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史(魏晉南北朝)(四十五:北齊滅、隋滅陳,亂世終)

公元577年

北周滅北齊:北方再次統一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讨伐北齊,活捉北齊後主高緯,北齊滅亡。

當時,中國北方有北周、北齊兩個政權對峙。北周武帝推行改革,毀禁佛教。沒收寺廟的财産和土地增加了财力,僧侶還俗又增加了兵役人口,北周國力逐漸增強。另一邊北齊後主高緯寵幸馮淑妃,沉迷享樂,不理朝政,北齊漸漸衰落。此消彼長之下,給了周武帝吞并北齊的信心。

575年周武帝第一次伐齊。這次出兵,周武帝調集了十八萬大軍,目标是攻占洛陽。北周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下北齊三十多座城池,但是周武帝親自帶領的主力在河陰城遭到了阻擊。周武帝攻城不利,幹脆放棄河陰,直接進攻洛陽。北齊軍隊在洛陽外圍的各個據點頑強抵抗,周軍連續攻打二十天,沒能前進一步。就在這個時候,周武帝突然生病,北齊援軍又到了洛陽,周軍隻好撤退。

北周第一次伐齊失敗,隻是因為政策失誤,錯誤地選擇了易守難攻的洛陽作為主攻方向。這沒有改變兩國的實力差距,也沒有改變周武帝滅齊的決心。

一年後,周武帝再次伐齊,且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放棄洛陽,選擇晉陽和洛陽之間的平陽城作為突破口。平陽在汾河邊,地處交通要道,攻打這裡必然吸引北齊軍隊救援,這樣就可以消滅其主力,再乘勝向東攻打北齊都城邺城。

确定好戰略,周武帝親自率領十幾萬大軍,直奔平陽城而來。這次伐齊,比周武帝想象中更加順利,北齊晉州刺史崔景暠見到周軍攻城的勢頭異常兇猛,立刻開城投降。北周軍圍攻平陽的時候,北齊後主高緯正帶着馮淑妃在晉陽附近圍獵。從早晨到中午,一共收到三封平陽的求援信,右丞相高阿那肱還說,皇帝正在玩樂,邊關打小仗很正常,就不要報告了。到了晚上,再接到的已是平陽陷落的消息,這下不能再瞞着皇帝了。齊後主聽了彙報,準備傳回晉陽,可是馮淑妃求他再圍獵一回,齊後主不舍得拒絕,就答應了。

等到齊後主親自帶領十萬人到達平陽,周軍邊戰邊退,隻留下大将梁上彥率領一萬精兵守城,拖住齊軍。齊軍不分晝夜,圍攻平陽城,擊破了城牆。梁上彥親自登城反擊,連他的妻妾兒女都去修築被毀壞的城牆了。齊軍又挖道地攻城,打開了一個十幾步寬的缺口,可是齊後主要求等馮淑妃到前線看過之後再進攻,齊軍隻能待命,周軍趁機堵住了缺口。

梁士彥率領的守城部隊非常頑強,堅守了一個多月,完成了拖住齊軍的戰略目标。在此期間,周武帝甚至還回到長安住了幾天,然後發出诏書,表達了消滅北齊的決心,再次回到平陽前線。

齊周兩軍對峙,齊後主問高阿那肱要不要決戰。高阿那肱說,決戰沒有把握,應該堅守。齊後主身邊的一幫寵臣都慫恿他出戰,說對面是天子,我們這面也是天子,怎能示弱?本來齊軍戒備周軍突然傳回,挖塹壕截斷了道路。齊後主下令填平壕溝,主動進攻。

這時候最高興的就是周武帝,他的計劃就是要殲滅齊軍主力,齊軍主動進攻正中他下懷。齊軍圍攻平陽一個多月,已經極為疲憊,遇上以逸待勞的周軍,有些抵擋不住,右翼稍稍後退。馮淑妃看見右翼後退,大喊:“敗了!”齊後主身邊的寵臣穆提婆跟着喊:“陛下快跑!”齊後主真的就帶着馮淑妃逃跑了。主帥一跑,齊軍立馬就潰散了。周武帝乘勝追擊,一路殺到了晉陽城下。

齊後主逃到晉陽,又跑回國都邺城。身邊的大臣都勸他整頓軍隊,再和周軍決戰。侍中斛律孝卿給齊後主寫好了講稿,讓他對士兵講話,而且要聲淚俱下,這樣可以振奮士氣。齊後主到了軍營,沒說幾句就忘詞了,忍不住開始大笑,身邊的随從也跟着笑。士兵看着這樣的君主,士氣實在不可能高漲。

