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限價令”瘋傳!煤炭系期貨夜盤跳水!紅棗跌停,油脂重新開機漲勢?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能源保供穩價,重磅舉措不斷!

據國家發改委昨日消息,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建立規範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引導煤炭價格長期穩定在合理區間。此外,國家發改委昨日會同有關部門部署煤炭産地存煤場所清理整頓工作。

昨日晚間,市場傳言,煤炭要出“限價令”。專家認為,随着增産保供政策的落實,煤炭供需沖突已經大為緩解,随着未來部分産能産量的進一步釋放,供暖用能需求将得到充分保障。從供需基本面上看,煤炭價格已開啟下降通道。

10月25日,國家外管局上海分局召開會議,對房企境外債到期情況進行摸排,要求周三前送出本年度境外債到期情況,周五送出今年年底境外債的安排,含到期本金和利息,回購需求、自有資金安排等。

昨日,國内商品呈現工弱農強局面,農産品中油脂類漲幅居前,化工、黑色兩大闆塊部分品種重挫。此外,紅棗一反上周的強勢表現,主力合約封于跌停闆。從資金流向來看,昨日文華商品指數流入逾20億元,黑色、油脂兩大闆塊仍是資金集中湧入地,同時日内資金在其餘闆塊流出相對較少。

昨日夜盤,煤炭類期貨重挫,截至夜盤收盤,焦煤主力合約跌逾8%,動力煤、焦炭主力合約跌逾6%。

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據中國政府網10月26日消息,國務院日前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方案提到,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機關國内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機關國内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作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機關國内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作2030年前碳達峰目标。

“限價令”瘋傳!煤炭系期貨夜盤跳水!紅棗跌停,油脂重新開機漲勢?

能源保供穩價措施頻出

據國家發改委昨日消息,近期,煤炭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社會各方面反映強烈。按照《價格法》及制止牟取暴利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建立規範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引導煤炭價格長期穩定在合理區間。

此外,國家發改委昨日會同有關部門部署煤炭産地存煤場所清理整頓工作。

“限價令”瘋傳!煤炭系期貨夜盤跳水!紅棗跌停,油脂重新開機漲勢?
“限價令”瘋傳!煤炭系期貨夜盤跳水!紅棗跌停,油脂重新開機漲勢?

關鍵時刻,中美通話

據新華社報道,10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财政部長耶倫舉行視訊通話。

“限價令”瘋傳!煤炭系期貨夜盤跳水!紅棗跌停,油脂重新開機漲勢?

黑色系普跌延續

上周受到高壓政策的影響,大宗商品出現集體回調,黑色系大幅下挫。本周,鐵礦石主力2201合約持續上行,昨日以3.03%的漲幅收報于714.5元/噸。

“上周,動力煤期貨的大幅下跌對市場整體情緒構成了沖擊,衆多商品期貨價格皆出現下跌。也就是說,上周鐵礦石的下跌主要是受到市場整體情緒的影響,跟鐵礦石自身因素并無多大關系。而本周以來,雖然動力煤期貨價格仍在下跌,但其他品種都開始向自身基本面回歸。”西南期貨分析師夏學钊說。

對于鐵礦石,夏學钊分析說,支撐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鋼廠複産增加了鐵礦石需求。進入10月份以來,全國高爐産能使用率從9月末的78.69%上升至80%以上。另一方面是海運費上漲擡高了鐵礦石成本。從西澳到青島的海岬型貨輪運費價格累計漲幅超過10美元,從巴西港口到青島的海岬型貨輪運費價格累計漲幅超過18美元。

不過,在夏學钊看來,盡管連續三日出現上漲,但鐵礦石并不具備趨勢性的向上動能,反彈空間有限。“從需求來看,鋼廠複産空間有限,全國高爐産能使用率繼續提升的阻力較大。進入11月份後,鋼廠生産會受到能耗雙控考核、采暖季環保限産等方面的壓力。換句話說,11月份之後,鋼廠限産力度可能再次加大,鐵礦石需求或再度回落。從海運費來看,實際上近期海運費價格已經出現下跌。”他表示,鐵礦石價格中期走勢的關鍵因素仍然是需求的變化,全國高爐的産能使用率變化情況仍需重點關注。

