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塵歸塵 土歸土 該休矣

作者:歌王豆

這兩天,有關藝人吳亦凡的新聞鋪天蓋地,輿論也是甚嚣塵上,再加上不少自媒體不斷深挖蹭熱度,一時間沉渣泛起,烏煙瘴氣。

事件是由一個姓都的女士爆料與吳亦凡之間的私人感情而引起,短短兩天,就有23位女性相繼爆料與吳亦凡的關系,時間跨度長達7年。其實,7年23個女朋友這種事并不讓讀者驚訝,畢竟娛樂圈這種瓜很多,真真假假,分分合合也都屬于個人感情糾葛,最多算道德修養的範疇。但是,都女士抛出“誘奸”“未成年”等猛料,燃爆了輿論,因為這已經觸及到了法律,是個嚴肅而嚴重的問題。如果是真則吳亦凡坐牢,如果是假則都女士也難逃法網。

然而,輿論越演越烈,法律卻一直缺位。口口聲聲說自己有足夠證據讓吳亦凡吃“十年牢飯”的都女士卻一直不報警,聲明要訴諸法律的吳亦凡工作室卻遲遲不拿出立案文書,就這麼在輿論面前演大戲。而都女士等23位“受害人”為了證明自己與吳亦凡的關系,不少人曬出了驚人的聊天和收款記錄,都女士自爆的封口費更是高達1.2億元,當感情摻雜了金錢,就涉及到性質的問題了,是算賣淫嫖娼、敲詐勒索,還是合法勞務收入?是否依法納稅?這些都需要法律給吃瓜群衆一個明确的界定。都女士自稱一個月零花錢10萬,小小年紀如此驚人的消費水準,其收入來源以及合法性,打勞工們的質疑也要一個答複。至于都女士爆料中夾雜着大段色情描述,居然可以在蹭熱度的自媒體間自由瘋傳,“某簽”幾近成為網絡熱詞,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監管更不應該确失缺位。

誘奸未成年少女也罷,外圍女炒作立牌坊也罷,都需要法律及時激濁揚清,讓事實回歸本源,把公平正義交給當事人,塵歸塵,土歸土,而不應該讓娛樂圈層的私事過多占據社會媒體資源,浪費公衆關注力,甚至讓整個事态中的不良現象和涉黃内容腐蝕青少年的價值觀。今年是我們黨建黨百年,有多少英烈需要我們緬懷,有多少偉大的先優精神需要媒體弘揚,在這種時候,無論公共傳媒還是私人自媒體,也都應該擺清位置和态度,讓事态回歸法律和理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