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閱讀#詩歌 李黎《大地之歌》

近日在網上搜書,看到一本叫《白鴿木蘭》的書,作者叫李黎,忽然想起幾十年前一個叫李黎的女詩人,再一看,竟然是同一個人。想在網上找一下她的詩歌,竟然沒搜到。想一想那還是年輕的時候讀到的一首詩,叫《大地之歌》,幾十年過去了,依然還留在記憶裡,稍微觸動一下,就會清晰的回憶起來。

反正在網上找不到她的詩,我邊在書櫃裡翻了一遍,居然還找到了,書已經有些爛了,但裡面的内容還是清晰可見。那是一本一九八零年出的書,介紹李黎時還說是青年女詩人,也沒有照片。詩也很簡單易懂,但卻深深打到了那時年輕的我,以緻于這麼多年還記得這個作者。

在網上搜了作者的照片,介紹也更詳細,但我還是把以前的記憶留在這裡。

#閱讀#詩歌 李黎《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

作者 李黎

以下是一九八零年書裡的介紹:

【作者簡介】

李黎,青年女作家,本名鮑利黎,原籍安徽和縣。一九四八年生于江蘇南京,一九四九年遷往台灣,一九六九年畢業于台灣大學曆史學系,一九七〇年赴美留學。現旅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任職于一社會科學學報出版社,并任香港《八方》雜志顧問。主要作品有《夜樹》、《譚教授的一天》、《大風吹》、《西江月》(小說),《火,要傳下去》(詩),《東方欲曉》《慶團圓》(劇本)等,譯作有《美麗的新世界》。

【閱讀提示】

《大地之歌》是一首由四部分組成的組詩。作者從小離别家鄉旅居海外,這次她從香港踏上羅湖橋、跨過深圳河,回到祖國的懷抱,心喜若狂,感慨萬端。她在昆明遊覽了滇池,在杭州與西湖會晤,深情地抒發了熱愛祖國的感情。當她揮手告别大地時,她看見在陽光燦爛中的祖國,不禁從心頭唱出了祖國《大地之歌》。作者想象豐富,感情熾烈。組詩的各部分,形式上相對獨立,内容上緊密聯系,首尾呼應,結構完整。

《大地之歌》

之一

一條小河

很久以前便聽說起,一條小河

小河彼岸的小鎮

地圖上的一個點

我心中一個渺遠的夢

是這一年的中秋

我來到河外的島上

等月落,等日升

等着搭上一輛

北去的火車

等着一步一步走過河上的橋

以千臂千眼

擁抱那浩浩的大地

不能成眠的中秋夜裡

想象凄迷的月色下

靜靜流淌着的小河

淙淙水聲的耳語

召喚我翻越世間的高山

踏平心頭的丘陵

萬裡迢迢,來渡我的小河

日出前,理好行裝

抖落一身十年歲月萬裡征途的

雲和月,塵與埃

深圳河啊,羅湖橋

隻一跨步,九天回轉一一

夢,在大漠馳騁

狂喜的心,在河邊歇息

【注釋】

①(一條小河)指深圳zhen河。

②(小鎮)指深圳。

③(島上)指香港

閱讀感想

幾十年前讀的感覺依然還在,隻是這世界變化太快,作者筆下的深圳,羅湖橋,到現在已經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了。那時的我們,沒有想到深圳會發展到當時我們無法想象的繁華和現代化,而我們中國,也變得如此的繁榮強大,特别是去年疫情以來,更能體會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意義。

從當時的注釋裡可以看到,那時深圳對廣大讀者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還要有一個拼音來注釋。

#閱讀#詩歌 李黎《大地之歌》
#閱讀#詩歌 李黎《大地之歌》
#閱讀#詩歌 李黎《大地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