“在港口庫存持續累庫的背景下,鐵礦年内剩餘時間上行空間較為有限。”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梁海寬說,從自身供需的角度來看,近期鐵礦基本面進一步走弱。近期各地鋼廠限産力度再度增強,五大鋼種産量再度出現明顯下降,上周日均鐵水産量止漲轉跌,環比下降1.64萬噸至214.58萬噸,247家鋼廠進口礦日耗環比下降0.83萬噸至265萬噸,鐵礦需求國慶節後短期邊際改善後再度下降。要完成粗鋼同比不增的全年目标,四季度鐵水仍有較大的減産壓力,鐵水月度同比減量或将維持在800萬噸以上。

梁海寬表示,目前港口庫存總量沖突已較為突出,且後續累庫仍将持續。終端需求旺季臨近結束,後續成材累庫壓力将逐漸增加,屆時下遊對鐵礦價格的打壓力度将再度增強。整體而言,鐵礦價格近期仍易跌難漲,目前追漲風險大于收益。

昨日,山西省工信廳釋出通知,要對全省開展鋼鐵企業粗鋼産量核查。據了解,這是今年第一個開始進行粗鋼産量核查的省份,預計其他省份會陸續安排。

“之前要求各省份在11月底前完成全年目标的傳言,據了解基本屬實,2021年度粗鋼壓減的目标或為2000萬噸左右。由此可見,粗鋼産量在年底前的2個月尤其是11月份将會大幅壓減。此次山西省開始的産量核查預計是為11月份制定壓減方案進行摸底。此舉或具有标志性意義。”某市場人士表示。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昨日多家鋼廠釋出了調價公告,漲幅最高為方大特鋼,調價幅度10元/噸,跌幅最高為福建三鋼,調價幅度350元/噸,具體占比:上調1家,占比4.5%,調價幅度10元/噸;下調17家,占比77.3%,調價幅度10—350元/噸;持平4家,占比18.2%。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政府多部門加強監管,嚴禁市場炒作,哄擡物價、囤積居奇、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捏造散布漲價資訊等違法行為,商家或有恐慌性抛售,預計短期内鋼材價格仍維持偏弱運作。

動力煤方面,跌勢仍然延續。昨日,動力煤主力合約2201盤中一度逼近1200元/噸一線,創近一個月低位,截至收盤跌7.73%,收報1237元/噸。成交量續降至6.25萬手,持倉量降至3個月低位。

“限價令”瘋傳!煤炭系期貨夜盤跳水!紅棗跌停,油脂重新開機漲勢?

基本面方面,上周監管部門密集出台各項舉措,層層加碼,10月24日國家發改委再發四篇文章,力促煤炭市場回歸理性。10月5日以來,全國統調電廠供煤已連續20日大于耗煤,10月24日,統調電廠供煤714萬噸,電廠存煤達到9569萬噸,比9月底增加1700萬噸,可用17天。随着煤炭産能進一步釋放,大秦線檢修完畢,電廠供煤預計将進一步提升。煤價調控施壓下,近日多處煤礦主動降低煤炭坑口銷售價格,我的鋼鐵網釋出的秦皇島港Q5500動力煤價格續降100元至2050元/噸。不過,随着11月中旬冬季用煤旺季臨近,下遊低庫存依然存在隐憂,需密切關注政策和供需平衡關系。

“從目前走勢來看,暫時還沒有止跌企穩的現象。國家發改委還在不斷加大保供穩價的力度,同時市場觀望情緒還比較濃厚。而相應的日耗也仍然處于季節性低位。後市來看,近兩周日耗都處于從低位逐漸複蘇的時期,沖突并不突出,是以價格仍然會偏弱勢。而11月中旬左右,如果日耗有較大的同比增長,那麼供需面還是有所偏緊的,将對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一德期貨動力煤分析師曾翔說。

油脂漲勢重新開機,全球油脂油料仍然短缺

受原油、外盤豆油及棕榈油價格連續上漲提振,國慶節後油脂闆塊不斷上行,重新整理年内高點。

“限價令”瘋傳!煤炭系期貨夜盤跳水!紅棗跌停,油脂重新開機漲勢?

