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2年,蘭州軍區司令換人,鄧小平對一位老将說,你去我放心

西北望,射天狼。西北安,國家安。蘭州軍區曾經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大軍區,轄西北五省,戰略位置相當重要。能當蘭州軍區司令員的都是百裡挑一能打惡仗的名将。

在蘭州軍區的曆史上,好多司令員都是名将,比如中原突圍建奇功的皮定均中将,比如旋風司令韓先楚上将。韓先楚之後是百戰名将杜義德,那是鄧小平的愛将,當年第六縱隊政委,王近山的鐵搭檔。

1982年,蘭州軍區司令員再次換人,誰來接替杜義德呢?無論是前任司令員杜義德,還是新到任的司令員,都是讓鄧小平非常放心的一代戰将。

鄧小平對杜義德說,有你在西北,我就放心了

在劉鄧大軍為數不多的幾個縱隊中,第六縱隊是一個年輕的縱隊,也是一個能打硬仗的縱隊。縱隊司令員前有開國上将王宏坤,後有開國中将王近山。六縱能打硬仗,是在王近山的帶領下。

血戰大楊湖,全殲整編敵三師,第六縱隊是以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死戰成功的,一戰讓老大哥縱隊刮目相看。劉伯承和鄧小平對六縱非常倚重,也非常信任。

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打仗沒的說,可是禍也惹得不少,不太穩重。中原戰事正緊,馬上要千裡躍進大别山了,他竟然出了意外車禍,大腿粉碎性骨折,關鍵時刻掉鍊子,離開了部隊。

1982年,蘭州軍區司令換人,鄧小平對一位老将說,你去我放心

(鄧小平和杜義德等)

國難思良将。王近山離開了,幸好還有政委杜義德。杜義德也是紅四方面軍出身的将領,紅四方面軍的政委不單單隻會做政治工作,他們一般都是軍政全才,既能打仗,又會做政治工作。

比如陳錫聯,既當過師長,又當過師政委,比如杜義德,也是又當師長,又當師政委,在紅四方面軍中,他也打了不少惡仗。王近山走了,六縱不能一日無帥,杜義德既當政委,又代理司令員,照樣打勝仗。

相對來說,杜義德比王近山更穩當,更讓劉鄧首長放心。南下強渡汝河的關鍵時刻,劉鄧首長帶着機關人員跟随第六縱隊一起行軍,那是對杜義德的高度信任,絕對放心。

杜義德沒有讓劉鄧首長失望,既要打仗,又要保護首長們的安全,他那一段時間高度緊張,最緊張的時刻,整個人不停地出汗,幾近虛脫。杜義德頂住壓力,經受住了考驗,成功進入大别山,辛苦轉戰,和敵人兜圈子,和劉鄧首長一起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建國後,杜義德被授開國中将,長期在海軍中任職,當過海軍副政委。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鄧小平從陸地上調兵遣将之後,又派杜義德坐鎮海上,防止敵人從海上進攻。杜義德去了,鄧小平這才放心了。

1980年,韓先楚進京任職,蘭州軍區司令員的位置空出來。鄧小平再次點将杜義德,讓他去蘭州軍區當司令。杜義德對鄧小平說,

您放心,我會盡力的。

到任不久,杜義德就開始嘔心瀝血地工作,不顧年邁之軀,深入邊防部隊考察調研。在河西走廊,杜義德帶着軍區幹部,對着“左公柳”,說道,

左宗棠還能為後人留下樹蔭,我們共産黨人、革命軍人,更應該鞏固建設國防,為後人留下業績。

1981年,杜義德擔任蘭州軍區司令員的第二年,鄧小平視察蘭州軍區部隊,握着杜義德的手說,

有你在西北,我就放心了。

這句話,充分說明鄧小平對杜義德的工作是非常滿意,非常認可的。

1982年,蘭州軍區司令換人,鄧小平對一位老将說,你去我放心

(杜義德陪同鄧小平視察)

