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念无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万倍

作者:梨

电影《一念无明》讲的是患躁郁症的儿子误杀母亲而被送进精神病院,出院后和父亲一起在香港筒子楼里饱受人们的白眼与非议,于困苦中讨生活的故事。

《一念无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万倍

一念无明,是佛教用语。指愚钝蒙昧,看不清真相。

为什么看不清,因为执念。

儿子的执念是放不下患有痛症的母亲;

父亲的执念是放不下患有躁郁症的儿子;

电影主海报里,昏黄光线下,父子蜗居在鸽笼房的上下铺,蜷缩着手脚。这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老家也有这么一个上下铺,是为我准备的。爸妈睡下铺,我睡上铺。原因是新出生的外甥占了我的房间。

《一念无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万倍

“反正你一年也只回家一次!”我妈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而我并不能反驳什么。我已经长大了,我要让着小辈,孝敬长辈。都是一家人,要无条件地互相体谅,互相帮忙。

我在上铺水下,半夜里爸妈的呼噜声轰轰隆隆,我猛地坐起,内心有一个呼唤:我要逃。

很多中国人生命中的第一个执念,就是家庭。

世上只有妈妈好,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百善孝为先……一句句教条把人捆得紧紧的。

《一念无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万倍

《一念无明》里,即便儿子再怎么悉心照顾,情绪失控的妈妈也毫不领情,还一心只念着远在美国的次子。

别人劝他送妈妈去养老院,引他勃然大怒:我不可能送我妈去养老院!

他绝对是个二十四孝男子,帮妈妈洗澡擦身,清理屎尿,忍受着妈妈的言语暴力和肢体暴力。

还没来得及有人给他树碑立传,自己终于失控误杀了妈妈。

是偶然也是必然。

长久以来支撑他的执念是——我没送我妈去养老院,我了不起;他的潜意识却鼓动他杀了母亲。他“解脱”了,却掉入另一个深坑——躁郁症。

为此,父亲跑来不辞辛劳地照顾他,他也毫不领情,因为父亲曾经抛弃过一家,仿佛一个因果循环。

《一念无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万倍

彼此不相爱的人,却不得不被绑在一起,除了监狱,也就只有家庭了吧?

执念,来自于道德的绑架。就像被一块黑布蒙了眼,看不清道路山川。

相比之下,远遁美国的弟弟倒是聪明的,勇敢地和糟糕的原生家庭“切割”,就算背负不孝骂名也讨到一生自由。

孝顺的人,孝也是白孝了,不孝顺的人,也听不到别人骂他不孝。

更可怕的是筒子楼的居民们,把“躁郁症误杀母亲”定义为“弑母的精神病”。一个标签盖过去,其他的都不关心,竟然集体要把那对父子轰出去。

《一念无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万倍

人心凉薄,深层里还是无明。没有人愿意去了解这个躁郁症病人。除了一个一心想种花的10岁男孩,然而他是被妈妈在头顶插针的苦命读书仔,最后还是被拖走了。我预感这又是下一个无明的轮回。

《一念无明》孝道比精神病可怕一万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