“近期國際和國内油脂現貨市場基本沒有變化,産地新作供給偏緊、消費國和區域庫存持續處于偏低水準仍然是支撐價格和基差維持在高位、保持強勢的主要原因。”魯證期貨研究所植物油首席分析師史恒昱說。

事實上,上周黑色闆塊的快速調整帶動國内大宗商品集體快速回調,但油脂調整空間很小。“最近幾個交易日,盡管國内商品指數的重心繼續下行,但大類品種間的分化在加強。在生鮮、食品類商品現貨短期快速上漲的背景下,資金從工業品流向農産品的動作還在持續。”史恒昱說。

“中長期來看,國内市場的高基差将是決定近月合約行情的重要邏輯,近期沿海油廠産能受限,包裝油訂貨量有所反彈,散油基差企穩,這同樣對盤面價格形成了支撐。”史恒昱說。

在新湖期貨農産品分析師陳燕傑看來,前期油脂闆塊的強勢上漲,主要驅動或源自國内。她介紹說,9月中旬至今,山東、江蘇等地限電疊加到港大豆偏少,導緻榨利較好背景下國内大豆壓榨量偏低,成為國内油脂供給新的驅動因素。雖然國内豆油需求目前相對偏淡,從庫存變化角度看,限電沖擊較小。但市場參與者更擔心的是限電的持續性。

“國慶節後,國内豆油及棕榈油庫存出現回升,棕榈油基差報價一度走弱。但本周開始,三大油脂庫存均有不同程度下滑。”陳燕傑說,是以,從短期庫存、基差、進口利潤及中期供需看,油脂仍無下跌的理由,但仍需謹防政策調控風險。

目前,拉尼娜氣候成為市場熱點之一,NOAA氣候預測中心10月14日宣布,拉尼娜現象已經發展并将持續第二個冬天。對于即将到來的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的冬季,出現拉尼娜現象的機率為87%。

基于此,南美大豆及東南亞棕榈油的生産将受到一定影響。對此,史恒昱表示,現在從ONI指數和遠期ENSO預測模型來看,已經進入了弱拉尼娜天氣模式的影響。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在拉尼娜天氣模式的影響下,南美大豆在播種期和關鍵生長期可能将會經曆降水低于正常水準的過程,而東南亞棕榈油主産區的降水可能高于正常水準,影響采摘作業和從田間到毛油壓榨廠的短途物流。拉尼娜天氣模式的預期可能對油脂油料的遠期定價起到利多作用,但需要動态評估,現在還為時尚早。

“秋冬季的拉尼娜,一方面可能導緻東南亞地區降雨偏多,進而影響印尼及馬來西亞雨季的棕榈果采摘及運輸,進而影響産量,曆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另一方面,若拉尼娜導緻的幹旱持續至2022年1—3月,即巴西及阿根廷大豆的生長關鍵期,也會影響南美新作大豆的單産。但曆史資料顯示,拉尼娜更多還是影響阿根廷的大豆單産,對巴西單産的影響較小。”陳燕傑說,是以,目前來看,拉尼娜是國際油脂油料産量可能低于預期的潛在因素。但具體影響,還需看拉尼娜的實際強度、影響程度及持續時間。

事實上,目前油脂油料不斷重新整理曆史高點,仍是全球油脂油料短缺的結果。“目前國際棕榈油及菜油FOB價格同樣重新整理曆史高點,估計豆油出口價格也在曆史高點附近。進口成本的上漲,推動國内油脂油料價格重心不斷擡升。”陳燕傑說,從國際植物油角度,仍有向上的驅動,主要是拉尼娜的潛在影響。國内角度,主要驅動是供給端的偏緊及需求逐漸進入季節性旺季。春節前,需要關注的因素是:國際棕油減産季産量、國内12月之後船期棕榈油進口利潤變化、國内限電對大豆壓榨的影響何時顯著改善、春節前的集中備貨情況。

盤面去升水,紅棗期貨跌停

随着新季紅棗開始集中下樹,前期減産題材逐漸落地,昨日紅棗盤面出現深度回調,主力2201合約跌停,跌幅10.01%,報13940元/噸。

“限價令”瘋傳!煤炭系期貨夜盤跳水!紅棗跌停,油脂重新開機漲勢?

“過去一周,宏觀上利空消息頻出,針對下半年以來節節攀升的基礎能源價格,國家打出了組合拳,動力煤、焦炭、焦煤、純堿、PVC、甲醇等品種跌幅較大。受此影響,農産品也沒有太過搶眼的表現。”華融融達期貨紅棗研究員黃璐璐說。

對于昨日紅棗全線跌停的原因,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認為,主要有三點:一是少量新季紅棗已經運抵滄州市場開始交易,某龍頭企業現貨特級10700元/噸,新季紅棗銷售價格遠低于市場此前預期。二是近期局部疫情複發,市場擔心疫情再度影響物流和客商看貨,導緻紅棗消費受阻。三是2112合約還有一個多月就要交割了,目前期貨升水現貨幅度比較大,有回歸預期。在現貨銷售不溫不火的情況下,期價有向下回歸需求。

