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韋均一:逼繼女休學,撕原配照片,被親生兒子遠離後,晚年極凄涼

哈喽!大家好,這裡是哞哞情感課,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到哪裡去,找準方向,繼續努力,讓小編帶你走進情感世界,找回自己!

1921年的蘇州城,春日來得格外遲緩,似乎不願目睹塵埃落定的那場離殇。

彼時九如巷的張家,再無往日地熱鬧歡悅,反而處處彌漫着濃厚的哀傷。

長廊拐角的東廂房裡,9個兒女跪坐在母親陸英的床前,失聲哽咽。

隻見虛弱的陸英,強撐着最後一口氣,喚來家中的保姆和奶媽們,将事先準備好的嫁妝首飾一一分了去,不為其他,隻求傭人們能夠替自己照看好年幼的兒女們。

做完這些事情,她隻覺得疲倦得很,心裡卻又泛出無盡的苦澀。

世人皆稱她為最優雅的名媛,卻不知她這一生,難求婆婆歡心,也難求人生圓滿。

遙想當年,她鳳冠霞帔,十裡紅妝,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從揚州直至合肥,這是何等風光;

可嫁入張家16年,她得到的是什麼呢?是為傳宗接代16年連懷14胎,以自我損耗的方式生下4女5子,卻仍舊被婆婆挑剔;直至最後一個孩子的降生,也徹底帶走了她的力氣。

油盡燈枯,牙痛難忍,失血過多,回天無力…這就是她的結局了。

床榻兩側的兒女們,仍舊啼哭不止,她聽了心疼,便苦笑着打趣:

“現在别哭,你們哭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是的,對于這一切她已經預料到了。

丈夫會有新的妻子、張家會有新的女主人,唯有自己的孩子,不會再有愛他們的母親了…

在民國的煙雲往事中,陸英這個名字,始終是輕淡缥缈的。

但她生養的4個女兒,卻紛紛成為民國的傳奇。

被後世稱為“合肥四姐妹”的她們,都在九如巷裡長大,氣韻溫婉的氣質,讓她們備受矚目。

作為僅次于宋氏三姐妹的組合,四姐妹不僅才貌雙全,婚姻也很圓滿,所嫁之人都是人中俊傑,而三姐張兆和與沈從文的愛情,更譜寫了民國最美的情詩。

可偏偏生母陸英的早逝,也讓姐妹四人經曆了最為颠沛的生活。

父親再娶,繼母不容…一切的遭遇,都與那個叫做“韋均一”的女子有關系。

作為民國著名的教育家,張武齡結過兩次婚。

第一任妻子是揚州鹽商家的千金陸英,也是著名“合肥四姐妹”的生母;嫁入張家16年,陸英為張武齡生下四女五子,頻繁的生産以及對家務的操持,也讓陸英身體愈發虛弱,最終失血而亡。

陸英去世半年後,張武齡便迎娶了同出身書香門第的韋均一;作為張武齡的繼室夫人,韋均一比陸英的長女張元和隻大七歲。

不得不說,嫁給有九個孩子的張武齡,的确是需要勇氣的。

特别對韋均一來說,她生來容貌不俗,品學兼優,因為擅長昆曲與國畫,在學校小有名氣。

如果沒有嫁給張武齡,她這一生或許也不會如受傷的小獸,活得敏感而擰巴。

事與願違,縱然她是參加過五四運動的新時代女性,可偏偏婚姻大事,終究無法自己做主。

她與張武齡的結合,源于一場精心的策劃。

當年張武齡為籌辦新學,變賣家産求地建學,樂益女中的地便是從韋家買的。

後來韋家祖父得知張武齡喪妻,便要将自己孫女韋均一許配給對方;張武齡最初不願,但韋家祖父卻使了些手段,最終讓張武齡同意迎娶韋均一。

可以說:韋均一與張武齡的婚姻并不那麼美好。

自古以來,沒有哪個女子不渴望情投意合,不傾心翩翩公子!

