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本來今天沒準備推送,可上午去看了重映的《情書》,即使所有情節與對話都幾乎能背出來,還是看得我很感動,岩井俊二太會拍了,愛情就是一場重感冒啊!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這篇不是要再解讀什麼,花兩個小時聊聊《情書》幕後的那些事兒,内容大多來自岩井俊二的訪談,經典的誕生,充滿着各種有趣巧合,天時地利人和少哪一項都不行,即使讓岩井俊二再拍一次,他也不太可能做得更好。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岩井俊二一直想拍個書信體故事,他國中時意外受傷在醫院躺了兩個月,同學們送來寄語卡片,由此萌生了念頭。

具體故事怎麼寫呢?在早年的私人訪談中,岩井俊二很坦誠得說,《情書》是從村上春樹那兒“偷”的,人物關系基本模仿《挪威森林》。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本來岩井俊二想翻拍《挪威的森林》,但那時村上君在中國内蒙古旅行,聯系不到就沒法買版權,于是幹脆上手魔編,版權費都省了。

下圖是《挪威森林》的主要人物關系: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下圖是《情書》的人物關系: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是不是感覺并不像?這就應了畢加索的那句話:“拙劣的藝術家模仿,而好的藝術家偷竊”。

首先主題一樣,都是“死亡與重生”。人物關系直接Copy,小說裡渡邊、木月和直子是死黨三人組,到電影裡就是博子、藤井樹(成年男)與秋葉老師,木月和藤井樹都是剛上來就死去,留下兩個心碎的人。

為以防“露餡兒”,岩井俊二轉換了性别,但兩個人都姓“渡邊”,這是最直覺的證據。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人物之間并非完全對應,岩井俊二将其打散重組,比如秋葉的某些性格就很像“綠子”,是博子的治愈劑。

書中的玲子也是幫助渡邊站起來的關鍵,對應着《情書》裡的女藤井樹,然後畫龍點睛的一筆來了,岩井俊二讓女藤井樹與博子長相完全一緻,挂接上一種又美又殘酷的東西。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雖然岩井俊二說不想拍得像《挪威森林》那麼悲,但《情書》的核心其實也挺黑暗,男藤井樹用現在的眼光評判甚至有點兒渣,博子某種意義上成了工具人。

書中披頭士的名曲《Norwegian Wood》是重要象征物,岩井俊二就改成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叙事作用是一樣的。

這個“照抄”真是高明無比,并非聚焦于情節,而是人物的内心沖動,博子與渡邊心中都有兩股力量,一種是向心力(走不出來),一種是離心力(擁抱更廣闊的生活),确定了人設,就完形填空般得搭起整個故事的叙事骨架。

從一個訪談中岩井俊二提到,原先不想讓渡邊博子露臉,就隻是寄信對答,中心在女藤井樹身上,但後來制片人嫌太簡單,就加大了博子的戲份。

中山美穗的演技真心沒話講,一人分飾兩角,藤井樹純真大條,博子内斂深情,用發型服飾做了些區分,但主要還是诠釋到位。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1994年10月《情書》在北海道小樽開拍,之是以選擇秋天主要是預算不高,需同時拍攝夏天與冬天的戲,對運氣要求極高。

小樽位于北海道西部,正處在冷暖空氣交彙處,雪非常多,地勢有點兒類似于我大山東的王牌“雪窩子”榮成。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10月實在有些早,當地人說下雪機會不大,除了中山美穗大部分演員的檔期都已定死,拍完就走,岩井俊二簡直天佑之子,2個月的拍攝極為順利,下雪還是晴天予取予求,隻零星幾場用人工造雪,比如爺爺送藤井去醫院時。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夏天的戲反而是12月份才拍的,在自行車棚那場氣溫已到零下,演員卻穿着夏裝,為避免哈氣,演員隻能事先吃冰,嘴木得說不出台詞,喊Cut馬上披防寒服。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就這樣看天吃飯竟然完全沒影響拍攝進度,連導演事後都說很奇迹,等于連抓了好幾把同花順。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因為各種原因當年《情書》沒引進國内上映,卻因為盜版商的努力讓岩井俊二名滿東亞,他不止一次說要感謝盜版,無論哪種管道,謝謝大家看他的電影。

岩井俊二曾說過,我拍的時候怎麼想的無所謂,觀衆怎麼想才重要,比如為啥窗簾一開一合男藤井樹就不見了,博子在街上誰在耳邊喊了一聲“藤井小姐”,這些每個觀衆都可以有自我的解讀。

這麼寫寫經典名作的幕後故事也挺有意思,以後找時間再聊。

最後附上一枚彩蛋,男藤井樹在卷子後面畫的那張色情畫,出自1980年宮崎美子給美能達相機拍的一組廣告。

《情書》竟然是“照抄”《挪威的森林》?

收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