據我的農産品網資料顯示,産區方面,10月26日阿克蘇統貨5.2—6元/公斤,環比前日上漲0.5元/公斤;阿拉爾統貨5.5—7.5元/公斤,環比前日上漲0.5元/公斤;麥蓋提統貨5.5—7.5元/公斤,環比前日上漲0.5元/公斤;銷區方面,10月26日崔爾莊市場零星上市的新貨要價較高特級6.00—6.50元/斤,一級在5.00—5.25元/斤,二級在4.30元/斤左右,實際成交少量。陳棗一級灰棗主流成交價在4.50—4.75元/斤,二級灰棗主流4.00元/斤,根據市場貨源産地、品質的不同,等級高貨源價格更高。

“近兩周紅棗期價波動加劇,主要原因是距離新季度紅棗的上市不足半個月,市場對于開秤價充分博弈。而現在階段新棗濕度較大,産區少量下樹,成交零星。價格僅供參考,對開秤價而言隻是初步預期。新棗大量上市之後,成交出來的價格才具有代表性。”黃璐璐表示,另外,還需要關注今年新疆産區的防疫政策,對于疫區前來新疆的采取隔離措施。管控政策嚴格,是否會對今年産區的搶收氛圍形成影響,還需持續關注。去年新疆産區由于正值紅棗采收季節喀什地區突發疫情,利好非疫區産區,去年收購期僅僅一個多月就搶收結束,而喀什地區受疫情影響,收購期延長。

“多數客商認為目前紅棗價格偏高,且從季節性上來講,11月份是集中性下樹階段,市場供應增多,新季紅棗現貨價格存回調可能。但本年度由于減産,疊加化肥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漲後種植成本增加,棗農惜售心理較強。預計新季紅棗現貨價格回調空間有限。”王駿表示。

王駿認為,受減産及成本上升的影響,新季紅棗産區開秤價走勢仍有不确定性,此外,市場對新疆紅棗商品率仍有争議。收獲階段如出現過量降雨易導緻紅棗出現裂果等現象,也将影響紅棗商品率。根據天氣預報來看,未來一周産區無過量降雨,天氣對情緒的影響會逐漸轉淡,因為紅棗近期已逐漸開始收獲,天氣炒作時間視窗後續會逐漸關閉。

高波動的市場行情可以看出多空雙方的博弈十分激烈。“空頭最大的底氣在于現貨遲遲不見啟動,旺季不旺,現貨價格低迷。本周廣州如意坊價格為:美農一級9800—10200元/噸,二級8800元/噸,三級8400元/噸。多頭的理由則在于判斷今年紅棗大幅減産,同時認為沒有足夠多标準倉單可供交割。這就是目前紅棗期貨和現貨價格走成兩條分叉線的表面原因。”黃璐璐說。

不過,究其背後深層原因,黃璐璐認為是紅棗基差貿易商參與難度太大、期現結合力量太過薄弱的現實。

在黃璐璐看來,基差貿易商不具備現貨收購和加工以及銷售的能力是制約其參與期貨市場的原因。“農産品标準化程度遠低于工業品,一批統貨看走眼,單噸成本就會增加1000元/噸。那麼隻能委托有注冊标準倉單能力的大廠代加工。但是主流的紅棗生産企業都要求标準倉單的買方打15%—20%的訂金,這樣才能保證供給标準倉單。這個要求對紅棗生産企業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對基差貿易商不安全,尤其是在期價大幅度上漲的背景下,一旦延遲交貨對基差貿易商的打擊是緻命的,是以這種模式注定無法放量。此外,另一個難點在于收購了統貨之後,注冊完标準倉單剩下的三四級以及等外貨如何處理。沒有現貨銷售管道就很被動。”她說。

“這兩個天然的門檻,導緻基差貿易商這種期現糾正的力量無法大舉介入紅棗市場,是以紅棗現貨價起不來實屬正常,預期新季紅棗統貨價格不高也實屬正常。”黃璐璐表示。

黃璐璐認為,新季度棗未下樹前,紅棗主力2201合約多空分歧仍較大,新棗下樹或将走交割邏輯,目前由于新棗還未加工出來,商品率不能确定,但今年的減産也使紅棗的品質有一定提升,沿用去年的商品率來推算,按統貨價格6500元/噸,交割品成本在11583元/噸左右。盤面價格升水現貨價格,考慮到疫情原因,能否對紅棗産區形成搶收氛圍産生影響,還需持續觀察。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