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往事幹杯

作者:桱珩思維

家是故事的開始

  生活是一段旅程

  隻有你

  掌握着地圖

  人的一生要搬多少次家,有沒有人計算過?!搬家是成長的記錄。小時候跟着父母,家從北京搬到四川,再從四川遷到廣州,然後再搬回到北京。長大了,讀大學,從父母家搬到大學宿舍;遇到他,再搬入他的宿舍。

  結婚的頭幾年,一貧如洗,搬家不是難事,從自己租的房子搬到機關臨時借住的房子,沒有什麼像樣的家俱電器,隻要帶上自己就好了。

  出國時,那個小小的家屈指可數的幾樣大件(如果說新買的自行車都要算一件,你會不會笑?),統統送給了朋友和親人,真是有點兒心疼,不是物件值錢,是曾經家的記憶從此沒了紀念。

  1997年坐飛機從北京來到加州,第一個家安在加州伯科萊(berkeley)大學村( uc village)。那是美國二戰時留下來的了軍營改成的大學家屬宿舍。berkeley 有好幾處家屬宿舍區,條件好的房子新,離大學近,租金高。uc? ?village 離大學有15 分種的開車路程,公車站就在大學村外。這是一個看起來簡樸,安靜,和諧,安全的社群。

  大學村裡是清一色的二層小樓,每個小樓有4-6戶人家。一棟和另一棟之間有一塊綠草地隔着,草地上丟放着小朋友的玩具:學步車,腳踏車。那時我剛從中國來,驚訝地發現沒人偷拿這些擺放在外的東西。家很小,住在二樓,一室一廳,浴室裡隻有淋浴。樓與樓挨得很近,坐在我家的廚房,從窗戶望出去能隔着草地看到對面朋友的家。

  住在大學村的大都是已婚的夫婦,大多是 berkeley? 的從業人員,讀書的學生,家屬。因為同在一個大學,很多人都彼此認識。我們在加州時沒有孩子,就和住在那裡的四對年輕夫婦成了要好的朋友。男的當中我的老公是唯一一個不做學生的,大家就稱他老g,剩下的都是大學的研究所學生,berkeley就像中國的北大清華,赫赫有名,能考進的中國留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

  老公們都在讀理工博士,在當時做研究所學生都是給老闆幹課題,或在學校做助教,這樣才能免交學費,另外可領到一千元的美金。這些錢在消費指數很高的加州真的少得可憐,付了五百的房租後,剩下的要包括一月的所有開支。大家的家都很簡陋,沒有什麼家具,大多是揀的或者買的二手貨,床隻是床墊,就放在臥室的地闆上,桌子既用來吃飯又用做學習。

  那時的日子,大家都"窮"開心。看不起最新放映的電影,大家就到購物中心看已放過的第二輪舊影片,隻付1-2元能看到 泰坦尼克号這樣的好片。平時大家都不去餐館吃飯,過年過節糾結起來aa制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以解鄉愁。有一年聖誕夜,我們找到一家打保齡的地方,一局一進制,玩得好開心。朋友在,日子就不寂寞。周末窗前門後一叫,人就聚齊,打起牌, 喝涼水,鑽桌子,不亦樂乎。

  第一次大家租車出去玩,居然就選了不僅路遠,而且山路很難開的國家公園:優勝美地。為了省錢我們租了兩輛最便宜也是最沒馬力的小車。兩車裝了四對夫婦,天沒亮就出發了。一路上都是山路,一上坡,不管油門如何被死命踩到底,車就是不加速,隻聽車的馬達轟鳴,從車的後視鏡望去,我們的車後跟上了一大串車,我們的車隻好不斷地讓路,停到路旁,讓後邊的車先走。

  開車的兩老公雖會開車,可還是新手。我對坐在自己身旁開車的老公真捏着一把汗,他并沒什麼山路的駕車經驗。山路極窄,陡峭,兩旁常常是萬丈懸崖。坐在車裡看着窗外,我毛骨悚然地擔心,卻聽到身後有人打鼾,側頭一看發現另一對夫婦在後排坐上打盹,睡得正香。大家為省錢,不肯住店,當天開去開回,一共開了500英裡。

  在回來的路上,我在平原上看到了最美的夕陽,也聽到老公最恐怖的悄悄話:腿麻了,得停下來休息一下。我們辛辛苦苦地在晚上10點趕回了家。我打開電視,正趕上播國際特大新聞:英國的黛安娜公主在巴黎出車禍身亡。

  後記:當兩位司機還車時,才發現租車處早就關門了,原來新人租車,不知道隻有機場租車處才是24小時開的,心疼也沒法兒,不得不租了兩天,又找個近的旅遊地再去玩一天。

  這樣的故事上演着一代又一代。年輕時沒錢,但有心情,有時間,有快樂的日子和朋友。多少年後有綠卡,成了公民,找到了工作,買下房子,卻不知到哪裡去尋故人,隻能自己與往事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