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大元帥八位負過傷,劉伯承失右眼,林彪留後遺症,朱彭毫發未損

十大元帥為建立新中國作出了傑出貢獻,立下了赫赫戰功,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他們身經百戰,出生入死,指揮帶領部隊與兇惡的敵人進行殊死較量,穿梭在槍林彈雨之中。

他們大多數都負過傷,綜合各方權威報道,十大元帥中除了朱德和彭德懷,另外八位元帥都在戰争中負過傷,有的曾經傷得很重。

十大元帥中負傷次數最多當數劉伯承,劉伯承元帥在幾十年戎馬生涯中共負傷九處,九處傷分别在左腳、左腳側面、左腿、左臀部、顱頂、右腿股動脈、右腿側面、右手側面及右眼。

1916年3月,為支援雲南護國軍在川南戰鬥,24歲的劉伯承率領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攻克豐都城,截斷長江交通,阻止袁軍在水陸對四川的增援。在這次戰鬥中,劉伯承不幸身中二彈,其中一發子彈從他的右側太陽穴穿眼而過,把他的右眼珠打飛。

德國醫生為他動手術治療時,劉伯承因擔心損傷大腦拒絕使用麻醉藥,他咬緊牙關一動不動硬抗了德國醫生70多刀,令德國醫生非常震驚,贊歎他真是條鐵漢。

十大元帥八位負過傷,劉伯承失右眼,林彪留後遺症,朱彭毫發未損

在一次戰鬥中,子彈射中劉伯承元帥右腿側面,被劉伯承用手生生摳出。

劉伯承元帥另幾次負傷也很嚴重,右腿股動脈受傷險些使他喪命,左臂部及左腿負傷累及神經,使劉伯承元帥一度無法行走。

葉劍英元帥曾有感而發,寫詩盛贊遍體彈痕,鐵骨铮铮的劉伯承:

“太行遊擊費糾纏,撐住平遼半壁天。遍體彈痕餘隻眼,壽君高唱凱歌旋。

十大元帥中林彪傷得最為可惜,因為他是被友軍誤傷,這次誤傷也給林彪身體留下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

在抗戰初期,國共迎來第二次合作,時任八路軍115師師長的林彪指揮部隊取得“平型關大捷”後,率部進入了山西省西部山區晉軍防區。

115師前指進入晉軍防區前,事先與晉軍打過招呼,晉軍當時已經通知班哨,但班哨還沒來得及向連哨通報。林彪騎着快馬脫離隊伍走在最前面,他被閻錫山所部哨兵王潞生誤認為是日本軍官,遭其槍擊,子彈貫穿了林彪的身體,緻其重傷。

多年來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林彪之是以遭友軍哨兵誤擊,是因為他當時身穿繳獲的日本軍大衣被當成了日軍軍官,但這種說法遭到了時任115師衛生部長谷廣善将軍的否認。

谷廣善在回憶錄中曾指出,林彪當時穿的是一件灰布面料、絲棉裡子的普通八路軍幹部大衣。

他還回憶說,子彈是從林彪的背部射入,穿過肺部,擊斷一根肋骨後從胸前透出。

林彪負傷後,谷廣善在林彪受傷所在地一灘血迹中拾到一截半寸長的肋骨。

林彪受傷後與谷廣善就子彈射來的方向還有過讨論,林彪曾一度認為子彈是從前方射來,擊中他的前胸。谷廣善告訴他子彈是從他的背部射入他的身體,谷廣善說:

“貫穿傷入口比出口小,這是規律,你背部的傷口比胸部的傷口要小。”

見林彪有些不相信,谷廣善取出從現場拾到的那截肋骨,對林彪說:

“如果子彈是從胸部打進去的,這截肋骨就會掉進内髒,那可就要動大手術了,幸好是掉出體外,說明子彈确實是從背後打進去的。”

林彪看到谷廣善手中血糊糊的肋骨感到非常吃驚,但他對谷廣善的話仍有些将信将疑。谷廣善又說:

“看一下你棉衣上彈孔絲棉的朝向就清楚了。”

林彪把穿在身上的棉衣脫了下來仔細檢視了背部彈孔的絲棉,發現果然朝裡,他這才相信子彈是從背部射入他的身體。

十大元帥八位負過傷,劉伯承失右眼,林彪留後遺症,朱彭毫發未損

林彪負傷後,黨中央和毛主席對林彪的傷情十分重視,指派軍中名醫為林彪治療。在精心醫治下,林彪的傷情得到了很大的好轉,但因為傷到了神經,每逢陰天下雨,林彪的傷口便隐隐作痛。

一年後,林彪傷情惡化,被毛主席安排到延安養病,後又到莫斯科接受蘇聯醫生的治療,但他的傷情仍沒有得到徹底根治,從此留下終生未愈的植物神經紊亂症,留下怕水、怕風、怕光、一緊張就出汗等後遺症。

由于對葉劍英元帥負傷經過了解較少,有人說葉劍英沒有負過傷,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準确,在長征路上,葉劍英元帥曾負過傷。

