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說到,前蘇聯在間諜與飛彈部隊的配合下,于1960年5月1日成功打下了一架入侵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飛行員法蘭西斯·格雷·鮑華跳傘後被俘。美國為搞清楚U2飛機是如何被擊落的,不惜用蘇聯王牌間諜“千面人”阿貝爾上校換回格雷·鮑華。

這時當年交換戰俘時柏林的格利尼凱爾鐵橋
美國政府此舉還引起了國内群眾的強烈不滿,美中情局局長亞倫·杜勒斯不得不出面解釋,他說:“一個像阿貝爾上校這樣的秘密特務,就如一把隻能發射一次的手槍,當它射出子彈後就毀掉了,阿貝爾永遠也不能再派出到國外搞特務活動了,而鮑華呢,仍可以在美國國内飛行,甚至可以派出在古巴和中國上空飛行偵察,為什麼不用一個失去作用的特務換回一個仍有用處的飛行員呢?”
由此可見,這個蘇聯間諜阿貝爾上校在美國群眾心中的“份量”。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個前蘇聯素有“千面人”之稱的王牌間諜阿貝爾上校。
阿貝爾全名是魯多夫·伊凡諾維奇·阿貝爾,1902年7月2日出生于俄羅斯聖彼得堡,他的祖父曾在沙皇政府當官,屬于中上層家庭。他的父親加入了“為勞工階級解放鬥争聯盟”,在阿貝爾很小的時候,就幫助父親散發傳單及傳送布爾什維克檔案了。
阿貝爾年輕時表現出富有語言的天賦,二十來歲時就在莫斯科一家學校教英語、德語和波蘭語。1922年他加入共青團,同時養成了搞無線電報的愛好,并練就了一手好功夫。
1925年,阿貝爾加入了蘇聯紅軍,在無線電營服役,從事無線電情報研究的工作。這個性格開朗善于交際的年輕人有着與生俱來的特質和技能,不久就被蘇聯情報機構看中。
1927年,他加入了克格勃(KGB)的前身,國家政治保衛總局(格别烏),接受專業情報訓練,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間諜生涯。
阿貝爾的英語說得非常流利,稍帶一點兒愛爾蘭鄉音,他的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也同樣很棒,是以他是一個天生的國外諜報從業人員,難得有人像他一樣能夠精通五六國外語,而且講得跟那國人一模一樣,看不出一點瑕疵。
于是,他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被蘇聯紅軍情報局派往德國。他在波羅的海的裡加,很容易地就混進了德國人中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作為一個諜報人員深入敵後,屢建奇功。到大戰結束時,他已經是内政部一名少校級軍官了。
在德國“敵後”,阿貝爾曾擔任過希特勒的汽車司機,因而能将德軍最緊要的情報送回莫斯科。在蘇德戰争開始時,他當了德軍的一名一等兵,曾因表現出色而受希特勒封獎。無疑,阿貝爾在德國是打入要害的一個勇敢的間諜,故此戰後他得以提升,後來成為KGB的上校軍官。
阿貝爾獲得“千面人”這個外号,并不是沒有道理,他在執行任務時不需要化裝改容,但卻以各種不同身份活動,連蓋世太保也無法弄清他的底細,這确實是隻有千面人才能辦得到。
戰後,他又奉命潛入美國,活動長達九年之久,又換了幾個身份,如果不是另一個間諜出賣他,那他可能還要在美國以各種假身份潛伏更長的時間。
德國投降後,他在德國又繼續生活了兩年。之是以繼續滞留,他是在為潛入美國做準備。
