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他(菲茨傑拉德)最好的小說,該書敏銳地抓住了當代社會生活的主題,并以象征手法展現了“美國夢”傳奇之下的嘲諷及悲怅。
——《牛津美國文學詞典》
一本奇特的書。神秘而光輝閃耀的故事。他寫得很美——他風格如此,因為他落筆自然,對形勢的把握臻于極緻。
——埃德溫·克拉克:《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以近乎平淡的開頭開始了寫作,前半部分不緊不慢地進行鋪墊,直到後半部分,這本書開始展現了它獨特的魅力,通過前半部分的鋪墊,使得文中的每個人物都極其的細膩飽滿,書中的很多情節前後呼應。這本書更是描寫的那個時代的美國生活狀态、美國人那不切實際的“美國夢。
蓋茨比為了追尋年輕時因自己卑微的出身所失去的愛情,不擇手段擷取大量金錢,拼命地跻身上層社會。可是當他成為了“暴發戶“後,卻發現門第的懸殊成為了他永遠也跨越不了的鴻溝,他的愛情已經成為了社會上層人的妻子。是以,蓋茨比每天在自己的别墅中邀請整個社會上流人士進行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隻是為了等待某一天自己喜歡的女人可以來到自己眼前。
《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劇照
蓋茨比仿佛一生都在苦苦追尋愛情,然而事實上,他所追求的真的僅僅是愛情嗎?還是追求黛西背後所代表着的上流社會?我想,他拼命地跻身上層社會,不過是為了向自己證明,為了向曾經因為自己貧窮拒絕自己的“黛西“證明。
這個故事注定是一個悲劇,首先,這個故事的背景來自二十年代的美國上流社會紙醉金迷,追求物質享受,社會風氣不正;其次,蓋茨比的理想不是實作美國夢,而是為了找回因貧窮失去的愛情,與上流社會顯得格格不入更反襯出他的落寞與空虛;最後,蓋茨比每天舉辦宴會,但卻沒有朋友,甚至來參加宴會的名流也都對他嗤之以鼻,原因無他,僅僅是因為社會階級早已固化,蓋茨比注定是為社會所毀壞的悲劇人物。
作者借助小說對上流社會的自私冷漠進行了淋漓盡緻的批判,進而對美國夢進行了進一步的否定。
也許你所擁有的,就是别人一輩子都在苦苦追尋的綠光,那麼,你已經擁有的是你想要擁有的嗎?你所追尋的又是你想追尋的嗎?在夢想裡有多歡喜,在現實裡就有多落寞。那麼,自私的我、善良的我、悲傷的我和執拗的我,又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
喜歡文章内容記得點個關注,留下您閱讀的腳印哦!
關注拾光紀,熱愛閱讀,熱愛生活,一起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