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蝦當活蝦賣,湯汁二次使用,号稱是活蝦現做實際上是預制蝦。”,以上亂象層出不窮,觸目驚心。
業内人士透露,為減少成本,商家們“花招”不斷,比如商家宣稱是活蝦現做,實際上是預制蝦;更有甚者,商家将龍蝦湯二次使用;還有商家,把經過包冰後的蝦尾,一起算作蝦的總重量進行售賣,缺斤少兩。無疑,為這些“套路”買單,受傷的永遠是消費者。
“龍蝦進價40,100塊錢給你4斤,老闆又不是小可愛,不可能的。現在吃的蝦都是去年廠家冷凍鎖鮮的蝦,你吃不到活蝦”,一位商家直言不諱。
“這個絕對是死掉的,聞到這個味道我就不想吃了,你看這種蝦怎麼吃?”,消費者苦不堪言。
以上隻是冰山一角。
今年4月初,某短視訊測評部落客永康大隊長在昆山市一家餐館探店時,因店放宣傳100元/5斤的小龍蝦,實測隻有3斤1兩,在向有關部門反映後遭店員毆打。該事件引起熱議,被市場監管總局官方媒體報道。
這并不是個例。在某短視訊APP上檢索“鬼秤 小龍蝦”相關資訊,還出現了大量死蝦充活蝦、把湯底算作龍蝦重量的視訊。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于小龍蝦缺斤少兩的投訴就有近400條。小龍蝦發臭、吃了拉肚子的投訴也大量存在。
如何避坑?不同場景有不同方法。
外賣先看商品詳情頁,母蝦鉗小肉多,公蝦鉗大肉少,同重量,母蝦更實惠。
如果是3-4月份逛菜市場,喜歡飽滿嫩滑的口感,選殼軟底白的青殼蝦,喜歡緊實有嚼勁的口感,選鉗大殼硬的紅殼蝦。
網購一定要看是否标注了‘淨蝦’,這是小龍蝦市場上,更科學、更準确、更實在的标注重量的方式。
為讓消費者能最大限度避坑,安心購買食用小龍蝦,今年,京東超市率先行業推出“淨蝦”标準,意為不含包裝、冰衣、湯汁的純蝦重量,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首個提出此标準并落地執行的平台。
與此同時,京東超市的質檢團隊會不定期對商家進行飛行質檢,確定生産安全,讓消費者買到品質極高的蝦。同時,還上線了 “壞損包退”服務,收到破損快遞消費者可無理由退貨,該服務覆寫了小龍蝦的所有品類。
同時,在價格上,京東超市也具有絕對優勢。目前市場上,規格為3-5錢/隻,單盒700g的預制小龍蝦價格一般30元左右,同等規格小龍蝦,通過京東超市的百億農補後,3盒價格為44元,每盒不到15元,是市場價格的一半。在京東超市搜尋“小龍蝦”,能看到很多款小龍蝦,且大部分都含有淨蝦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