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淮安:盱眙小龍蝦長成記

作者:鄉村數字化

「亦熙品類品牌産業遊系列之34」

提及淮安,胡四斌董事長内心深處往往多出一份敬意:這裡是我國第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故鄉。

淮安是“運河之都”,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地處淮河與京杭運河的交彙點。

淮安曾走出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紅玉等傑出曆史人物。我國四大菜系之一淮揚菜無人不知,淮安正是主要發源地。

淮安境内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以及清晏園、第一山等景點。自古以來,無數華麗辭賦贊頌這裡:“天下糧倉,淮米飄香”、“舌尖染得中國紅,何物應鮮而成龍”、“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

截至2020年10月,淮安已注冊地理标志集體商标、證明商标127件,位居全國設區市前列、全省第一,地理标志中國馳名商标4件。

如此富饒之地,可叙說的物産無疑很多,但本文想介紹盱眙小龍蝦。

江蘇淮安:盱眙小龍蝦長成記

盱眙龍蝦

盱眙縣,是江蘇省淮安市下轄縣,位于江蘇省西部,淮安市南端。攤開地圖,可見盱眙恰好位于南京、淮安、揚州、宿遷、滁州五市的“幾何中心”位置。

盱眙建縣已有2230多年。春秋時,盱眙名“善道”,屬吳國,曾是諸侯會盟之地。戰國時,越滅吳,盱眙屬越國;後楚國東侵擴地至泗上,盱眙為楚邑。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度時,盱眙建縣,縣名初為“盱台”,後為“盱眙”。

盱眙漢代建州,曾孕育一代開國帝王朱元璋。境内古迹衆多,出土過世界最早的彗星運作圖和戰國時期的陳璋圓壺。

盱眙是江蘇省的農業大縣和糧食大縣。而“龍蝦之都”美譽讓盱眙為外界所知。

“小龍蝦、大文章”。該縣龍蝦養殖面積已達83.5萬畝。2020年龍蝦産量8萬噸,交易量達12萬噸,品牌價值超過200億元。

盱眙為何盛産小龍蝦?

這裡水資源極其豐富:洪澤湖、陡湖、天泉湖、貓耳湖、天鵝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域和125座中小型水庫。每逢吃小龍蝦季節,店家都要打出“清水龍蝦”招牌,以示品質之高。清澈、無污染的水體是小龍蝦生長的理想家園。

吃蝦專家都知道:盱眙小龍蝦以“三白兩多”(腹白、腮多、肉白,黃多、肉多)著稱。2009年6月,盱眙小龍蝦成為淮安市首個地理标志保護産品。

經過20多年發展,盱眙小龍蝦從最初的“捕撈+餐飲”模式逐漸向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及旅遊、節慶一體化服務拓展,已成為當地特色産業、支柱産業和富民産業。

前幾年,每8個盱眙人中就有1人從事龍蝦産業。如今,這一數字還在跳漲。

然而,起步之初,與湖北省潛江市一樣,剛開始盱眙小龍蝦也“上不了正席”,被當地人用于漚肥。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當地人開始将盱眙龍蝦水煮着吃。

1995年,偶然之中,盱眙人以當地多種中草藥烹制出“十三香小龍蝦”,色、香、味俱佳,一時間引起追捧。“盱眙龍蝦節”借勢宣傳後,迅疾“紅動”南京、上海和蘇、錫、常等地。

盱眙龍蝦節已成為集旅遊、文化、民俗、招商于一體的“中國龍蝦節”。由此,盱眙的廚師教育訓練、調料加工、小龍蝦烹制、餐飲服務、旅遊觀光等小龍蝦産業鍊高速延伸。

也有一種說法是,盱眙小龍蝦火爆要感謝南京人。南京距盱眙約100餘公裡。但如今已說不清是盱眙人帶動南京人吃小龍蝦,還是盱眙人帶動南京人吃小龍蝦。反正兩地小龍蝦餐飲都十分火爆。

随即,圍繞小龍蝦産業,一系列機構漸次成立:盱眙龍蝦産業發展服務中心、盱眙龍蝦産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盱眙龍蝦協會、盱眙龍蝦創業學院……

一系列圍繞小龍蝦産業的活動漸次開展:小龍蝦養殖、烹饪、餐飲和電商等全産業鍊教育教學;中國小龍蝦産業發展報告釋出會、全國稻漁綜合種養論壇、江蘇省稻漁綜合種養現場推進會……

盱眙傾全力支援小龍蝦産業。頂層設計方面,該縣制定《盱眙龍蝦産業發展規劃》、《盱眙縣現代農業和龍蝦産業發展扶持引導資金管理辦法》等。除争取中央和省市支援之外,該縣财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專項資金,農商行量身定制“蝦稻(蓮)緻富貸”,人壽保險開設龍蝦養殖險種。

