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女兒上高一了,因為不住校,我們為了女兒上學離學校近一點,是以換了住家的地方。
住家離學校剛好兩站路程,如果坐車大約需要6分鐘,加上從家到上車的車站,從下車的車站到學校,這兩段所走的路程,全程估計需要15分鐘。
但經過我們實際踩點,在下車前,有一段馬路每天早上都會堵車,也就是你能看到車站,但公共汽車門不會開門,可能在車上需要堵5到10分鐘。
那從家到學校門口,整個過程花費的時間大約是20到25分鐘。

而且堵車的時間隻是我們的估計,還充滿了不确定性,如果堵車時間久,可能上學時間就無法保證。
對于女兒這樣的運動健将來說,她覺得兩站路其實很近,于是在這個暑假,她早上跑步時就多次從家跑到學校,去尋找上學的最優路線,以及需要的時間。
最後,女兒自己選擇的最優路線上學,她用中等速度走路大概需要20分鐘,如果快速走路大概需要15分鐘。
也就是說,女兒上學用走路比坐車會少用5到10分鐘。
不僅考慮到時間,女兒還給我們提到了以下6點走路的優勢。
1、節約錢
坐公共汽車或者開車接送的話,每天來回需要花幾元錢,走路一分錢都不用花。
2、鍛煉身體
上學以後就不能像假期一樣,早晚都出去跑步、騎自行車等做運動。
那每天早晚走路上學、放學,正好鍛煉了身體。
3、提高自控力
運動過後,大腦會分泌多巴胺,會讓人更加的快樂。
同時,運動會提高人的自控力,更有利于學習。
4、不為難我的開車技術
我開車技術不好,開得慢,如果加上堵車的話,确實影響女兒上學的時間,大機率還沒有她走路先到學校。
5、避免停車困難
我們搬到的是一個老小區,車位比較少,把車從車位開出去一會兒,就會被别人把車位占掉。
大機率等我送完女兒回來,就沒有車位停車了。
6、可以充分利用時間
看我文章的家長都知道,我女兒決定堅持七年,每天寫一篇複盤文章和朗讀打卡,還要在喜馬拉雅上錄一篇音頻。
是以,她晚上八點半放學,我在家就我去接她,爸爸在家就爸爸去接她。
回家的路上,我們就可以把手機給她,一邊走路,一邊完成當天的複盤文章寫作。
到家以後,她就可以用極短的時間完成文章打卡,朗讀打卡等内容,這樣就可以做到學習、興趣兩不誤!
綜合分析以後,女兒決定每天走路上學、放學。
當我們發現走路上學有這麼多優點以後,還有什麼理由阻止她前進的腳步呢?
最主要走路上學的優點是她自己找的,走路上學的決定是她自己做的!
相信孩子"我能行",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确的選擇,這是父母要學會的課題。
我是學霸教練雷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多年,一手家庭教育理論,一手學習提分方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幫助家長解決教育難題。
如果文章對你有所啟發,歡迎點贊、關注,轉發給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