1947年,他計劃先進入加拿大,然後由加拿大進入美國。因為當時正逢美國麥卡錫主義最猖獗的時期,想派間諜直接進入美國是極為困難的。
他先在德國設法混進一個幫助戰後無家可歸人的戰俘營,冒稱是一個名叫安德烈·卡育狄斯的德國人,想移居加拿大。
之後,阿貝爾順利地就來到加拿大。在進入加拿大之後,正值美國開放美加邊境,讓那些願意到加拿大做工的勞工可以自由往返。利用這個機會,阿貝爾又如願地混進了美國,同時他被KGB指定為美洲間諜活動的負責人。
進入美國之後,他并沒有馬上展開工作,而是利用三年的時間在美國到處旅行,熟悉環境。1950年他定居紐約,并抛棄了他用了三年的“卡育狄斯”這個名字,開始冒用一個多年以前出生僅兩個月就“夭折”的嬰兒的名字,改名艾美爾·高爾夫斯,為自己從事間諜活動做好了掩護性的準備。
阿貝爾選擇用攝影和畫畫作為他開始間諜活動的職業掩護,因為他在攝影和畫畫方面都表現出成熟的才能。在頻繁出入于各種藝術活動過程中,他結識了紐約布洛克林區的一些藝術家。
除了攝影和畫畫,他又對音樂和文學比較精通。是以他作為一名藝術家,在圈子裡頗有名氣。
他隻結交很少幾個藝術家朋友,在朋友和鄰居看來,他是個斯文有禮,品性馴良,好學勤懇的人,他對各種知識都極快速地加以精通。而且他還煮一手好菜,喜歡參觀博物館和聽音樂會。隻是令他的朋友想不到的是,他還是一名電報專家、蘇聯特務。
就這樣,他悄悄地在美國進行了長達九年的間諜工作,管理整個北美、墨西哥,乃至中美洲很多個間諜網。平日他衣着不很講究,不修邊幅,像個放蕩的藝術家,其他藝術家也把他當作同道中人,如果他有一段時間不在家,也就當他去放蕩去了。藝術家是不幹涉他人私生活的,這使得阿貝爾有更大的活動空間。
他将搜集到的情報,尤其是軍事情報用一部短波發報機以密碼發回莫斯科去,他和他手下的特務利用中空的螺絲、銀币收藏拍有密件的縮影微型膠卷。有時把中空的螺絲留在某個路燈下的石塊下,或者用圖釘将暗号釘在路标上傳遞秘密資訊……
他同手下的特務從來不見面,而用各種方法向他們發号施令,其他特務根本不知道這個頂頭上司長得是什麼模樣。
1953年,KGB決定派一個中校級特務,三十二歲的芬蘭人雷諾·海哈南到美國作阿貝爾的助手。事實證明他并不是一個理想的諜報人員,他與阿貝爾完全不同,沒有阿貝爾那種嚴格的自律,缺乏組織紀律性,而且連電報密碼等基本功都不熟練。
看到這樣的助手,阿貝爾十分小心,對他并不信任,甚至連真實姓名也不告訴他,隻用化名“馬克”。海哈南嗜酒如命,這是間諜的一個大忌,另外他還手腳不幹淨,偷了一筆KGB的活動基金。
阿貝爾對海哈南這樣胡作非為非常不滿,為了安全起見,1955年他利用假期安排了一次歐洲旅行,趁機傳回了莫斯科向KGB總部報告,表示了他對海哈南的懷疑。奇怪的是KGB并不肯聽信他的話,對他的意見根本不在意。
這可能與阿貝爾長期在境外執行任務有關系,因脫離故土太久,KGB總部或許對他已經起了疑心,給他派個助手實際上有對他監視的考量。
阿貝爾于1956年回到美國時,他吃驚地發現海哈南在他離去後,非但不根據他的要求努力工作,而且連發報點都懶得變更,也沒有去搜集情報,甚至連作為掩護而開的店鋪也關了門,成天就知道吃喝玩樂。
看到這些情況,阿貝爾非常生氣,也非常擔心會出問題,于是他建議海哈南回國度假,以減少他們暴露的風險。
狡猾的海哈南懷疑阿貝爾在莫斯科打了他的小報告,他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表現,擔心回國之後要吃苦頭,再難有出頭之日,于是萌生了叛意。隻是他還不知道,KGB信他還比信阿貝爾還多一些。
