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專訪 NO. 6
餘明望
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長壽鎮太平學校
校長
教育是把知識和希望送給孩子
出生在平江縣木金鄉的餘明望,于1997年順利獲得了計算機專業文憑。在那個資訊交流相對閉塞、卻又人人渴求着新事物的千禧年前夕,他并沒有選擇留在繁華熱鬧的大城市打拼,而是聽從組織配置設定,回到長壽鎮上的一所鄉村國小擔任一線教學和學校管理工作。
這一待,就是整整十三年。
從學生的身份轉變成老師,從教室聽書的年輕人成為陪伴一批批學生長大的教書先生,學習工作中,有着太多與孩子們相處的要訣需要仔細摸索。他發現,盡管孩子們的性格普遍内向,但長期接觸下來,每個人心中都深藏着如火般燃燒的求知欲,一旦在學習中遇到感興趣的事,都會積極地圍着老師、家長尋求指導與解答。
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想點燃這把火,靠得不是刻闆說教,而是發自内心地關懷他們,成為學習生活中靠得住的大朋友。”
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越發陽光,他領悟到兒童教育中一個質樸卻珍貴的道理:“校園裡的每個孩子,都是我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喜歡什麼,我就帶來什麼,盡一切可能讓他們在成長中獲得快樂,擁有幸福充實的童年。”
基于鄉村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美育意識淡薄的現狀,餘校長對學生最大的期待便是他們能夠憑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精彩、遼闊。他一邊充分利用校園現有條件,為孩子們打造舒适、美觀的學習空間;一邊憑借着自己對孩童性格的把握,引進各類優秀公益助學資源,使多姿多彩的美育、體育課程資源成為孩子們課後釋放天性的遊樂場。
孩子們玩得開心,便會學得用心,曾經不敢奢望的課外活動,竟是引領他們沖出山嶺的希望之光——2013年至2018年,擔任楊泗完全國小、黃金巨能學校校長的短短五年間,他以體育公益項目為出發,以樂寓學,打造出“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 “全國軟式棒壘球實驗學校”。在2018年的全國軟式棒壘球U系列錦标賽中,黃金巨能學校的孩子們前往鄂爾多斯參賽,取得了全國第七名的佳績。
餘校長清楚地記得,當出現在課本上的地标成為眼前随手可觸的風景,孩子們臉上有着難以抑制的激情,原來,他們真的可以憑借知識與技能走出大山,在遠方的競技舞台上熠熠發光。
擔任校長以來,“同孩子們玩在一起”便成為餘明望的教育信條之一。他相信,在學校過得開心的孩子,更願意敞開心靈面對生活,永遠相信前方存有希望,“(他們)可以勇敢地跨過坎坷,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閱讀、美育齊頭并進
2019年,時任黃金巨能學校校長工作的餘明望,通過縣教育局的公益資源推介,與“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公益項目結緣。
項目介紹
"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公益項目(以下簡稱“芭莎·課後一小時”)通過開發美育課程、培育鄉村美育教師、提供美育教學裝置等方式,希望讓教育資源配置設定不均勻的問題得到緩解和改善,讓更多的鄉村兒童能接受到美育教育的熏陶,助力鄉村美育發展。
“選擇‘芭莎·課後一小時’,我們學校就擁有了一個充滿童趣、關懷學生的優秀助學項目”,餘校長時常感慨:“項目提供的幫助,正好補齊了鄉村學校存在的短闆,有設施、有教材、有書籍,尤其是系統教學課程和長期教育訓練課件的支援,為鄉村學校美育環境的持續發展提供可能性。”
初識芭莎教室,他在激動之餘,思考起如何更好地利用這間承載着美與快樂的知識殿堂。
