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之一,也是南北朝最出色的帝王。他在位期間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強了北周的經濟、軍事力量,最終統一了北方。北周武帝統一北方後,就擁有了當時三分之二的天下,為後來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h1>一,從傀儡到親政</h1>
535年,宇文泰建立了宇文王朝。他建立了關隴集團,吞并了荊州、巴蜀,擁有了一半的天下。不過南北朝時期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老子如龍,兒子如蟲”,許多開國帝王的兒子都十分昏庸,直接搞垮了一個王朝。柏楊将這種現象稱為“瓶頸”,認為任何一個王朝在第二代都會出現瓶頸,許多王朝在第二代都會出現政變,甚至直接滅亡,如果平穩渡過瓶頸,就能夠長久。宇文王朝也是如此。

556年,宇文泰在北巡時得病,不久去世。此時,宇文泰的諸子年幼,于是國家大政就不得不委任給長兄的兒子宇文護。宇文護掌權後,立宇文泰嫡子覺文黨為“周天王”,廢除了傀儡魏帝,于是北周正式建立起來。宇文護掌權後,又陰謀迫害了趙貴、獨孤信等柱國将軍,進一步控制朝政。此時,宇文護開始任意廢殺幼帝,企圖稱帝。他先是廢殺廢殺闵帝宇文覺,立宇文泰庶長子宇文毓為帝,是為明帝;560年,他又毒殺明帝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子,史稱他“幼而孝敬,聰敏有器質”,宇文泰稱贊道:“成吾志者,必此兒也。”557年宇文覺受禅登基後,宇文邕成為了大将軍,出鎮同州。後來又升遷為柱國、大司空、魯國公、宗師。宇文邕做事沉穩,史載:“此人不言,言必有中。”宇文邕繼位後,為了避免前車之鑒,就在表面上選擇順從。這樣,宇文邕就當了10多年的傀儡皇帝,當時北齊人說“護外托為相,其實王也。”
不過宇文邕絕非甘心當傀儡,他也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力量。572年,宇文邕和宇文護一起去看望太後。宇文邕勸說宇文護讀宇文泰寫的《酒诰》來勸誡太後減少酗酒,宇文護聽信了。正當宇文護讀文章時,宇文邕舉起玉珽襲擊了宇文護,随後宇文邕的同母弟宇文直跳出來,直接殺死了宇文護。宇文邕果真是一位從此,宇文邕就掌握了北周實權,曆史上稱為“北周武帝”。
<h1>二,勵精圖治</h1>
魏晉南北朝以來,門閥士族強盛,他們廣占土地,隐蔽人口,不久加劇了社會沖突,還減少了國家的賦稅。宇文邕親政後就大規模搜查人口,凡“正長隐五戶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頃以上者,至死”。這是南北朝推行的最嚴厲的人口普查工作,對當時的世家大族具有很大的打擊作用。
宇文泰時期,西魏的柱國将軍們瘋狂掠奪人口,甚至将之淪為奴婢。例如宇文泰攻破江陵時,曾将江陵百姓男女十餘萬口被驅歸關中,這些人就淪為了奴婢。宇文邕上台後,就将這些奴婢釋放。在577年滅北齊後,宇文邕又下令将北齊境内的奴婢釋放,這是繼漢光武帝以來最大規模的釋放奴婢行動。宇文邕的釋放奴婢,嚴重打擊了世家大族,使得自耕農大量增加,有利于社會沖突的緩解。
南北朝時期,佛教大肆發展,形成了寺院經濟。寺院的僧侶不用向國家繳納賦稅、不用承擔徭役,因而許多農民“假慕沙門,實避調役”,造成了勞動力巨大損失。在北魏時期,僧侶人數已經達200萬,占據戶籍人口的十五分之一。宇文邕執政後,召集道士、僧侶、百官讨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确立“以儒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574年,宇文邕下令沒收寺廟資産,将百萬僧侶編為均田戶,并選擇其中加入軍隊。如此,既增加了國家戶口和财政收入,也加強了軍事力量,史稱“所謂自廢〔佛〕以來,民役稍稀,租調年增,兵師日盛。”統一北方後,滅佛政策繼續推廣。此事史稱“周武滅佛”,一共使得300萬僧侶還俗。