一個助力小龍蝦産業崛起的立體金融支撐體系建成,涵蓋了政府、銀行和保險。

小龍蝦産業鍊很長:從湖泊、稻田,到工廠、商貿物流,再到食品、餐飲,乃至生物制品。

種植環節,盱眙的“蝦稻共生”模式頗為有趣:“種草養蝦、養蝦有稻、稻法自然、生态循環”。目前,沿洪澤湖大道、盱馬路沿線集中連片蝦稻共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成為一景。當地形成鎮有10000畝示範片、村有3000畝示範點、大戶有500畝示範塊新氣象。

産業鍊的重要一環當然是企業。當地陸續培育、引進數十家小龍蝦深加工企業,年産成品加工與速凍龍蝦1萬噸。金康達等2家企業年産龍蝦養殖飼料10萬噸。許記味食、高海林調料等30家企業年産龍蝦調料1萬噸。

小龍蝦餐飲業也是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該縣内開設龍蝦餐飲店達3000餘家、品牌店1000餘家,在全國20多個省份開設盱眙龍蝦加盟店2000餘家。

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盱眙小龍蝦當然也免不了“觸網”:除将小龍蝦進入電商平台銷售之外,當地還建立了中國龍蝦産業電商中心。淮河小鎮、鮑貢等加工品牌,泗州城、紅富貴等電商品牌正強勢崛起……

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和省級有機食品産業園,盱眙規劃建設盱眙龍蝦加工園區和“盱眙龍蝦香米”産業園。園區内将建設盱眙龍蝦産業科技展示中心、中國龍蝦電商服務中心、全球龍蝦交易中心、盱眙龍蝦小鎮等項目建設……集納了加工倉儲、冷鍊物流、市場交易、檢驗檢測等服務功能。

産業崛起,科技先行。盱眙與中國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南京農業大學等合作,成立張洪程院士工作站、科技部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分中心、國家蝦蟹産業技術體系盱眙小龍蝦綜合試驗站。龍蝦産業發展的理論智庫、科技研發、技術推廣等科研體系初步建成,但完善與更新一刻也沒有停止。

重視科技帶來的一大好處是蝦苗品質提升。當地推行繁養分離模式,提高蝦苗成活率和成蝦的生長率。1.5萬畝的洪澤湖國家級小龍蝦種質資源保護基地和規模化人工高效育苗基地陸續建成。創新之作頻出:蝦稻共生“雙早優”新模式,種植“盱龍蝦香1号”優質水稻品種、養殖精品大蝦,提升了産能和綜合效益。

重視科技帶來的另一大好處是:當地企業開發的液氮速凍技術冷凍産品,解決了龍蝦二次加熱後口感下降問題(非蝦季愛吃蝦的朋友有口福了……)。泡菜龍蝦、冰鎮龍蝦等100餘種産品陸續投放市場。

針對農産品難以标準化問題,結合推進品質溯源,當地完善蝦稻共生技術規程,推行小龍蝦标準化生産。全縣有數十家龍蝦經營主體實作了龍蝦養殖、加工、銷售環節的全程保質、保真、可溯源管理,健全了龍蝦産業産前産後處理、加工倉儲、産品品質标準體系。

沿洪澤湖大道30萬畝蝦稻共生基地獲批建立國家級有機食品原料标準化生産基地,黃花塘鎮15萬畝蝦稻共生獲批建立省級綠色優質農産品原料基地。

政府推品類,企業推品牌。當地采用“盱眙龍蝦”、“盱眙龍蝦香米”雙品牌驅動機制。該縣力推“好米配好蝦”概念,舉辦盱眙龍蝦香米·綠色豐收節、盱眙龍蝦香米品鑒會,将“盱眙龍蝦香米”培育成與“盱眙龍蝦”齊名的金字招牌。

盱眙龍蝦品牌價值連續5年位居全國水産品類區域公用品牌第一名。“盱眙龍蝦香米”獲批地理标志産品,榮獲全國優質漁米金獎、“江蘇好大米”十大品牌。

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連續舉辦數十屆後,已成品牌節慶活動。

來自今年10月15日的媒體報道稱:目前,盱眙龍蝦的品牌價值達到了215.51億元。盱眙是以入選“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保護示範區”。

小龍蝦産業鍊各放異彩:以調料、龍蝦運輸為主的物流業,以龍蝦垂釣、美食體驗為主的鄉村旅遊業,以龍蝦影視拍攝、動漫創作、主題公園等為主的文化創意産業。

人文淮安,盱眙龍蝦。若問盱眙龍蝦有多火,一組數字可秒懂:

盱眙超過四分之一人口從事與龍蝦相關的産業;

農民個人所得約四分之一來自于龍蝦;

龍蝦一二三産總規模占盱眙GDP總量的四分之一。

「紅梯産業數字加速館:以AI賦能傳統産業更新。加速對産業的了解,加速産業的崛起,加速産業的資源整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