他發現,不少孩子在閱讀課上的學習狀态非常主動,各類繪本、小說、科普讀物填補了曾經校内圖書館書籍不足的空白,更讓孩子們意識到,原來閱讀是一件這樣輕松、有成就感的事情。三兩好友圍坐桌邊,在卡通插畫和童趣語言的陪伴中,一本本書在意猶未盡中翻閱至結尾。
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敢于大聲朗讀;鼓勵老師課後閱讀、拓展閱讀;鼓勵大家多多走進芭莎教室、愛上教室,師生共創優美閱讀環境,成為餘校長與全體師生定下的閱讀小目标。
繪本的閱讀妙趣橫生,美的感受擁抱心靈,興趣的種子,在心中紮根、發芽。書讀得多了,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同步提高。教學會議上,國文老師多次向他回報,總在課上“神遊天外”的孩子漸漸回了神,周記作文也從應付的四五行字,字數節節攀升,逐漸轉型為頗具表達欲的記叙式小短文。
同伴引導、老師激勵、家校銜接,閱讀不再是孩子們心裡那塊難啃的骨頭,每天必備的校内閱讀打卡時間,随便走進一間教室,都能看到孩子們興緻勃勃地朗讀心愛的小書。
孩子們通過閱讀了認知美、了解美,再通過美術手段創造美。這個樂趣滿滿的閱讀空間,同樣也是孩子們神筆馬良的起點。
日常美術課外,餘校長鼓勵老師們帶領學生們多動手、多創作,将閱讀學習成果以美術形式分享出來。
在二年級的閱讀課上,國文老師播放了《我的爸爸》這一繪本故事——當我們不小心跌倒了,爸爸的懷抱總是穩穩地接住,爸爸像陽光、像港灣,無時不刻地守護。如果用手中的彩筆向大家介紹你的爸爸,你會畫些什麼呢?
乘着藝術的翅膀,神奇的、無所不能的、嚴厲的、溫柔的爸爸躍然紙上。這份畫作,也成為孩子們送給爸爸的節日賀卡。
愛與溫暖,以童稚畫作為紐帶,脈脈傳遞。
新起點,共同成長
2021年,調任至太平學校的餘校長,以老朋友的身份,再次加入“芭莎·課後一小時”的溫暖課堂。
全新的美育征程,正在前方展開。
結合先前“芭莎·課後一小時”積累下的美育經驗,餘校長因地制宜,将閱讀朗誦打卡與校内廣播室結合起來,為孩子們量身打造出一間“紅領巾廣播站”。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分享習慣,全校班級以打卡的形式,每日“輪班”,專時專用。對于分享内容,他并不做太多限制,孩子們既可以分享喜愛的繪本故事、小說片段,也可以誦讀經典名著、散文詩歌。
朗讀培養勇氣,分享是一種快樂。一間簡樸的廣播室,便是孩子們全心投入閱讀之美的心靈安樂窩。漸漸地,孩子們的分享篇幅,從可丁可卯的一篇,增加至兩篇、三篇……不少中高年級的孩子,每天都是戀戀不舍地離開廣播室;定期班會上,總有孩子撒嬌式地向老師申請,希望每天的廣播時間可以再稍微多一點,他們還想聽到更多、更好玩的故事。
有時,餘校長還會“突擊”廣播站,詢問孩子們的朗讀體驗:喜歡廣播室現在的裝飾嗎?麥克風好用嗎?如果添置一些小裝飾,你希望放些什麼……每個孩子的回報,他都會認真地記下來,及時調整。
“你看,我準備馬上給廣播站貼一個專門辨別,再添兩把椅子,這樣更有閱讀氛圍,孩子分享的故事篇幅比較長,坐着念就不會累嘛!”這間餘校長一手拉扯起來的廣播站,在他看來,仍有許多必須裝修的地方:“(無論在哪個地方)學校裡的每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學校就是我的家。我的責任就是讓孩子們越來越優秀,讓‘家’ 一點點發生好的改變。”
等待芭莎教室正式啟用的時間裡,他對美術課的在校開展頗有期待。目前,校内繪畫水準較高的僅是少數有條件深造的中高年級學生,低年級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美術基本功仍存在些許缺失,但随着雙師美術直播課教學的推進,他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拿起手中的畫筆,描繪成長中美好動人的風景。
以校為家,精誠治學,始終紮根鄉村,餘校長用熱枕與堅持,為孩子們點亮着充滿知識的明天。
監制:CY
責編:哲Zhe
編輯、撰文:獾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