韋家祖父看中的,是張武齡的名家出身,以及在社會上的顯赫地位,是以以強制性的方式,讓孫女做了續弦。

可以說:韋均一的婚姻,更像是祖父權衡利弊的家族聯姻。

也慶幸,嫁入張家的韋均一,得到了張武齡的萬般珍重。

張武齡是個儒雅君子,他知道這樁婚姻,并非彼此的心甘情願。

為了讓韋均一能夠放下心中芥蒂,他盡量抹去前妻在家裡的痕迹,讓她感覺到自在。

除此之外,還讓九個孩子稱呼韋均一為媽媽,稱呼去世的陸英為大大,似乎這種做法,就是緩和家庭沖突的最好選擇了。

他知道韋均一是才女,便不忍心讓她被生活瑣事埋沒,即便學校事務繁忙,張武齡仍舊會帶着新妻去上海看美術展、聽戲;韋均一不想成為傳統的家庭主婦,張武齡便讓她擔任樂益女中的校長。

種種寵愛和疼惜,已然超越了他對原配陸英的感情。

可這樣的寵愛,真能換來張武齡期盼的家宅安甯嗎?

他做好了子女們無法接受這位繼母的準備,卻不曾料到:真正不被接納和待見的,恰恰是他與原配的9個孩子。

韋均一嫁入張家,對陸英所生的9個孩子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

但這是父親的決定,身為子女的他們,隻能眼睜睜看着一個陌生女子的入侵;即便不願接受,卻也不得不去接受。

可是身為繼母的韋均一,給予孩子們的又是什麼呢?

是深深的猜忌,無止境的提防,刻意的刁難和懲戒!

陸英去世前,把孩子們托付給了可靠的傭人們,這是一個母親唯一能為孩子所做的事情了。

但這份安排傳入韋均一的耳中,她便認定了陸英是個有心計的女子,在她看來,陸英臨死前的安排,就是為了讓她孤身作戰,在這個偌大的家宅中備受蔑視和嘲諷。

這樣的想法,也注定了張家再無平靜之日。

她猜忌孩子們,也猜忌傭人們,特别是她連生兩胎卻都夭折這件事情,讓她覺得家裡有人想要害她,可能是那些看似恭敬聽話的孩子們,也可能是對陸英忠心耿耿的下人們。

這樣的猜忌,讓她越加敏感和暴躁。

到了第三次懷孕,她直接跑到娘家養胎;;當唯一的孩子張甯和平安降生後,她心中的懷疑和猜忌,更加強烈了。

自然而然的,她與孩子們的沖突也愈發激烈。

有一次,韋均一過生日,張家姐妹按照父親的要求,跪下給她行禮;可不知怎地,韋均一竟伸手打了一個女兒的耳光,當着張武齡的面直接怒罵:“你們這是在拜死人嗎?”

女兒們的委屈,張武齡看在眼裡,可卻不知該如何調和。

他自認韋均一嫁入張家做續妻是極為委屈的,因為這份想要彌補的心,張武齡似乎也寬恕着她的任性和過分。

是以,每每孩子們與繼母發生沖突和沖突,張武齡誰也不幫,誰也不表态;因為他覺得,無論幫哪方說話,都是一種偏袒,倒不如讓兩方自己解決。

可偏偏就是這份自以為公正的“不幫”,卻助長了韋均一的氣焰。

大女兒張元和在樂益讀書時,曾與教員淩海霞關系要好,認她做了幹姐姐。

因為與繼母關系不合,每每出現沖突,淩海霞也會幫忙出主意;韋均一覺得,兩人關系交往密切,實在是有辱門楣,便以校長的身份停止續聘淩海霞。

後來,張元和考上上海光華大學,淩海霞正在此校任教;得知消息後,韋均一便以家中開銷大、經濟困難為由,要求張元和退學回家。

要知道,當時的韋均一還報名了國畫課程,可謂是年齡最大的學員了;張家既然能夠供應韋均一的興趣選修,那自然不會缺少女兒們的學費。

這番強硬的做法,也徹底惹惱了張家的其他女兒。

特别是張家二女兒張允和,得知繼母不讓姐姐上學,直接跑到樂益女校門口,鼓動學生們集體罷課。

在學校門口,張允和大喊:如果校長都不支援自己的女兒完成學業,那其他學生又何必來這裡上課求學?

