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念無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萬倍

電影《一念無明》講的是患躁郁症的兒子誤殺母親而被送進精神病院,出院後和父親一起在香港筒子樓裡飽受人們的白眼與非議,于困苦中讨生活的故事。

《一念無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萬倍

一念無明,是佛教用語。指愚鈍蒙昧,看不清真相。

為什麼看不清,因為執念。

兒子的執念是放不下患有痛症的母親;

父親的執念是放不下患有躁郁症的兒子;

電影主海報裡,昏黃光線下,父子蝸居在鴿籠房的上下鋪,蜷縮着手腳。這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老家也有這麼一個上下鋪,是為我準備的。爸媽睡下鋪,我睡上鋪。原因是新出生的外甥占了我的房間。

《一念無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萬倍

“反正你一年也隻回家一次!”我媽輕描淡寫地解釋道。

而我并不能反駁什麼。我已經長大了,我要讓着小輩,孝敬長輩。都是一家人,要無條件地互相體諒,互相幫忙。

我在上鋪水下,半夜裡爸媽的呼噜聲轟轟隆隆,我猛地坐起,内心有一個呼喚:我要逃。

很多中國人生命中的第一個執念,就是家庭。

世上隻有媽媽好,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百善孝為先……一句句教條把人捆得緊緊的。

《一念無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萬倍

《一念無明》裡,即便兒子再怎麼悉心照顧,情緒失控的媽媽也毫不領情,還一心隻念着遠在美國的次子。

别人勸他送媽媽去養老院,引他勃然大怒:我不可能送我媽去養老院!

他絕對是個二十四孝男子,幫媽媽洗澡擦身,清理屎尿,忍受着媽媽的言語暴力和肢體暴力。

還沒來得及有人給他樹碑立傳,自己終于失控誤殺了媽媽。

是偶然也是必然。

長久以來支撐他的執念是——我沒送我媽去養老院,我了不起;他的潛意識卻鼓動他殺了母親。他“解脫”了,卻掉入另一個深坑——躁郁症。

為此,父親跑來不辭辛勞地照顧他,他也毫不領情,因為父親曾經抛棄過一家,仿佛一個因果循環。

《一念無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萬倍

彼此不相愛的人,卻不得不被綁在一起,除了監獄,也就隻有家庭了吧?

執念,來自于道德的綁架。就像被一塊黑布蒙了眼,看不清道路山川。

相比之下,遠遁美國的弟弟倒是聰明的,勇敢地和糟糕的原生家庭“切割”,就算背負不孝罵名也讨到一生自由。

孝順的人,孝也是白孝了,不孝順的人,也聽不到别人罵他不孝。

更可怕的是筒子樓的居民們,把“躁郁症誤殺母親”定義為“弑母的精神病”。一個标簽蓋過去,其他的都不關心,竟然集體要把那對父子轟出去。

《一念無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萬倍

人心涼薄,深層裡還是無明。沒有人願意去了解這個躁郁症病人。除了一個一心想種花的10歲男孩,然而他是被媽媽在頭頂插針的苦命讀書仔,最後還是被拖走了。我預感這又是下一個無明的輪回。

《一念無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萬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