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放屁,我看你是讓劉伯承詐糊塗了!黃河現在正值大汛,他們是飛過去的?”被電話驚醒的顧祝同沒等劉汝明報告完,便開口大罵,他根本不相信劉伯承已經渡過了黃河。

陸軍總司令顧祝同是個标準的軍人,平日裡軍容整齊,很少罵人。

在悶熱夏夜中好不容易後半夜才睡着的他,淩晨四點卻又被電話鈴驚醒,睡眼朦胧中不免有些惱怒。

抓起電話又聽到了第四綏靖區司令劉汝明的讓他難以置信的報告:“劉伯承的主力部隊昨晚過了黃河……”

雖然挨罵,但劉汝明不敢不報:“總座,河北岸昨晚打了一夜的炮,河防部隊報告,有上百隻船載着劉伯承的主力過了河,現正向縱深發展……”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就是有兵過河,也絕不是劉伯承的主力,他們主力正在豫北,聲東擊西是劉伯承一貫的伎倆,不要上當。”不耐煩的顧祝同在撂下電話的同時,又補充了一句:“有敵情速報。”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放下電話,顧祝同的睡意也沒了。他躺在床上沉思着:“劉伯承……他深知谙熟兵法的劉伯承長于機動,巧于用兵,善握戰機。吃盡了他苦頭的同僚劉峙曾感歎:“劉伯承的部隊藏能于九地之下,攻能于九天之上,神機妙算。”

當年與他共同執教黃埔軍校的劉峙,正是中了劉伯承的“詭道”,才落了個被撤職的下場。

“我不是劉峙,我絕不會像他那麼蠢!”顧祝同暗自琢磨着,他當然不會把肥頭大耳的草包“福将”劉峙與自己相提并論。

清晨6點,剛睡着的顧祝同又被電話鈴驚醒。

還是劉汝明,“總座,是劉伯承的主力過河,千真萬确。從東阿到濮縣,至少有四十個渡點,兵力不下二十萬。”

顧祝同知道劉伯承的總兵力也不過十幾萬,他盡量克制住火氣問:“既然二十萬重兵,四十多個渡點,你劉司令怎麼在他們渡河之前一點迹象都沒有察覺?”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劉汝明長期駐軍黃河南岸,有一定的河防經驗,但他實在沒有想到,劉伯承會率大軍會在汛期渡河,是以他最初也不相信下屬的報告。

顧祝同這麼一問,他有些理屈詞窮:“這種季節,水有這麼深,再說敵人采取寬大正面多點強渡,上來先破壞交通、通訊,查明情況時已經很被動了。而且敵人上岸後,不是鞏固陣地,掩護後續部隊登陸,而是立即向縱深穿插,這種用兵……”

劉汝明意思言下之意,劉伯承神出鬼沒的用兵,我沒弄明白,你顧祝同不是也不相信嗎?

劉鄧大軍渡過黃河的事情已确定無疑,顧祝同的眉頭越擰越緊:“看來,在南京内部流行的‘一誠(陳誠)不如一承(劉伯承),五劉(劉峙、劉茂恩、劉汝明、劉廣信,劉汝珍)不如一劉(劉伯承)的傳言并非空穴來風’。”

後來,負責黃河防守的蔣軍笫七十師師長陳頤鼎、副師長羅哲東被劉鄧大軍俘虜,在押往解放區途中經過黃河時,面對巨浪滔天的河水,羅哲東百思不得其解:“這麼寬的河面,這麼大的波濤,對面又有重兵把守,劉伯承究竟怎麼過的河呢?不可思議!”

