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尘归尘 土归土 该休矣

作者:歌王豆

这两天,有关艺人吴亦凡的新闻铺天盖地,舆论也是甚嚣尘上,再加上不少自媒体不断深挖蹭热度,一时间沉渣泛起,乌烟瘴气。

事件是由一个姓都的女士爆料与吴亦凡之间的私人感情而引起,短短两天,就有23位女性相继爆料与吴亦凡的关系,时间跨度长达7年。其实,7年23个女朋友这种事并不让读者惊讶,毕竟娱乐圈这种瓜很多,真真假假,分分合合也都属于个人感情纠葛,最多算道德修养的范畴。但是,都女士抛出“诱奸”“未成年”等猛料,燃爆了舆论,因为这已经触及到了法律,是个严肃而严重的问题。如果是真则吴亦凡坐牢,如果是假则都女士也难逃法网。

然而,舆论越演越烈,法律却一直缺位。口口声声说自己有足够证据让吴亦凡吃“十年牢饭”的都女士却一直不报警,声明要诉诸法律的吴亦凡工作室却迟迟不拿出立案文书,就这么在舆论面前演大戏。而都女士等23位“受害人”为了证明自己与吴亦凡的关系,不少人晒出了惊人的聊天和收款记录,都女士自爆的封口费更是高达1.2亿元,当感情掺杂了金钱,就涉及到性质的问题了,是算卖淫嫖娼、敲诈勒索,还是合法劳务收入?是否依法纳税?这些都需要法律给吃瓜群众一个明确的界定。都女士自称一个月零花钱10万,小小年纪如此惊人的消费水平,其收入来源以及合法性,打工人们的质疑也要一个答复。至于都女士爆料中夹杂着大段色情描述,居然可以在蹭热度的自媒体间自由疯传,“某签”几近成为网络热词,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监管更不应该确失缺位。

诱奸未成年少女也罢,外围女炒作立牌坊也罢,都需要法律及时激浊扬清,让事实回归本源,把公平正义交给当事人,尘归尘,土归土,而不应该让娱乐圈层的私事过多占据社会媒体资源,浪费公众关注力,甚至让整个事态中的不良现象和涉黄内容腐蚀青少年的价值观。今年是我们党建党百年,有多少英烈需要我们缅怀,有多少伟大的先优精神需要媒体弘扬,在这种时候,无论公共传媒还是私人自媒体,也都应该摆清位置和态度,让事态回归法律和理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