<h1>三,統一北方</h1>
宇文邕的改革,使得北周的戶籍人口大量增加,财政逐漸豐滿起來,軍隊規模也從10萬上升到了20萬人。而當時的北齊卻十分的昏庸,走向了衰亡,史稱“齊氏昏暴,政出多門,鬻獄賣官,唯利是視,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阖境嗷然,不勝其弊”。同時,北齊未能解決六鎮鮮卑和漢族的沖突,加速其滅亡。
為了能夠更快地消滅北齊,宇文邕選擇和南陳結盟。573年,北周邀請陳朝一起進攻北齊,于是陳顼出征北齊,大敗齊兵于徐州,盡複淮南之地。不過陳顼果真隻是一個守成之君,他隻滿足于劃淮而守,因而沒有進一步北上進攻中原腹地,這正是宇文邕想看到的。
而北周的宇文邕則在575年出兵,統一北方。此時的陳顼才悔悟,于是出兵山東,但是被北周擊敗,10萬大軍全軍覆沒,損失慘重。第二年,淮南之地又基本被北周占據。
575年,宇文邕調集18萬大軍進攻北齊,其中宇文邕親率六軍攻陷了河陰(孟津),宇文憲的前鋒軍隊也攻拔了洛口東西二城。随後北周大軍圍攻洛陽、浄城孟縣)失利,不得不退兵。此時的南陳軍隊正在淮南休養。
576年,宇文邕又帶領14萬大軍進攻山西,企圖拿下北齊的軍事重鎮太原,然後俯瞰中原。當北周大軍攻克了平陽時,北齊皇帝高緯正在天池(管涔山)狩獵,當北周進攻的資訊傳來,妃子馮淑妃竟然“請更殺一圍”。因為北齊軍事行動不及時,導緻平陽很快被攻陷。之後,北齊大軍南下,準備和北周決戰,而宇文邕則将主力撤回關内,留下精兵一萬死守平陽。于是北齊10萬大軍開始圍攻平陽,圍攻了一個月,平陽依然堅固。
宇文邕見北齊軍隊已疲憊,于是派遣8萬精兵與北齊軍隊決戰。雙方軍隊在平陽布置陣勢,“相持不決”。随後北齊大軍開始南進,兩軍接戰,關鍵時刻,齊軍東翼稍微退卻。于是馮淑妃等以為北齊會失敗,就慫恿高緯退保高梁橋。高緯聽從,下令退卻,結果導緻軍心渙散。宇文邕乘機猛攻,北齊“軍資甲仗,數百裡間,委棄山積。”随後北周大軍勢如猛虎,接連攻破了山西多座城市,北齊主力基本被消滅。
此時的北齊皇帝高緯試圖逃亡突厥而沒有成功,北齊的大臣則紛紛投降。577年,宇文邕帶領大軍攻陷了邺城,高緯被俘虜。從此,北齊滅亡,北方宣告統一。正當北周大規模出兵時,南陳軍隊也開始發動第二次北伐,試圖和北周平分關東。不久,北周軍隊和南陳軍隊遭遇,南陳軍隊被打得落花流水,整個淮南之地很快就落入了北周手中。南陳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宇文邕為了集中精力滅北齊,也就繼續對突厥采取了聯合的政策。當統一了北方後,宇文邕又準備一舉南下,滅南陳。不過就在578年,突厥進攻幽州,于是宇文邕就帶領北周大軍北伐。可正在北伐途中,宇文邕駕崩沒有實作“平突厥,定江南”的願望。
<h1>結語</h1>
即使如此,宇文邕依然可以說是南北朝最傑出的帝王。《北史》評價到“乃苦心焦思,克己勵精;勞役為士卒之先,居處同疋夫之儉;修富國之政,務強兵之術;乘雠人之有釁,順天道而推亡。數年之間,大勳斯集。”他雖然沒有統一全國,但是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為後來隋文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另外他還出兵進攻了吐谷渾,削弱其國力,為後來隋唐滅吐谷渾鋪平了道路。《周書》說“破齊之後,遂欲窮兵極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間,必使天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