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踏訪裴多菲故居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日報

高中時,教科書上有魯迅先生著名的《遺忘的回憶》,其中引用了達菲詩《生命寶貴,愛情更貴;愛情更貴》的譯文。"我印象深刻。

為此,當我到達匈牙利時,我特别通路了南部的Bache-Kishkon州,這是蒂薩河大平原上的一個小鎮,是達菲的故鄉。小鎮小而美,是貫穿城市的主要街道,市政廳和大教堂都位于市中心,市政廳廣場的西南角是達菲的站立雕像,廣場的東南側是他的故居和紀念館。

從主要街道向左看,一個帶有蘆葦頂的簡單房子出現在我們面前。房子的東側是一尊喬多菲一半的白色雕像,西牆上的銅闆上有一句匈牙利語的線條:"克裡斯托弗·桑德爾,1823年1月1日出生于這裡。"這座木屋的土牆和窗戶上挂着許多花圈。門的西邊是卧室,有一張木床,他出生的地方,他在那裡度過了童年。簡陋的故居有3個房間,大廳是廚房,還儲存完好的土爐。東屋是一個展覽室,牆上挂着詩人父母的肖像。

通過照片,圖檔和材料,展覽室講述了達菲的生活故事。詩人出生于一個貧窮的屠夫家庭,從小就過着貧窮的生活,當過演員,當過兵。他乘坐汽車和雪橇四處旅行,并有機會接近勤勞的人,為後來的創作奠定堅實的基礎。1844年,他從家鄉來到布達佩斯,擔任《佩斯時尚報》的助理編輯。在此期間,他出版了《詩集》、《雲》等作品,引起強烈反響。自1846年以來,他一直是團結進步的進步作家,創辦了進步的出版物,并撰寫了《仙夢》《我的歌》等著名文章。

當我到達布達佩斯時,在離城市不遠的多瑙河畔,我看到了匈牙利國家博物館,它記錄了匈牙利民族革命的曆史。1848 年 3 月 15 日,達菲在博物館前門右側的高台上,向聚集在廣場上的 10,000 多名叛亂分子朗誦了他前一天晚上寫的著名詩歌《民族之歌》:"起來吧,匈牙利人,祖國在召喚!是時候這樣做了,現在還為時不晚!你是自由人還是奴隸?你自己選擇,這就是問題所在!他以詩歌為武器,手持軍刀,奔赴邊疆,26歲為祖國而死。"即使世界給了我寶藏和榮譽,我也不想離開我的國家。因為即使我的祖國處于恥辱之中,我仍然喜歡,愛和祝福我的祖國。"詩人用革命精神和鮮血實踐了他充滿激情的話語。

他一生寫了800多首抒情詩和8首叙事詩,他的寫作和不屈不撓的鬥志激勵和啟發了許多人。魯迅首先将餘多飛的詩歌引入中國,并于1907年在摩洛的《西裡理論》中進行了讨論。後來,魯迅翻譯了達菲的五首詩,并在《野草》的一篇文章中翻譯并引用了詩人的希望。1921年,毛墩翻譯了于道飛的《國歌》,此後,尹福、鳳志等也做了大量的翻譯工作。在燕道菲故居的院子裡,展出了中國翻譯家孫使用的"燕多菲詩四十首"的譯本和譯者邢萬生使用的"玉多菲詩集"的譯本。在展廳的後院,有許多外國翻譯家的雕像,包括魯迅先生。

漫步在布達佩斯伊麗莎白橋以東的河邊小路上,看着站在達菲的青銅像上,我不禁想起了他的詩:"你要像一棵樁椤樹,風吹着樹枝,但巨大的樹幹總是筆直的。"

人民日報 (八月22,2021 0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