陳頤鼎歎了口氣說“劉伯承真是天下奇才,這樣的天險,隔岸又有重兵,居然敢迎面而過,自古以來兵書戰略上沒有這樣的打法。”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不錯,劉鄧晉冀魯豫十二萬大軍,不動聲色預伏了近一個月,然後突然在一夜之間飛躍黃河天險,讓蔣總統“黃河防線可抵四十萬大軍”的美好願望瞬間成為泡影。

美國記者貝爾登在《中國震撼世界》一書中這樣寫道:“我經曆了多次戰争,但從未見過比劉伯承率領部隊勝利強渡黃河更為高明出色的軍事行動。說到高明,并不在于這次軍事行動本身,而主要在于統帥對軍事行動的構思——他的膽識、氣魄,特别是他的創造性的想象力。”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事實上也确實如此,大江大河劉伯承過的多了,特别是在艱難困苦、危機四伏的紅軍長征時期,他輔佐毛主席跨越數不清的險山惡水,硬生生地将危難中的紅軍帶出困境。

紅軍突破烏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戰大渡河等戰役,就是毛主席和劉伯承親自組織和指揮的。

紅軍長征後,在過湘江時遭到了重大損失,元氣大傷。為此,在随後召開的黎平會議上,中央終于采納了閑賦多時的毛主席的意見,這才給紅軍帶來了光明。

在這次會議上,組織上不顧大權在握的紅軍顧問李德的反對,決定恢複劉伯承中革軍委總參謀長職務。

此前,原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因對顧問李德不切實際的指揮多有異議而下放到紅五軍團任參謀長。

按照後來劉伯承指揮部隊跨江過河所向披靡的表現,如果紅軍在過湘江時他能夠參與指揮,那紅軍絕不至于在湘江遭受到如此重創。

按照毛主席的計劃,紅軍要北渡烏江,向遵義前進。劉伯承受命指揮紅二十師強度烏江,攻打遵義。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在寬闊湍急的烏江岸邊,劉伯承運籌帷幄,與官兵們集思廣益,連夜架起了一座竹筏連成的浮橋。

毛主席踏上浮橋時,連聲稱贊:“真了不起,我們的戰士能就地取材,用竹排架起了這樣好的橋。”

數萬紅軍從竹橋上渡過了号稱天險的烏江。

在金沙江畔,劉伯承隻找到了六條船。

他親自指揮部隊渡江,怎樣節省時間?怎樣安排待渡人數?部隊如何坐船?騾馬如何泅渡?劉伯承親力親為,對方方面面都要做細緻周到的考慮。

當最後過江的三十七團官兵到達江邊的時候,看見劉伯承渾身汗透,正站在悶熱的渡口邊等着他們時,全團的官兵頓時心生敬佩,感動不已。

六條小船,七天七夜,兩萬多紅軍順利渡過金沙江,終于跳出了數十萬蔣軍圍追堵截的圈子。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在蔣校長要讓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大渡河邊,劉伯承找來了紅一團一營營長孫繼先:“知道石達開嗎?就在這裡,他的四萬人沒了。”

後來成為開國中将的孫繼先沒有一點廢話:“我不管他是十達開,還是九達開,參謀長下指令吧。”

靠着僅有的一條船,在安順場渡口,紅軍十八個勇士将率先強渡大渡河。

劉伯承親自指揮紅軍神炮手趙章成打掉對岸敵人的碉堡,并指令紅一團所有的号兵一起吹起沖鋒号,在氣勢上震懾敵人。

雖然劉伯承指揮部隊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但隻靠一條船讓紅軍短時間内全部渡河顯然不現實,而數倍于己的追敵已近在眼前。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毛主席、劉伯承等人當機立斷,迅速做出了新的決定:劉伯承率領紅一師和幹部團立即在安順場渡河,并在渡河後迅速與紅一軍團的紅四團在南北兩岸同時向160裡外的泸定橋進發,奪下泸定橋,打通另一條紅軍過河之路。

在楊成武、黃開湘率領紅四團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到達泸定橋、并由二十二位勇士徒手攀爬過十三根鐵鍊奪下泸定橋後,劉伯承率領先頭部隊也由大渡河北岸到達了泸定橋邊。

