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曲狂想,千古絕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熱血緻敬傳奇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

作者:遇見素英說

2019年3月25号上午11點35,我走進電影院,準備觀看即将在11點40分開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整個觀影廳隻有我一個人。

去之前,我對皇後樂隊和這部電影一無所知,隻在淘票票的影片介紹裡,掃到了“大型搖滾樂演唱會“這幾個字眼,想着影片中或許有音樂劇的環節,而歐美電影很擅長這種演繹,比如《海上鋼琴師》,比如《名揚四海》,一部電影,歌舞與故事起飛,帶來視覺、聽覺和思考的享受;或者是像大鵬導演的那部《縫紉機樂隊》,勵志中充滿幽默。于是就購票了,打算聽聽歌放松下。

結果,我被震撼了。甚至整個下午,都沉浸在那種震撼裡,出不來。

這是一場130分鐘的殿堂級音樂會,也是一場關于愛、孤獨、人生、夢想和天才的深情演繹。

每一秒,都足夠動人。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皇後樂隊,以前雖然聽過那首《We will rock you》,但直到觀影時,我才知道這首歌是皇後樂隊所創作,才知道誰是皇後樂隊,才知道這背後的創作故事。

一曲狂想,千古絕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熱血緻敬傳奇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

但偉大的人生就有這個魅力,不管之前是否了解,不管已經離去多久,一旦接觸,就被震撼到,被緊緊抓住。這次,不是被自己的回憶和情懷打動,純粹是被他那傳奇、真實而又遺憾的一生打動。

這一生一點都不完美。甚至,他還走過彎路。但這擋不住,他成為傳奇!

下午1點53分,我聽完片尾曲,走出放映廳,遺憾這麼好的電影,竟然無人觀看;

整個下午,我都在回想這傳奇樂隊和傳奇主唱的故事,難以平靜;

直到當晚,我才可以打開電腦,寫下這篇文章,記錄下影片帶來的感觸。

如果你也恰好看過這部影片,也許我們會有共鳴;

如果還沒有看過,那真希望你去感受下他們這一生;

别錯過,這無與倫比的體驗。

一曲狂想,千古絕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熱血緻敬傳奇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

<h1>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h1>

影片不僅講述了這支傳奇樂隊的高光輝煌時刻,還講述了他們最初的相識、成長、茫然、争吵、解散等等一路走來的各種。但每次,對音樂的熱愛,對夢想的堅守,都讓他們凝聚在一起。

影片開頭,當他們的歌曲在當地大學和酒吧開始小有名氣時,他們想為這音樂夢做更多:錄一張專輯!為此,四個人賣掉了唯一的一輛車,每人拿出自己三個月的收入,去為了那一張根本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的專輯而努力,珍惜着在錄音棚的每分每秒。

及至影片結尾,男主角弗雷迪确認自己感染艾滋,生命所剩無幾,渾身疼痛,嗓子發炎,充滿遺憾和悔恨,但他沒有屈服,沒有止步,而是把所有的熱血和餘生都獻給音樂,拼盡全力克服病痛,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那場“拯救生命“演唱會,最終才有了那十萬人一起歡呼和高歌的盛況,留下了最經典的場面!

一曲狂想,千古絕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熱血緻敬傳奇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

為什麼一開始敢如此孤注一擲?

為什麼到最後還不停下歇息?

因為弗雷迪說了:我會成為我注定要成為的那種人!

消失很久,首次複出,就要參與一場面對15億的觀衆的演唱會,那簡直就是找死!

萬一年輕人都不認識我們了怎麼辦?

萬一冷場怎麼辦?

壓力無比大!

不去是最安全的。不去就不會出錯!

但是,陣容如此之大的音樂盛事,如果不參與,等演唱會結束,第二天醒來,會後悔死!

于是,沒有退縮,隻有拼盡全力!

“做了被嘲笑不可怕,但不做會後悔,那就去做”這個标準,也許可以成為我們面對任何選擇時的參照。

<h1>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h1>

不管皇後樂隊有多少金曲,《波西米亞狂想曲》都是不可超越的經典。而當初,這首歌創作時,差點被投資人扼殺在襁褓裡。幸好,四個大男孩甯願放棄之前的版稅,也要想盡辦法讓這首歌播放。

在播放的歌曲都隻有3分鐘時,他們竟然要做一首6分鐘的歌;

在大家都聽流行樂時,他們竟然創作了一首融合了音樂、歌劇、戲劇等形式的歌曲,制作人覺得你簡直是瘋了,而他們想想就要狂了!

面對争執,經紀人說“你們以往的風格觀衆就很喜歡,那會讓你安全的賺到錢”;

他們毫不猶豫“一成不變,那就不是皇後樂隊”。

最終,這首歌,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分道揚镳的制作人,獨自在那裡舔舐着後悔。

套路和習慣性風格,确實安全;但隻有不同,才能讓人耳目一新;隻有改變,才能突破自己的思維舒适區,讓自己成長。

一曲狂想,千古絕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熱血緻敬傳奇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

<h1>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h1>

應該是全片最悲憤最惋惜的部分了。

與家人般的團隊離散,失去一生的摯愛瑪麗,生活混亂而孤苦,堂堂音樂天才,竟然被一個卑鄙的男寵保羅買斷。真正關心他的電話,一律打不進來!