1934年10月,任軍委第一縱隊司令員的葉劍英,帶領部隊突破湘江後,在行進到湖南和廣西交界的西延山區時,突遇敵機轟炸,葉劍英馬上指令部隊隐蔽,他自己也躲在一塊岩石後。

敵機在空中盤旋幾圈後,越飛越低,忽然向着葉劍英隐蔽的地方俯沖過來,并投下了炸彈。

炸彈在葉劍英身邊不遠處爆炸,他倒在了地上。警衛員見狀,不顧一切飛奔過去,将葉劍英扶了起來,葉劍英站起身踉跄往前走了幾步後感覺右腿靠臀部的地方非常疼痛,他用手一摸,手上全是鮮血。

十大元帥八位負過傷,劉伯承失右眼,林彪留後遺症,朱彭毫發未損

後經醫生檢查,發現有一塊彈片打進了他右腿的肌肉裡。由于當時條件所限,彈片無法取出,這塊彈片永遠留在了葉劍英元帥的身體裡。

為人民軍隊,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豐功偉業的朱德元帥晚年被糖尿病所困擾,當護理人員為卧病在床的朱老總擦身時,驚訝地發現這位戎馬一生的沙場老将身上幾乎沒有留下傷痕。

朱德元帥沒有在戰争中負傷,除了運氣好,有福氣外,還與很多因素有關。

朱德是打遊擊戰的專家,他在長期的武裝鬥争中與毛澤東等共同總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運用“秘密,迅速,化整為零,聲東擊西,忽南忽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遊擊戰術與敵人周旋,使敵人看不見,摸不着,有效地打擊敵人,保障了自身的安全。

十大元帥八位負過傷,劉伯承失右眼,林彪留後遺症,朱彭毫發未損

朱德的遊擊戰術依托于廣大人民群衆,朱德從來都是主動融入群衆之中,與軍民密切接觸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正是因為與廣大人民群衆像親人一般,是以遇到敵人的圍剿時,群衆争相報信,甚至掩護他離開。

朱老總忠厚樸實的外表也是他最好的護身符,他脫下軍服後就像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同戰士一起下山挑糧,在延安,他和身邊從業人員一起種菜、拾糞。他時時保持這種樸素作風,時刻關心群衆疾苦,與人民同甘共苦。當年通路過延安的記者根瑟·斯坦因寫道: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将軍,士兵們敬愛那個六十歲的老農民,像父親一樣。”

朱德曾被國民黨反動派趁着夜色包圍,但他普普通通的外表,淳樸的農民氣質使敵人誤以為他是夥夫,使他得以逃過一劫。在這次圍剿中,朱德的妻子為了掩護他而被逮捕,後被敵人殺害。

十大元帥八位負過傷,劉伯承失右眼,林彪留後遺症,朱彭毫發未損

長期積累的鬥争經驗,使朱德的警覺性非常高,行事指揮非常謹慎,對複雜情況和情報的冷靜分析,使他總能做出正确判斷。他依靠人民群衆,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回望朱老總光輝的一生,我們不得不感歎,樸實無華的風格氣質與依靠群衆是他最好的護身符,這道護身符不是誰都能擁有的。

彭德懷元帥曆經國内二次革命戰争、抗日戰争與解放戰争,建國後又趕赴北韓指揮志願軍與美帝作戰。他橫刀立馬血戰疆場,百戰猶酣,立下了赫赫戰功。彭德懷元帥大半生都在戰火與硝煙中度過,但他卻從未負過傷,無數次惡戰不曾在他身上留下一點痕迹,這簡直堪稱奇迹。

其實,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彭老總曾數次遇險。在抗美援朝時期,入朝第二天,彭德懷和随行人員就與南北韓一支先頭部隊險些遭遇,察覺危險後,彭德懷處變不驚,利用複雜地形作掩護,繼續向北挺進,就在敵人眼皮底下,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進了北韓。

彭德懷在北韓戰場上曾數次遭遇敵機轟炸,一次,敵機在司令部上空盤旋,空襲警報響起時彭老總全然沒有察覺,他披着大衣在燭光下看檔案,警衛排的幾名戰士連拉帶拽把彭老總扶進防空洞,他們剛進洞裡,一長串子彈就擦着屋檐掃射過來。

彭德懷每每化險為夷,警衛人員功不可沒。但不得不說的是,彭德懷元帥數十年征戰沙場居然毫發未傷,運氣非常好,堪稱為一員福将。

十大元帥八位負過傷,劉伯承失右眼,林彪留後遺症,朱彭毫發未損

其實,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生命和鮮血代價的還有無數人,十大元帥隻是更具代表性。

據統計1600多名開國将帥絕大多數都負過傷。但,與那些倒在勝利途中的烈士們相比,他們是幸運的。據統計:從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到新中國建立,我人民軍隊軍團以上指揮員犧牲者達3000多人,負傷者不計其數。

正是無數英烈的艱苦奮鬥、前仆後繼、犧牲奉獻才換來新中國的誕生,換來七十年滄桑巨變,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我們牢記他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