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筆者支援"将核彈頭數量增加到1000枚"的想法,但強調重點應放在"航母"上。中國現有的核彈頭,特别是氫彈頭,足以摧毀一些大國,關鍵是要"航母"保證"突襲",任何現有的反導系統,什麼薩阿德、宙斯盾等都是一堆廢料。是以,在核威懾能力的計算中,保證"突擊"航母,可以在100枚核彈頭之上。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此興奮地聽到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承認有"例行的航天器試驗"。
筆者認為,正是由于中國在"航母"上的突破,世界原有的核格局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美蘇到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恐怖平衡",已經悄然改成了"中美"。和俄羅斯核三叉戟。
那麼,真的有敢于與中國抗衡的國家嗎?
在10月18日的外交部新聞釋出會上,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今年試射了一枚"能夠攜帶核彈頭的高超音速飛彈"。中方對此有何回應?趙立堅表示,據了解,該試驗是用來驗證航天器技術的可重用性,這對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義,為和平利用太空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友善、廉價的旅行方式。世界各地的幾家公司都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在航天器傳回之前,它被一個航天器支撐裝置隔開,該裝置将在大氣層下降期間燃燒并分解并落入東中國海。中國将與世界各國一道,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而努力。
我們都知道,趙立堅的話,重點是"實驗"。中國人知道"是",這就夠了!
美軍這樣說:中國現在擁有的超音速武器技術比我們所知道的要驚人得多!他們了解到,中國最近進行了一次高超音速武器的試射任務。與平常不同的是,高超音速武器在發射後沒有直接前往目标,而是在大氣層外的軌道上繞地球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高速軌道,然後傳回大氣層打擊地面目标。這兩名美國軍官認為,這次試驗任務讓他們感覺到,中國不僅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而且掌握的技術水準也比美國認識到的要高得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這些美國軍官的話說。
關鍵是:中國最新的超高速飛機已經問世,沒有飛彈可以被攔截。
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上個月暗示,中國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從太空發動全球攻擊的可能性"。"如果你使用這種方法,你就不必使用傳統的洲際彈道飛彈軌道。這避免了飛彈防禦和預警系統。"
筆者查閱資料後,其實中國已經将"東風17"飛彈列入名單,已經能夠完成"航母"的"突襲"任務。如維基百科所述,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飛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研制的實用型高超音速飛行器,靠近太空彈道飛彈,由東風-16B彈道飛彈改進而成,裝有高超音速彈頭,在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向公衆展示,是一種全天候的, 不可回收的強力反激增高超音速武器,能夠精确打擊中短程目标。它是垂直發射的,其大部分軌迹在重返大氣層之前和之後在抛物線和滑翔軌道上飛行,具體取決于操作需要。複雜的飛行路徑使得攔截東風-17非常困難。
然而,東風-17的射程有限,約為1500公裡。美國媒體稱,在中國海岸1500公裡範圍内,是美國航母的"禁區"。那麼,1500公裡之外呢?
日本日經新聞報道說,中國的Star 2高超音速飛行器已經在中國西北部進行了一次遠端試飛。在緩慢升空後,Star 2在飛行近10分鐘後完成了所有預定的運動。據悉,此次試飛實作了試飛視窗科學載荷的全通道測量,全光、雷電、遙測正常,試飛飛機飛行可控,資料科學有效,恢複完全。該飛機的音速是音速的5.5倍以上,與飛彈一樣,發射後可以高速滑翔,使具有相同飛行動作的飛彈難以擊中。美國消息人士還表示,2014年1月,在中國領空檢測到飛行速度更快的裝置,據報道,這一數字高達聲速的10倍。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中國核政策專家泰勒·弗拉維爾(Taylor Fravel)表示,帶有核彈頭的超音速滑翔機可以幫助中國使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毫無用處"。超音波滑翔機具有低飛行軌迹,可以在飛行中縱,使它們難以跟蹤和摧毀, Taylor Fravel 說。"
中國的長矛早就刺穿了美國的盾牌。然而,這一次,中國有了更強的矛頭。
結果,"航母"在核威懾要素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特别是中國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中國的核彈"航母"確定了中國的"二次核反擊"能力。
不禁想起了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給李明博打的兩通電話,以及他保證佩洛西可以阻止特朗普的"瘋狂",這是否意味着美軍了解中國的核能力?
目前,根據該條約,美國和俄羅斯各自擁有1,400多枚核彈頭,但美國剛剛宣布擁有3,750枚現役和非現役核彈頭。當然,比中國多,但因為中國有一艘不設防的"航母",是以,就今天的全球核格局而言,當時是"中國和美國,俄羅斯站起來"。而且,如果中國和俄羅斯聯手,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