這番破釜沉舟的勇氣,撕破了家庭的遮羞布,也幫張家子女們赢得了鬥争的主動權。

了解真相的學生們議論紛紛,讓身為校長的韋均一萬分尴尬和難堪,也是迫于輿論壓力,這件事才就此罷休。

可韋均一的反擊,對張家子女的傷害是緻命的。

她燒掉了關于陸英的所有照片和書信,全然不顧子女們的痛哭和憤懑。

甚至,在這場激烈的沖突中,她感受到了一種複仇的快意:

這個家,再也沒有陸英的存在了,再也沒有人能夠限制和傷害自己了…

在這場以青春做陪葬的婚禮中,她因偏執近乎瘋狂着,也因偏執無限怨恨着。

1938年,蘇州淪陷于日寇炮火。

為避硝煙,張武齡攜家眷再次回到合肥老家,同年病逝,年僅49歲。

這年的韋均一隻有36歲,尚處大好年華的她,本可以重新開始一段婚姻;但不知為何,自認為困在這場婚姻裡的她,選擇了孤獨終老。

張武齡去世的許多年中,韋均一寫下了很多悼亡詩;随着年年歲歲的增長,曾有的怨恨和戾氣似乎都消失不見了,曾經被她視為眼中釘的四姐妹,也早已走出家門。

歲月淡化了仇恨,卻始終無法湮滅那些難言的過往。

韋均一與四姐妹的關系,始終沒有得到修複和彌補;但她的親生兒子張甯和,卻與同父異母的姐姐哥哥們,關系極為密切。

長大後的張甯和,在姐姐哥哥們的資助下,去巴黎音樂學院求學,後來成為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在巴黎的時候,他認識了比利時國家樂隊終身小提琴手吉蘭,兩個人相愛并結為夫妻。

太平洋戰争爆發後,韋均一便靠待人批卷、謄寫文稿為生;新中國成立後,她才有了穩定的工作,任職于蘇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由于親生兒子張甯和很早出國,再沒回來,韋均一的晚年是無比孤獨的。

沒有親人照顧的她,堅決不去養老院,完全靠外面請人送飯。

年紀再大些,她隻能彎着腰做事,一間房便是她的全副家當;因為腿腳不便,不願麻煩張家孩子的她,便選擇常年不下樓。

就這樣,日複一日地熬着,熬得歲月滄桑,物是人非。

1999年,孤寂了半生的韋均一,在狹窄的房間内,悄悄去世。

由于兒子張甯和始終沒有回來,她的喪事是由陸英的孩子張寰和全權代理的。

許是為了省事,許是不願這位繼母與父親合葬,張寰和最終選擇了不設墓碑的水葬方式。

這份決定傳到比利時後,張甯和也點頭同意。

對于張甯和來說:逃離家庭,是他自幼的打算和決心。

縱然韋均一是他的親生母親,可幼年的所有教導,卻摻雜了母親對這個家庭的不滿,對婚姻的怨恨,對續弦這個身份的強烈抵制。

作為張家最小的孩子,他看似順遂無憂,可這一生的溫暖和關懷,卻是來自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們。

我想:韋均一離世時,大概是孤苦的吧。

她曾經擁有常人難及的幸福,擁有天真善良的兒女們,擁有丈夫無限的包容和遷就…

可偏偏,她以最尖銳的防備和警覺,活生生地推開了這些美好。

如果她能打開格局,了解孩子們失母後的惶恐與不安,如果她能釋懷心中委屈,對家庭多些溫柔和包容,她的人生,也許會是番圓滿的結局吧!

可偏偏,一念之差,事與願違…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了,小編希望每一期的故事都可以給朋友們帶來一點對情感的思考,喜歡小編請關注我,給文章點贊收藏推薦哦,謝謝大家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