,黯然神傷了。

他給小孩起名“張宗和”,希望宗和長大後能擔起家族重擔,維系宗族榮光。

或許真的是緣分到了,陸英又連着生了好些個兒子。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冀牖與兒子合照

算起來自陸英嫁給張冀牖,16年間竟懷了14胎,隻是孩子因各種意外夭折幾個,最後長成了4個女兒和5個兒子。

又懷一胎時,陸英感覺到牙疼難耐,去醫院檢查說是要拔牙,沒有多想陸英就做了拔牙手術。

那時候醫療衛生還沒有形成周密的體系,自然也無人得知敗血症一說。

又恰逢小兒出生,産褥熱下加劇感染了敗血症,陸英身體日益消減。

大限将至,人有所感。陸英把保姆叫進屋中。

保姆看着躺在床上蒼白瘦弱的陸英,沒忍住哭了起來。

她們是合肥農村的寡婦,本來生活艱辛,是陸英慈悲之心,留下了她們。

于她們而言,陸英不僅是自己的主子,更是帶自己脫離苦海的大善人。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氏子女合照

“不要哭了。”

陸英制止她們,她強撐着身體給了她們一人200大洋,那時普通的公務員一月薪資也不過才10大洋。

“我給你們這些錢,全是一個母親對你們的懇請。等我走後,幾個小哥我是不怎麼擔心,隻是四個小姐妹,我是真的放不下心。無論如何你們一定要把她們好好養到18歲,生活能自理了。”

“夫人放心,我們一定照顧好幾位小姐。”保姆們連連表明衷心。

陸英不僅交代了幾位保姆,她還特意使人把她的嫁妝都給送回了娘家。

張冀牖沉浸在妻子即将離去的悲痛之中,加上他為人光明磊落,自是不會打自己妻子巨額嫁妝的主意。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武齡和蔡元培

自覺安排好後事的陸英送了一口氣,她的精氣神肉眼可見的差了,在和張冀牖還有孩子們告别後,伴随着孩子的痛哭聲,36歲的陸英去世了。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43">隻聽新人笑</h1>

陸英的離去對張冀牖來說無疑一個沉重的打擊。他想起妻子的溫柔囑咐,她的細心呵護,一颦一笑盡在眼前。

他無法接受妻子離去的事實,在陸英出殡那天,張冀牖甚至攔在陸英身前,不讓别人把妻子的棺材闆蓋上。

張氏子女也悲恸難忍,他們陪在默默流淚的父親身邊,親眼看着母親的棺椁一點一點被泥土遮蓋。

他們是如此相信父親對母親的愛,正如他們對母親的思慕。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沈從文、張兆和

但是陸英去世不過一年,張冀牖就宣布自己要再婚了,再婚對象是他去年剛創辦的樂益女中的女學生,韋均一。

剛剛20歲出頭的韋均一,比大姐張元和隻大上7歲的韋均一。

他們不敢相信,去找父親質問,隻得到張冀牖的訓斥。

韋均一很快嫁入了張家。她與9個張氏子女的關系并不親近,甚至可以說是嫌惡。

她當着張允和的面,聽着她的痛哭、哀嚎聲,燒掉了關于陸英的所有相片,隻有一張陸英在閨閣中照得幸存了下來。

她在張元和考上大學之後,阻止不讓她去上大學。

一代美人陸英:嫁妝排滿十條街,懷14胎生9子,36歲卻因拔牙離世包辦婚姻美人遭妒,紅顔薄命隻聽新人笑

張冀牖和韋均一

逼得張允和不得不跑到樂益女中校門口大罵:“樂益女中的校長不讓自己女兒上大學,你們還上什麼學?”

可憐陸英,活着時為張家操心勞累,死後也難得安甯。

不提自己存在的痕迹被抹滅,就是她一心疼愛的女兒,竟然隻能通過這類似于“潑婦”的方式才能繼續讀書。

或許她在活着時就猜到一切,要不怎麼會多番叮囑保姆,又怎會特意把嫁妝送回娘家,想來隻是為了給姐弟9人找個依托罷了。

不管在世時如何風光,人死如燈滅,佳人終不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