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自由而戰的詩人裴多菲,讓剛即位的奧地利皇帝苦惱不已事情已經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現在誰想和談,誰就會成為下一個萊姆堡。

作者:點微曆史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抛。

匈牙利在曆史上大部分時間都被哈布斯堡王朝所統治,這種統治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末期,直到奧匈帝國解體,哈布斯堡王朝徹底走向了滅亡,匈牙利也走向了自由。

早在19世紀初期,匈牙利受到了民族主義的思想的啟發,在每一片馬紮爾人生活的地方生根發芽,匈牙利民族獨立解放運動讓哈布斯堡王朝困苦不已。

為自由而戰的詩人裴多菲,讓剛即位的奧地利皇帝苦惱不已事情已經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現在誰想和談,誰就會成為下一個萊姆堡。

匈牙利包賈尼内閣起草了《四月法令》,這項法令沒有得到奧地利認同,因為這項法令加大了匈牙利人的特權,相應貶低了克羅地亞,羅馬尼亞等特權,這樣不利于奧地利的朝廷進行權力制衡,奧地利朝廷希望看到他們在互相進行權力追逐。

奧地利與匈牙利的争端的高潮在19世紀中葉,科蘇特在不用武力的情況下,多次與帝國官員協商,卻沒有得到任何實際上的改善,《四月法令》也被當作一團廢紙,此時裴多菲看到了匈牙利底層農奴的生活凄慘,裴多菲他自己本身就是底層出身,母親是農奴,深知匈牙利底層的不易。

他家境貧寒,早年四處流浪,認識了許多先進的知識分子,受到了法國大革命思想的熏陶。

為自由而戰的詩人裴多菲,讓剛即位的奧地利皇帝苦惱不已事情已經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現在誰想和談,誰就會成為下一個萊姆堡。

他們之間的戰争一觸即發,點燃奧匈戰争導火索的是克羅地亞的入侵,這次入侵是受奧地利指使的。

科蘇特長期任職匈牙利财政部長,為匈牙利民族獨立運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不僅科蘇特不能接受,全體匈牙利人也不能接受,萊姆堡準備與耶拉契奇談判,結果被憤怒的群衆認為這是可恥叛國,暴民把萊姆堡折磨緻死。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事情已經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現在誰想和談,誰就會成為下一個萊姆堡。</h1>

匈牙利人在戰争的開始取得了短暫的勝利,匈牙利年輕的将領戈爾蓋一路高歌,突飛猛進,使奧地利元老級别的将軍溫迪斯格雷茨提前回家養老。

匈牙利戰場,奧地利一敗再敗,裴多菲為北姆的副官,指揮了多次成功戰役,因為此時奧地利因為在意大利戰場上抽不開身,這讓奧地利皇帝痛苦不堪,已經想妥協了。

結果科蘇特不僅拒絕一切和談,這一系列戰鬥上的勝利徹底沖昏了科蘇特的頭腦,并且宣布獨立并徹底斷絕與奧地利的一切關系。

很難說這樣做對不對,可是按事後諸葛亮來說,科蘇特做錯了,因為奧地利找上了俄國幫忙,即使不找俄國,也隻是時間問題,因為意大利戰場上,拉德茨基已經取得了勝利。

為自由而戰的詩人裴多菲,讓剛即位的奧地利皇帝苦惱不已事情已經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現在誰想和談,誰就會成為下一個萊姆堡。

尼古拉既想賣弗朗茲的人情,又想以此染指東南歐,尼古拉非常爽快的同意了,最終在俄國強有力的圍剿之下,匈牙利軍隊敗于沙斯伯格,科蘇特與貝姆都逃亡了土耳其,裴多菲被俄軍俘虜,在西伯利亞了解餘生。

奧地利人對參與叛亂的軍官實行了絞刑,然而血腥的鎮壓除了制造仇恨,沒有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此後的匈牙利問題根本就沒有得到任何解決,匈牙利一種消極抵抗的方式,對抗整個帝國,匈牙利人除非遇到逼迫,否則不會主動交任何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