劉伯承在泸定橋上走了一個來回,到橋中間,他用腳剁了幾下後鋪上的橋闆,在鐵索橋劇烈的搖晃中自言自語道:“泸定橋,泸定橋,我們勝利了,勝利了!”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多年後,聶榮臻這樣評價紅軍突破大渡河:”……如果不是紅一師在安順場渡了河,威脅了泸定橋守敵的背後,泸定橋能否順利得手也很難預料。如果我們不能奪取泸定橋,我軍将是個什麼處境?……”

在紅軍長征中,毛主席多次委托劉伯承率部執行關鍵戰鬥,對于他的組織、指揮能力極為贊賞。

紅軍渡過金沙江後,毛主席曾風趣地對周恩來、朱德等人說:“前幾天我們一些同志還擔心,怕我們渡不過江去,被人家擠上絕路。當時我就說沒關系,四川人都說劉伯承是真龍下凡,江水怎麼擋的住龍呢?他會把我們帶過去的。”

在長征中期的半年左右時間裡,劉伯承基本上擔任着開路先鋒的角色,逢山開道,遇水搭橋,過少數民族區還得和人“拜把子”借路,為紅軍長征的勝利立下了不世功勳。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在抗日戰争中,劉伯承率領八路軍129師保家衛國,痛擊日寇,打了不少漂亮仗。

内戰爆發後,劉伯承率領晉冀魯豫大軍馳騁疆場,屢戰屢勝。

這一次,突然強渡黃河,千裡躍進大别山,率先拉開了我軍戰略進攻序幕。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蔣總統立即調兵遣将,圍追堵截,誓要把劉伯承的十餘萬部隊消滅在自己的地盤内。

千裡躍進大别山是一個有極大風險的軍事行動。離開根據地,插入敵人的心腹之中,兇險程度不言而喻。

在此前,方志敏率領的紅十軍團、徐向前率領的西路軍、葉挺率領的新四軍,都吃過這樣的虧。

躍進大别山,最大的困難是要連續克服數道天然屏障,這就是黃泛區、渦河、沙河、颍河、洪河、汝河和淮河,這也似乎成了蔣軍的阻擊陣地。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毛主席知人善用,派劉伯承率領劉鄧大軍進軍大别山無疑是最正确的選擇。

過河高手劉伯承沒有讓這些河流成為劉鄧大軍難以跨越的障礙。雖然每每如履薄冰,兇險萬分。但總能有驚無險,全身而進,在敵人的重兵圍追之下,且戰且走。

特别是在過淮河時,與紅軍時期過大渡河如出一轍。

在敵追兵堪堪追上之時,劉伯承的部隊竟然能徒涉過了淮河,這是以前這個季節從來沒有過的事。

更絕的是,當劉伯承的部隊剛剛過河還沒走出多遠,瞬間而至的洪峰卻将已追到岸邊的蔣軍隔在了對岸。

不是神話,勝是神話,就這麼巧!就這麼讓人不可思議。

在四川劉伯承的家鄉一帶,人們都紛紛傳說劉伯承是真龍下凡。

是不是真龍不知道?但劉伯承過河的能耐确實讓人浮想聯翩。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1949年的渡江戰役,劉伯承指揮第二野戰軍,協同粟裕指揮的第三野戰軍,以風卷殘雲之勢,打過長江,直搗蔣軍老巢,向着解放全中國的目标大踏步邁進。

關于真龍下凡的傳言,不管是民間杜撰添彩,還是百姓附會之說,劉伯承元帥遇水呈祥卻是真實存在的,他卓越的指揮才能也許改變了中國的曆史。

1986年10月7日,功勳卓著的劉伯承元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10月16日。劉伯承元帥追悼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鄧小平主持追悼會,胡耀邦緻悼詞。數百名身經革命戰争烽火考驗和在和平年代鍛煉成長起來的的幾代軍人,向他們所愛戴和敬仰的一代名帥劉伯承鞠躬告别。

人們悲痛他的離去,緬懷他的功勳,傳頌他的傳奇。

遇水呈祥!沒有劉伯承過不去的河,毛主席:四川人說他是真龍下凡

“軍神”劉伯承元帥,是中國曆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軍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