海哈南一直拖着不肯回國,直到1957年5月,他才突然同意回莫斯科彙報工作。隻是此時的他已經堅定了叛逃決心和制定了好了叛逃計劃。他到達巴黎後,本應在巴黎轉機前往莫斯科,但他卻跑到巴黎警察局去自首,要求到美國進行政治庇護。
阿貝爾在海哈南離開後的第二天就突然失蹤,這是他采取的預防措施,也許是他那間諜的職業敏感,讓他察覺到了危險。他躲到了佛羅裡達,在那裡呆了三周時間。
他這種危險即将來臨的預感并不僅僅是預感,威脅他的也并不僅僅來源于海哈南的叛變,還有四年前海哈南的疏忽種下的禍根。
當時,他交給海哈南的一枚裝有密信的中空銀币,由于海哈南的疏忽,被當做真币用掉了。這個銀币在1953年落在一個名叫占美·波塞的報童手裡,他在拿着錢下樓時,不小心把銀币跌落樓梯,等彎腰撿起時,發現其中一個銀币裂成兩半,其中有一小片微型膠卷,裡面有一些數字。
這名報童把銀币和膠卷送到警察局,又送到了聯邦調查局(FBI)交給密碼專家研究,但始終沒有能解開這個密碼。直到海哈南自首,才解開了這個假銀币之謎。這枚鑄于1948年,上面印有傑弗遜頭像的銀币,在字母R處有一個小針孔,用針一戳它,銀币就能夠分開。
阿貝爾三周後傳回紐約,他仍小心翼翼,不回原來的住所,而用假身份證以馬丁·柯林斯的名字在曼哈頓的藍燈旅館開房間住。
阿貝爾這種恐懼是有根據的,因為海哈南變節後,就同CIA的特務飛返美國,開始四處抓捕阿貝爾。
阿貝爾被捕時
美國特務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終于在海哈南的協助下,跟蹤到化名柯林斯的阿貝爾,當天夜裡美國聯邦調查局就将阿貝爾逮捕了。第二天一早,就用飛機将他送到得克薩斯州關押起來,以用假護照非法入境起訴他。
在諜海沉浮三十年的阿貝爾十厘清楚自己的處境,但他非常鎮定,一點都不驚慌。聯邦調查局也十厘清楚這個人的分量,對他招待十分周到,供給好吃好用,想争取他能為美國服務,甚至提出給他年薪一萬美元。
1957年FBI拍的阿貝爾犯人照片
阿貝爾聽後隻是微笑不答。後來聯邦調查局才知道,阿貝爾才不稀罕這點兒薪水,KGB給他的薪水比這高出十幾倍。
1957年10月23日,阿貝爾被判有罪,判處監禁三十年。他根本不為自己辯護,也不牽連任何人,一切自己包了下來。雖然阿貝爾和海哈南都是KGB的特務,但卻是兩個不同的類型,一個是忠心耿耿,另一個則是腐化堕落;一個精明機智,另一個則是粗心大意;一個又高又瘦,另一個則又矮又肥;一個盡忠職守,另一個則投機放任。
走出法庭的阿貝爾
連美國中情局局長杜勒斯也不能不對阿貝爾衷心折服,他說:“我真希望我們能有兩個像他一樣的人在莫斯科就好了。”
阿貝爾被捕,不隻在KGB引起很大的震動,連克裡姆林宮的高層都開會讨論對策。KGB的負責人是以受到政治局嚴厲批評。并想盡一切辦法來救回這個出色的諜報人員。
終于在1960年5月出現了U2飛機事件,于是就用U2飛機間諜飛行員法蘭西斯·格雷·鮑華換回了阿貝爾上校。
1964年回到蘇聯後的阿貝爾在和KGB人員研究工作
阿貝爾1962年2月回到莫斯科,因長期忠于職守而獲得列甯勳章。
後來,阿貝爾在KGB官至将軍,1966年他在《青年共産黨人》發表回憶錄,号召蘇聯青年參加KGB。此後,他就在KGB負責美洲諜報的指揮工作。
1971年11月15日,蘇聯官方宣布68歲的阿貝爾将軍去世。
無疑,阿貝爾是蘇聯近代的真正間諜之王。
拓展連接配接:
1960年,蘇聯用陰謀擊落美軍U2高空偵察機,五年後美國才知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