1982年,70歲高齡的杜義德主動退居二線。鄧小平又點了另一位老将的名字,讓他接任蘭州軍區司令員。他就是鄭維山。

鄧小平對鄭維山說,你去蘭州當司令,我是放心的

杜義德是武漢黃陂人,鄭維山是河南新縣人,他們都是大别山子弟,都是紅四方面軍将領。杜義德出生于1912年,鄭維山比他年輕3歲。相對來說,鄭維山更加出類拔萃。

在紅四方面軍中,他們都在1933年升任正師級進階将領。當時杜義德21歲,鄭維山隻有18歲。解放戰争時期,杜義德是劉鄧大軍的縱隊政委,跟随劉鄧逐鹿中原,鄭維山是華北軍區聶榮臻手下的縱隊司令員,保衛華北。

1948年,傅作義突然偷襲石家莊和西柏坡,妄圖對毛主席等中央上司采取非常手段。關鍵時刻,毛主席唱了一出驚心動魄的空城計,騙過了傅作義。曆史不是演義小說,在毛主席空城計的背後,有鄭維山的心血。

當時軍情緊急,周總理急調鄭維山的三縱馳援石家莊。鄭維山是著名的飛将軍,他4天4夜,急行軍600多裡,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石家莊附近,擋住了敵人的退路,這才吓退了傅作義。

四大野戰軍成立,杜義德擔任第3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0軍軍長,鄭維山是第63軍軍長,後來升任第19兵團副司令員。1969年,鄭維山接替楊勇上将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雖然是小老弟,他卻比杜義德更早當上大軍區司令員,而且執掌的是京畿重地。

毛主席曾經說過,

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都是風風火火,雷厲風行。

把鄭維山和許世友相并列,這是對鄭維山的高度評價,說明毛主席對鄭維山的工作是認可的。

1982年,蘭州軍區司令換人,鄧小平對一位老将說,你去我放心

(鄭維山中将)

1982年12月,67歲的老将鄭維山被任命為蘭州軍區司令員。臨行前,軍委主席鄧小平親自和鄭維山談話。鄧小平語重心長地說,

帶兵打仗你是内行,那些不用我多說,你去蘭州當司令,我是放心的,注意辦好兩件事情,第一是在西北培養出十個接班人來,第二是大力栽樹造林,綠化大西北,造福子孫後代。

鄧小平給鄭維山布置了兩大戰略任務,一個是植樹造林,造福千秋,一個是培養人才,盡快解決幹部年輕化的問題。鄭維山握着鄧小平的手說,我一定鞠躬盡瘁,努力完成中央交辦的任務。

大軍區司令,親自登門,拜訪一位老漢

鄭維山到任之後,及時傳達鄧小平的訓示,打響了大西北綠化戰役。鄭維山很有自知之明,他雖然生在農村,從小種過地,可對于綠化種植,卻是個外行。

專業的事,需要專業的人來做。鄭維山找了大量的農林書籍來讀。全國各地的農林專家,聽到了鄧小平的号召,紛紛獻言獻計。88歲的農學會副會長,在病床上給鄭維山寫了一封信,給他推薦了一個人,叫劉亞之。

劉亞之搞了一輩子花圃種植,正在蘭州郊區的一個大隊,當地人稱劉老漢。這天,鄭維山司令員親自登門拜訪,對劉亞之說,

您是育林專家,我是專門向您請教的,您給我們當個顧問好嗎?

