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西這座千年古寺,廟内沒有一個僧侶,但香火旺盛,門票還免費

廣西玉林市古稱鬱林,這裡雖然在古代屬于偏遠地區,但是素有“千年古州,嶺南都會”的美譽,2000多年的州郡曆史,讓各種文化在這裡交融彙集,積澱了厚重的、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而佛教文化在此也呈現出别樣的風采,在玉林的博白,這裡最出名的景點當屬宴石寺,寺内雖然沒有僧侶,每年正月裡來朝拜的香客超過數萬人,很是奇特,也很值得一遊。

廣西這座千年古寺,廟内沒有一個僧侶,但香火旺盛,門票還免費

宴石寺地處玉林市石坪村,建立于唐朝,當時的節度使高骈奉旨攻打南诏,诏就是現在的洱海附近,當時被分為六個小國,有六個國王,南诏在其他5個小國的南側,并且統一了整個洱海,當時高骈就是途徑宴石山,覺得這山上的巨石很是奇特,而且山上洞穴深邃,唐鹹通六年(865)便在此選址修建了寺廟,并因山而得名宴石寺,說其是千年古寺一點也不為過。

廣西這座千年古寺,廟内沒有一個僧侶,但香火旺盛,門票還免費

在南漢時期,當時的南漢都監劉崇遠路過這裡,聽說其許願很靈驗,于是便許下平安連任的願望,當他幾年之後連任回鄉的時候,便把宴石寺擴建了倍以作還願,并且将其改為覺果禅院,到了南宋靖康年間,宋欽宗即位,當時的宰相蔡京被貶到嶺南地區,蔡京的第四個兒子蔡縧流放到白州一帶,也就是如今的廣西博白。傳聞蔡縧就曾到宴石寺遊玩,看到寺内的石刻,很是驚喜,在此留下了“人間天府”的墨寶。

廣西這座千年古寺,廟内沒有一個僧侶,但香火旺盛,門票還免費

其實宴石寺規模并不大,依山而建,是由天然石洞和人工建築組成,分為洞天和洞地兩部分,兩個洞内均放置有佛像。洞天和洞地所在的岩石酷似被一塊巨石被一分為二,從巨石上露出的兩處洞内,中間岩石從石頂傾瀉一條小瀑,常年滴水。洞天被稱為宴石寺,洞地則被出問題靜默堂,牆壁上留着文人墨客留下的詩詞碑文,在中間位置的則被稱為天竺國,裡面供奉着幾十個一模一樣的觀音菩薩像。

廣西這座千年古寺,廟内沒有一個僧侶,但香火旺盛,門票還免費

宴石寺最著名的是出米洞,傳聞宴石寺當年建成後,在舉行開光大典的時候,這個出米洞就常常出米,每天出米三次,很是準時,而且出來的大米隻夠寺内的僧侶吃,如果寺内僧侶多則出米多,僧侶少則出米少,後來寺廟内有個僧侶貪心,嫌棄出米量太少,于是就把洞口鑿寬,但出米洞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過大米。這個故事其實很多地方的寺廟都有,但無論真假,記住凡事千萬不要貪心。

廣西這座千年古寺,廟内沒有一個僧侶,但香火旺盛,門票還免費

宴石寺可以說是博白縣内佛教的發源地,而且不收取門票,每年年初,從附近鄉鎮和遠道而來的香客不計其數,特别是農曆正月初三當日達到高潮,據稱最多的時候人數每天在3萬以上,少的時候也有2萬多人,更加奇怪的是,宴石寺内并沒有僧侶,隻有一排排的佛像,這還不算什麼,更為奇妙的是,在距離宴石寺不遠的地方有個道觀,名為紫陽觀,始建于東漢時期,是廣西最古老的道觀,道觀内也沒有道士,但每年紫陽觀的香火依舊旺盛,這一寺一觀,真是“妙不可言”。

廣西這座千年古寺,廟内沒有一個僧侶,但香火旺盛,門票還免費

在石坪村村口處,還有一片鑿刻在紅色石岩下的摩崖石刻,名為三烈女石雕刻,最早雕刻于隋朝時期,是廣西省内儲存時間最早的摩崖石刻,有時間的不妨也可以順路去看看,宴石寺或許隻是前人随意開鑿而成,但不可否認是是,在當時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的深山中,它就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來這裡不僅僅可以訪古,還可以爬山,一舉兩得,很是不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