周武帝攻占晉陽,隻休整了十幾天就進軍邺城,同時放出消息:北齊投降的人一律加官進爵。北齊的官員開始成批地向北周投降,齊後主眼看無力回天,把皇位傳給了8歲的兒子,自己做了太上皇帝,準備去投靠南方的陳朝。在逃往青州路上被北周追兵俘獲。周武帝封齊後主為溫國公,後來又以謀反的罪名賜死了他。至此北齊滅亡。

結論:北周武帝消滅北齊,統一了北方。四年後,楊堅篡周,建立隋朝,在北周的基礎上統一了全國。

中國古代史(魏晉南北朝)(四十五:北齊滅、隋滅陳,亂世終)
中國古代史(魏晉南北朝)(四十五:北齊滅、隋滅陳,亂世終)

公元588年

隋滅陳:三百年中華亂世的終結

公元588年十月,隋帝楊堅下令伐陳,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将陳朝完全攻克。

首先楊堅命人三次修築長城,又用七年時間逐漸瓦解東、西突厥兩部,確定伐陳時無後顧之憂。陳朝在長江以南,進攻南陳首個困難便是長江天險,是以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為此,楊堅封楊素為信州總管,在永安(今四川奉節)建造每艦能容戰士八百人的“五牙”,以及規模稍小的“黃龍”、“平乘”等船艦,同時令隋将李衍至襄州(今湖北襄陽)、元壽在淮浦(今江蘇漣水)監修船艦,命賀若弼訓練水軍,在長江全線積極為渡江備戰。

與此同時,楊堅還對南方進行了長期的“攻心”政策。他多次派人下江南焚燒陳朝糧倉,并不斷佯裝集結部隊,制造渡江進攻的假象。以此麻痹陳朝的軍心,為今後的大舉進攻做好準備。

終于,在588年一切準備就緒,隋文帝正式發兵攻陳。

鑒于陳朝長踞江南地區,長江的控制權及陳都建康城的争奪戰便成為了戰争的關鍵。為此,楊堅以江夏(今湖北武漢武昌區)為界,将長江劃分為上、下兩個戰區,先後以八路部隊進攻陳朝:下路由楊廣挂帥,率主力部隊由六合(今江蘇南京六合區)出發,計劃渡過長江,從正面逼近陳朝首都建康。上路則由秦王楊俊率領水軍自襄陽沿漢水而下;楊素率水軍從永安(今四川成都永安鎮)出發沿三峽順流東下與之彙合。

同年十二月,楊素的水陸軍在江夏以西的長江中上遊戰場牽制陳軍兵力,楊俊屯聚漢口,吸引陳水軍都督周羅喉與之對峙。陳軍是以受到牽制,不能向下馳援。晉王楊廣占據六合,與建康隔江相對,伺機而動。同月楊素率艦隊沿江而下,在狼尾灘(今湖北宜昌西)擊敗陳守将戚昕,順流東下。

面對一觸即發的戰事,陳朝幾乎沒有任何像樣的抵抗。陳後主本就是個荒淫無道的君王。他自恃坐擁長江天險,不但對隋軍不加設防,反而将主戰的将領殺掉,在後宮與自己的愛妃張麗華終日玩樂。其次陳後主也中了隋朝的心理戰術,認為這次隋朝也不過就是放放火,不認為楊堅會真的攻打過來。是以,唯有陳将呂仲素奮力死守,設定三條攔江鐵索,一度重創隋軍五千餘人。但因為皇帝本人都不進行任何反抗,呂仲素自然也得不到任何支援。面對隋朝大軍,他最終不敵隋朝水陸聯軍的強攻,兵敗延州(今湖北枝江)。不久隋軍兵臨建康,一舉滅陳。

這一天,建康附近火霧籠罩,隋朝的先頭部隊趁此機會兵分兩路橫渡長江。一支部隊由隋将賀若弼統領,從長江下遊的廣陵(今江蘇揚州)渡江;另一支部隊由隋将韓擒虎帶領五百士兵,自建康上遊和州附近渡江。兩人都想奪得第一個入城的功勞,于是争先恐後向前推進。十二天後,賀若弼的部隊從東邊,韓擒虎的部隊從西南邊同時攻入建康城内。僅一步之差,最終由韓擒虎抓住了陳後主陳叔寶,陳朝滅亡,隋朝完成統一,結束南北朝時期。

結論:隋滅陳之戰,是南北朝的統一戰争。自漢末以來續存了四百年的南北朝時代至此終結,中華大地再度統一。

三百年中華亂世的終結

中國古代史(魏晉南北朝)(四十五:北齊滅、隋滅陳,亂世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