劉亞之向鄭維山介紹了矮壯剪枝技術,提出以旱養旱的造林觀點,還送給鄭維山自己寫的兩本書。鄭維山如獲至寶,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綠化大業順利開展。

1982年,蘭州軍區司令換人,鄧小平對一位老将說,你去我放心

對于幹部年輕化,鄭維山最有發言權,他不到20歲就當上了正師級。如今當了大軍區司令,鄭維山知道什麼叫人才,如何發現和培養人才,很快一大批年輕幹部被提拔上來。

當然了,作為蘭州軍區司令員,最重要的還是抓戰備。鄧小平之是以對鄭維山放心,是因為他知道鄭維山是個打仗的專業人才。

為了了解情況,鄭維山實地調研,從賀蘭山到河西走廊,越野車跑壞了一輛又一輛,跑得那些作戰部的參謀們都有點吃不消了。鄭維山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卻鬥志昂揚,踏遍青山人未老。

鄭維山用半年的時間,帶領機關人員勘察西北地形,先後行程7萬多公裡,走遍了蘭州軍區所轄的重要山關要地,大大小小的山頭,邊防哨所。

從軍事專業角度,鄭維山提出了很多新思維,新觀點,按照鄧小平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制定了一整套西北地區防禦作戰方案,在蘭州軍區引起極大反響。1985年,70歲的鄭維山結束大軍區司令員的任期,退居二線。

新老軍區司令員,對大西北都有特殊的情結

前面說了,杜義德和鄭維山都是紅四方面軍将領,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長征結束之後都參加了西路軍,都經曆了那場慘烈的失敗。杜義德是騎兵師師長,他掩護王樹聲突圍,被打散後,一路讨飯回到延安。

鄭維山當時是紅88師政委,他的經曆和杜義德出奇地相似,部隊被打散了,22歲的鄭維山晝伏夜出,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他專走沒有人煙的沙漠,餓了不得不抓野牛糞充饑,渴了有時候喝自己的尿。曆盡艱辛回到組織的彙報,鄭維山也是一個渾身都是虱子的“乞丐”了。

西路軍的失敗,給他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傷痛。特殊的經曆,讓杜義德和鄭維山都有很重的西北情結。讓他們先後擔任蘭州軍區司令員,重返河西走廊,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到祁連山考察期間,看見成群的馬匹,蕭華政委對杜義德說,

杜司令啊,說不定那裡面還有你們西路軍騎兵師跑散戰馬的後代呢。

這話說得不假,祁連山不但有西路軍戰馬的後代,也掩埋着很多西路軍烈士們的遺骨。

爬上賀蘭山,杜義德回憶當年那場慘烈的戰争,久久不能言語。他想起了很多戰友,很多可愛的同志,慘死在馬家軍的屠刀之下,鮮血染紅了腳下的這片土地。

鄭維山對蘭州的情結就更重了,西路軍失敗,他九死一生逃了回去,解放戰争後期,他揮兵參與解放了蘭州城,對準當年的死敵馬家軍,狂轟亂炸,為紅軍兄弟們報仇雪恨。

1982年,蘭州軍區司令換人,鄧小平對一位老将說,你去我放心

沒想到年近七旬,鄭維山當了蘭州軍區司令員,在河西走廊考察的時候,鄭維山曾專門檢視古戰場,還能看到堆堆白骨,他傷感地說,

那些白骨大部分都是紅軍将士們的,都是我們紅88師的。

紅88師參加西征時有5000多人,最後隻有20幾個人突圍而出,回到延安的不到10個人。他們大部分都犧牲在祁連山了,當時還都是一二十歲的孩子。

師政委鄭維山當時也不過22歲。

退休後的鄭維山最懷念的就是血灑祁連山的戰友們。他一直想再去西北看一看,走一走,和戰友們說說話,可惜因為身體的原因,最終沒有能夠成行。

2000年,鄭維山病逝,享年85歲。根據他生前的遺囑,鄭維山走的時候是面向西,面向祁連山大山口,面向蘭州,面向那些魂歸大西北的戰友們。

杜義德在2009年逝世,享年98歲,他比鄭維山要高壽。

本文參考杜義德和鄭維山将軍的有關傳記等書籍,喜歡的讀者朋友們,歡迎點選關注,或留下您寶貴的評論。

1987年,11位大軍區司令同框,4位乖乖站後排,端坐C位的是誰?

王近山晚年複出,變得溫順了嗎?有人要批許世友,他說:散會

1987年,誰接替尤太忠當廣州軍區司令?鄧小平稱他是真正帶兵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