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這學期的課後服務簡直太完美了,孩子的進步讓我直覺的看到感受到了各位老師辛苦的付出!謝謝老師的悉心教導!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了!越來越自信了!”

“君城國小的課後服務内容設定多樣,兼顧作業、運動和興趣培養。 作業學校完成,做到了保質保量,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更放心,孩子回家有更多的時間去閱讀和自由活動,使得家庭和睦了許多。”

随着新學期“雙減”政策的深入落地實施,越來越多的家長成為君城“雙減”的“鐘愛粉兒”,從一開始的迷茫觀望到現如今的口口稱贊,僅僅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這所學校究竟有什麼“魔力”?讓我們走進西安市未央區華遠君城國小,去一探究竟……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為積極探索“雙減”政策下的課程與教學改革,君城國小破舊立新,再建兼具傳統文化特色及個性發展的多彩課程體系。學校對教學模式、課程設定等進行整體規劃,合理安排“5+2”課後服務時間,提高作業幫輔品質,豐富學生課餘生活,優化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增強學生體質,疏通家校共育管道,全方位踐行“雙減”政策。

四個重建——模式科學立基調

為確定開學課後服務工作能夠順利有序的開展,學校行政團隊在開學伊始就組建“雙減工作”上司小組,多次研讨并召開專題會議,制定課後服務實施方案。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學校管理伴随着“雙減”的落地,開始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轉變。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一、重建工作秩序

教務處圍繞一個目标(讓孩子獲得發展),兩個兼顧(兼顧學生的學業發展和身心健康發展),三個滿意(讓孩子滿意,讓老師滿意,讓家長滿意),在自願參與的基礎上,落實“5+2”課後服務全覆寫。學生喜不喜歡在學校參加課後服務?老師願不願意用心服務?學生課業負擔減輕,教學品質如何保證?華遠君城國小為保證雙減後的教育教學品質,重建學校的工作秩序,調整老師們的作息時間,全員參與課後服務,彈性上下班,讓老師工作生活兩不誤。華遠君城國小周一到周五的課後服務是從下午16:10到18:10,共兩個小時,二年級(1)班烏思安家長說,這學期學校實行“5+2”課後服務,孩子是政策最大的受益人,每天回家作業都完成了,檢查之後發現老師在班裡已經讓孩子将全部作業做完并且仔細地批改過了,孩子回家後不需要像以前一樣督促寫作業了,孩子可以說是“回家一身輕”。孩子回家後自主管理的時間很充裕,可以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預習新課、拉拉琴、跳跳小繩、讀讀課外書,而且可以早睡…… 孩子升入二年級了,每天回家心情特别好,家長不催促、不唠叨、不焦慮,孩子在學校不光把學業基礎打牢,還能參加豐富的社團活動,減少了校外補習的需求。“雙減”政策出台,作為家長,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看到了學校為孩子們的成長用心用力。“雙減”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補習負擔,還減輕了學生和家長的思想負擔,真正做到了“減負增效”,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二、重建教學模式

“課堂有驚喜,讓學生對課堂充滿期待。”雙減之下,華遠君城國小的課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思維導圖,康奈爾筆記式闆書,課堂練習時間管理,師生自制的小視訊,角色扮演,實踐體驗,小老師開講了,小記者采訪,小組對抗賽,閱讀存折,闖關大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相繼在課堂出現。小舉措解決大問題,老師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科特點,創造性地開發和使用教學新工具,讓孩子們對課堂充滿期待,對學習充滿樂趣,課堂上孩子們動起來,問起來,做起來。學習興趣和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學得紮實且興味盎然。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三、重建居家學習模式

在固定的時間做相對固定的事情已經成為華遠君成國小學生居家習慣。雙減之後,孩子們作業減少了,作業在學校完成了,回家之後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華遠君城國小開展學生時間管理專題教育,每天晚上19:00至21:00,引導孩子們進行養成教育,讓書寫好習慣、閱讀好習慣、朗讀好習慣、運動好習慣、勞動好習慣、自學好習慣、文明好習慣以及孝敬父母的好習慣成為君城學子居家的自我修養課程。周末時間,一年級的家長帶孩子親近自然,孩子們用眼睛“讀”到了世界的奇妙和美麗;二年級孩子們周末勞動時光,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三年級周末親子閱讀,書香在家庭中彌漫;四年級周末運動時光,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強身健體,學會堅強;五年級周末特長練習時光,讓孩子們學有所成,學有所長;六年級周末的自我發展時光,孩子們根據自己興趣愛好,自我練習,自我發展。當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就學會了自我成長,就有了成長的内驅力。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四、重建評價體系

