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最早被稱為“快速成型”“增材制造”,是一種制造方式,以三維模型檔案為基礎,運用不同的列印技術,使特定的材料通過逐層堆疊、疊加的方式來制造物體的技術。3D是英文“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意思就是次元,3D就是3個次元的意思。

我們平時用的列印機就是一個二維列印機,列印頭來回移動是一維,紙張前後移動填充畫面是二維,這其實是X軸和Y軸兩個次元的移動,3D列印增加了一個向上次元即Z軸,這樣就能列印出一個立體模型,列印材料也由墨水變成了ABS塑膠、PLA塑膠、光敏樹脂、金屬粉末等3D列印材料。3D列印技術本質就是反複進行二維列印。現實生活中早就有3D列印,比如,在生日蛋糕上用巧克力寫字,易溶膠槍、玻璃膠槍,唯一不同的是,這些都是由人腦控制而不是電腦控制。
我們常見的3D列印工藝技術有熔融堆積式(FDM)、選擇性區域透光(LCD)、數字光處理(DLP)、立體平闆印刷(SLA)、選擇性雷射燒結(SLS)、三維印刷技術(3DP)幾種類型。
目前,3D列印材料包括工程塑膠、金屬材料、陶瓷材料、光敏樹脂等。
總體來說,3D列印有助于減少産品生産成本、生産時間和生産過程中的複雜性障礙,優點在于制造複雜的物品不會增加成本,産品多樣化不會增加成本,設計空間無限,減少浪費副産品,精确的實體複制。
制造複雜的物品不會增加成本。在傳統制造中,物體形狀越複雜,制造成本就越高。對于3D列印機來說,制作複雜項目的成本不會增加。制作一個華麗、複雜的項目所需的時間、技能或成本,也不會比列印一個簡單的盒子所花費的時間、技能或成本更多。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制造複雜産品,将打破傳統的定價模式,改變我們計算制造成本的方式。
産品多樣化不會增加成本。傳統的制造裝置具有更少的功能和有限類型的形狀,而3D列印機可以列印許多形狀,每次都能像工匠一樣做出不同的形狀。3D列印節省了教育訓練機械師或購買新裝置的成本,一台3D列印機隻需要不同的數位藍圖和一批新的原材料。
設計空間無限。傳統的制造技術和由工匠制造的産品,在形狀上是有限的,生産形狀的能力取決于所使用的工具。例如,傳統的木工車床隻能生産圓形物體,軋鋼機隻能加工用銑刀裝配的零件,制模機隻能生産鑄型的形狀,而3D列印機可以突破這些限制,打開巨大的設計空間。
減少浪費副産品。與傳統的金屬制造技術相比,3D列印機在制造金屬時産生的副産品更少。傳統金屬加工浪費驚人,90%的金屬原料被丢棄在工廠的地闆上,而3D列印減少了金屬制造的浪費,随着印刷材料的發展,“網形”制造可能成為一種更加環保的工藝。
精确的實體複制。數字音樂檔案可以無休止地複制,音頻品質不會下降。未來,3D列印将把數字精度擴充到實體世界。掃描技術和3D列印技術将共同改善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形态轉換的分辨率。我們可以掃描、編輯和複制實體對象,以建立準确的副本或優化原始對象。
目前,3D列印技術已在工業造型、機械制造、航空航天、軍事、建築、影視、家電、輕工業、醫學、考古、文化藝術、雕刻、飾品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随着這一技術本身的發展,其應用領域将不斷拓展,未來我們會發現身邊很多的物品都是用3D列印制作完成的。
作者系北京誠遠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任樂
編輯:吳桐
稽核:王飛
圖檔來源于網絡
<公衆号ID:kep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