如此愚蠢,隻因為孤獨。

因為孤獨,超級渴望被懂得

因為孤獨,超級期盼内心的認同與契合。

此時,恰好那個男人出現,對你流露出深情、表示着關心、用一些套路訴說着看似打動你心靈的感受,讓你以為從此不再獨行,也不再有煩惱。隻有順從,隻有契合,一點不合一點争執也不會有!

可惜,太過完美的,往往都是假象。

何況,這個卑鄙的小人,所有人都看出他的動機不純,隻有弗雷迪被迷惑。

可能就是,不願意醒來吧。

幸好,他最終醒悟,決然遠離。哪怕被這個口口聲聲說着最親近的朋友,到處爆料,到處中傷。

這也提醒我們,警惕那些對你100%服從、嘴上100%懂你、與你100%契合的人。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哪會有100%的靈魂共振呢?哪會有100%的契合呢?就算有,那機率也特别小。

更大的可能,是因為不在乎你的想法會最終給你帶來什麼結果,是以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但假的就是假的,感覺騙不了人。

就像弗雷迪後來說的“我新雇了一幫人,我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完全照做,不會像你們這也怼我,也不會起任何争執,可是出來的東西就是不行”。

是以,要珍惜身邊那個還會和你争論的人。

一曲狂想,千古絕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熱血緻敬傳奇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

真正在意和關心的,才會修改,才會提出意見,才會導緻争執;

100%的懂得,可能是投其所好、曲意逢迎的套路:察言觀色、研究你的往事、然後假裝懂你。

這也是保羅那類人的可恨之處

因為,誰都有脆弱的時候

誰都有孤獨的時候

而他們,就會趁虛而入

尤其是對于天才來說,孤獨是注定的

那麼輕易被人了解,就不叫天才了

當弗雷迪面對記者

他偉大的音樂才華和夢想,無人提及

大家隻想八卦他的私生活,他的性生活

那一刻,任誰都可能孤獨到崩潰

但天才,是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的

慶幸最後,他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h1>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h1>

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弗雷迪的創作,充滿了不舍;

最後二十分鐘的萬人演唱會,每一首歌,都是忏悔、通透和不甘。

“too late,我大限已到;你有過輝煌,我還沒體會過最好的時光“

對生的渴望

對家人的遺憾

對愛的追求

讓觀衆聽的淚流滿面

這除了才華,還因為那字字句句唱的就是他自己啊。走心,讓他不僅打動場上的觀衆,更能穿越時光打動當代的聽衆

就算曾經再潇灑,甚至想着要自殺

但真要失去時,也會遺憾沒好好珍惜

也會想着與最愛的人和解

再一次感慨,

失去才知道珍惜,這就是人性

誰也沒有多例外

是以世界才充滿了唏噓和遺憾

一曲狂想,千古絕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熱血緻敬傳奇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

但我依然奢侈的希望,我們能夠成為例外;

千萬别等來不及,再去後悔

該愛就愛,該追夢就追夢,該表白就表白

<h1>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h1>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感悟隻是個人思考和交流;而一部好的電影,每一處細節,都值得品味。這樣的細節太多了,說幾個記憶最深刻的場景和台詞,願你也恰好有共鳴。

第一次和皇後樂隊其他幾個成員見面,佛雷迪想要成為樂隊主唱,因一口大門牙被拒絕。

他亮出嗓子高歌一曲,說一句“我會考慮你們的邀約”,然後轉身走開。那一幕,真是自信爆了,又酷又可愛.

床靠背是鋼琴架,躺在床上反手彈鋼琴那一幕,太動人了

而每一次,想到好的歌詞和曲子,那種激動、喜悅、和熱淚盈眶,渴望好作品的人,都能懂得吧

弗雷迪過生日,女朋友第一次到家裡,爸媽拿出他小時候的照片給朋友們看,說着對他的期望,以及對他沒有按照既定路線去走的失望。

他說“從不回首,隻向前看”,然後跑到鋼琴前邊彈邊唱“祝我生日快樂”。那一刻,我被他内心的掙脫和堅定而打動。

我們是四個格格不入的另類,唱歌給其他另類聽,他們躲在角落,但知道自己的内心。

目前隻有你們知道我感染了。我不希望你們從别人口中知道這個事情。但我不需要同情,不要指望我拍宣傳片做公益,和大家說如何自愛,我的餘生都會獻給音樂,我會成為我注定要成為的那種人。

——不管發生什麼,我一直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一曲狂想,千古絕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熱血緻敬傳奇01、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眼下的一切02、自古套路最安全,但不同才能創造奇迹03、天才注定要學會享受孤獨04、别等失去才知道珍惜,雖然這是人性05、動人的細節和台詞

弗雷迪和戀人瑪麗訴說:“票全賣完了,台下坐滿了觀衆,我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聽懂,但我知道他們在聽我唱歌;後來,所有人一起齊聲歌唱。當我知道我唱進了他們心裡,我無論如何都不會跑調,那一刻就是我注定要成為的人。”

——知道有人能聽懂自己的歌曲、看懂自己的文字、讀懂自己的畫,對于作者來說,是超級滿足。但每一個偉大的創作者,最終就是為自己而作,不再關注别人懂不懂。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另一個高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