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蘭州人為什麼把“幹杯”叫“挖到”?是個嘴上用力的動詞,很豪邁

作者:路生觀史

蘭州人為什麼把“幹杯”叫“挖到”?是個嘴上用力的動詞,很豪邁

不管怎麼說,很多人都是喜歡蘭州的。雖說各人有各自喜歡的理由,但有一樣東西一定是大多數人都喜歡的,那就是在那座城市裡的豪邁。人生在世,吃喝是頭等大事,蘭州的豪邁當然會展現在這兩件事上。

我們先來說吃。蘭州的吃很有名,不僅是蘭州的牛肉面地球人都知道,更在于蘭州人的吃相——記得很多年前,蘭州人吃牛肉面,并不像現在坐在椅凳上吃,而中抱着個大碗,蹲在店面的門口,呼呼啦啦幾下子,将面和湯塞或倒進肚裡。一般地,人們用狼吞虎咽這個詞來形容這種吃相,似有不文雅,但卻反映出了生活在蘭州的人們的利落與豪邁。

蘭州人為什麼把“幹杯”叫“挖到”?是個嘴上用力的動詞,很豪邁

蘭州人吃面

吃喝緊密相連,有什麼樣的吃相就會有什麼樣的喝相。在蘭州生活了十多年,我似乎從來沒有見到過蘭州人坐下來,能像南方一些地方人一樣漫長優雅地品茶,更多的時候,是看到蘭州人的喝酒。以前,在蘭州,聽說蘭州人一個能喝一個西湖的酒,可能是有些誇大,但至少是說明了蘭州人能喝。能喝的蘭州人每年都要喝倒幾個牌子的酒,傳說,以前冬天冷的時候,也總有人因為喝大了、喝高了、喝醉了,跌倒在了馬路上,結果被凍壞甚至凍死了。

能喝酒的蘭州人在喝酒的時候,喝相和用詞也很豪邁。相是這樣的,一般是站着或者坐着,把頭向後一昂,将酒杯從桌子上拿起來,快速地倒進嘴和身體裡。這麼描述顯然是有些笨拙,不足以展現酒從桌子上到嘴和身體裡的速度,更準确或精彩一點的描述應該是:拿起酒杯,飛速地在桌子與嘴之間劃一條優美的弧線,把酒一滴不剩地“甩”進肚子,又讓酒杯原路傳回至桌子。這個過程讓一旁看着外地人很是擔心他們會連酒杯一起“甩”進肚子,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好酒的他們隻愛幹柴烈火的酒,而不是用來盛酒的明晃晃的酒杯。

蘭州人為什麼把“幹杯”叫“挖到”?是個嘴上用力的動詞,很豪邁

蘭州人劃拳

在酒場上,蘭州人的用詞也很特别,他們不把“幹杯”叫“幹杯”,而是叫花“挖到”。“挖到”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幹杯”。但蘭州人嫌“幹杯”叫着不過瘾,就叫“挖到”了。這不是外來詞,也不是外國語,而是地道地道的蘭州方言。

“挖”,指用工具或手從物體的表面向裡用力,取出其中一部分或其中包藏的東西。如:挖洞、挖土、挖個槽兒、挖潛力。可以挖有形的,也可以挖無形的。“挖酒”是蘭州的一大特色,是個嘴上用力的動詞,很豪邁,嘴在那時候就是“挖酒”的工具,蘭州人希望你幹脆利落地将它“挖到”。

“到”很好了解,幹淨、到位,不是讓你把酒往嘴裡倒,而是讓你喝好、喝到位,通過嘴把酒喝到身體裡,而不是灑落和倒在嘴巴和身體之外,這是蘭州人身體裡裝着的對酒的“實誠”——酒是糧食精啊,不能浪費——“挖酒”就要“挖到”、“挖到”!

蘭州人為什麼把“幹杯”叫“挖到”?是個嘴上用力的動詞,很豪邁
蘭州人為什麼把“幹杯”叫“挖到”?是個嘴上用力的動詞,很豪邁
蘭州人為什麼把“幹杯”叫“挖到”?是個嘴上用力的動詞,很豪邁

蘭州人喝酒

意思在這裡已經很明确,一聲聲“挖到”如同蘭州人看得見、摸得着的性格,等你真正“挖到”了,他們就會說你“幹撒”(大約是痛快的意思)。幾杯“挖”過,他們會讓你吃,盡情地吃,等你酒足飯飽,他們會問你“咥滿福了沒”(蘭州人也說咥,即吃;“滿福”可能是滿腹,意思是你把肚子填結實了沒)。一座城的溫暖,就這樣因為與衆不同的方言而被展現得淋漓盡緻了,就像一件大衣被披在了你的身上,讓你在寒夜裡不再懼寒。

今天的冬天分明有些比往年的冷,是以很懷念蘭州,懷念那一聲聲的“挖到”。當然地希望在其他城市裡,能有朋友、能像在蘭州那樣,和自己一杯杯地挖到。“挖到”、“挖到”,把酒的烈火“挖”到肚裡,然後,再讓它通過鼻子噴出,然後就能體會到蘭州的爽快和豪邁了。是以,感動;是以,一次次地呼喚“挖到”、“挖到”!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