評價在教學活動中占據着重要地位,隻有多樣化的評價,才能促成全面發展。君城各年級教師不斷探索教學評價的多樣化,建立多元化的科學評價體系。即評價主體多樣化——把學生當做重要的評價主體。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都成為重要的評價方式和教育資源;評價形态多樣化——學習标兵,運動之星,勞動能手,自理達人,多樣化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評價标準個性化化——在課堂上,教師多了幾把評價的尺子,眼中也就多了幾個好學生。關注學生個别差異,并予以不同的評價标準;評價内容多樣化——評價不僅限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學習教學内容的情況,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學生大膽的質疑,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甚至教師的教學設計及反思都成為了君城老師評價的内容。每月君城之星評選,每月基礎盤點家長信,跨年級學生結對幫扶等系列評價活動,讓學校的評價從單一走向了多元,兼顧了學生學業水準和全面發展。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博學育新——教學提質優個輔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不能做“減法”,而要做“加法”。君城教師在傳遞知識的同時,聚焦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對學習擁有熱情,對知識充滿好奇。學校在提高課堂教學品質、優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等方面同時發力,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定學生在校内學足學好,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使學生回歸校園、回歸課堂。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常态課程嚴要求。老師教案中基礎目标,拓展目标,挑戰目标的制定和落實,課堂教學不低于10分鐘的練習落實,康奈爾筆記式闆書學習,思維導圖的靈活應用、遊戲彩蛋激發興趣等,是君城老師常态課保證教學品質的抓手。教師的每月讀書,青藍工程的實施,行政教研跟進,三筆字的練習,以及班主任業務進修,生長課堂展示,論文評選等系列活動更是必不可少的正常考核項目,有了方法與制度,君城老師的業務能力和教科研水準才有了保障。

服務課程新意多。一、二年級開設第二課堂含藝術類、勞動類、體育類、生活類等内容,共計2個小時。三到六年級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後,年級集中進行的體育競賽,團隊拓展,創意設計大賽,生活技能大比拼等培養學生競争,合作,探究,思考能力的活動相繼進行。

在課後服務過程中,進行個性化個輔教學,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和答疑,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即除指導學生完成當日作業外,可組織學生開展拓展性活動,如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等。以此實作教師因材施教地給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合理規劃學習任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活動出新——家校共育促成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君城國小自建校以來就非常關注家校共育工作的開展,将家長發展納入培養體系,旨在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準,讓“教育孩子”也成為家長的事業。具體來說,除了老師日常與家長的溝通互動外,還開辟出君城特有的系列家校溝通活動,在活動中有推進家校共育。

針對低年級國小生,為了幫助他們盡快适應國小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堅持開展“媽媽讀書會”和“爸爸運動會”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出新,成為了被家長認可、孩子喜歡的年級活動。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通過“媽媽讀書會”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了閱讀,越來越多的媽媽也開始享受陪伴孩子高效閱讀的寶貴時間;而“爸爸運動會”活動則讓平日裡一向嚴肅的父親瞬間變成了陪伴孩子的大朋友,深沉的父愛在活潑的活動形式中展露得淋漓盡緻。

這些活動的舉辦,不僅豐富的低年級國小生的課餘生活,還給平時忙碌的家長陪伴孩子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也讓孩子在陪伴與愛中汲取來自爸爸媽媽的鼓勵與能量,極大地促進了親子關系的發展。

歸真俱新——還孩子們一個快樂童年

作業課練巧設計,還給學生一份“放學自由”。本學期,教務處帶領教研組長定期開展作業專題研讨,從内容到形式、從課上到課後、從周内到周末、從學校到家庭,都讓“作業”肩負起育人的使命。基礎+拓展+綜合創新成為本學期作業設計的三部曲,保證學生在每天下午六點半離校之前全部完成所有作業,完全将放學後的時間留給孩子和家長,孩子可以暢快閱讀、可以肆意揮汗、還可以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給家長親身示範引導孩子如何進行科學時間管理的機會,減少了父母輔導作業的劍拔弩張,增進親子關系,促成和睦家庭氛圍。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用課程保證課後服務的品質,以新意串連學子生活。全校100多位教師人人參與,挖掘自身潛能,發揮專業特長,烘焙、陶泥、街舞、書法、國畫、啦啦操等教學項目在課後服務中演繹别樣精彩。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及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真正實作為學生發展提供菜單式服務,搭建個性成長的平台,讓教育返璞歸真,讓兒童自由生長,讓童年熠熠閃光!

雙減在君城:學校的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怎麼能夠讓“雙減”政策真正得到高效踐行?走過華遠君城國小的角角落落、聞過君城雅苑的花花草草、聽過窗廊傳來的朗朗讀書、看過綠蔭操場的飒爽英姿,我想,你一定找到了開篇所提到的“魔法”,那就是用心,用情,用力,新秩序,新樣态,新格局,讓孩子們身心雙修,健康成長。

編輯:王波

陝西教育報刊社是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廳直屬教育宣傳職能部門,編輯出版《教師報》《自學考試報》《陝西教育》等報刊。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