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天橋:我對腦科學研究的“野心”至今未變,人工智能給了我新的勇氣

作者:上觀新聞

7月26日,由陳天橋、雒芊芊夫婦建立的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将捐贈5000萬元,與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合作建設“人工智能與精神健康實驗室”,重點關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開展精神疾病評估和幹預,提升群眾心理健康水準。

TCCI至今已投入2億美元(包括在中國的5億人民币)的腦科學研究有何新進展?未來在腦科學研究有何新布局?TCCI創始人陳天橋接受了媒體的專訪。

【對腦科學基礎研究初心不變】

“我一直有個‘野心’,希望通過大腦的基礎研究,把精神疾病的根源弄清楚。”陳天橋說,他自身有驚恐症。這也是他2016年成立TCCI的原因之一。

他坦言,可能因為自己是外行,膽子特别大,于是當時就奔着最優秀的大學而去,與加州理工學院合作成立了TCCI加州理工研究院,設腦機接口、社交與決策神經科學、系統神經科學、分子與細胞神經科學、大腦成像、神經科學教育等多個中心,重點關注大腦基礎研究,現在有50多位相關教授從事這方面研究,建立的TCCI大樓也是加州理工學院最大的一幢建築。

陳天橋:我對腦科學研究的“野心”至今未變,人工智能給了我新的勇氣

TCCI加州理工研究院大樓

“在慈善領域,像我們這樣,私人投入基礎研究的人很少。這些年,我見了300多個科學家,逐漸認識到,短期内對大腦機制的基礎研究很難有重大突破,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陳天橋說。

盡管如此,陳天橋表示,未來還是會把其餘8億美金的一半用于基礎研究,這也是初心所在。“我們也不知道誰會把這筆錢用得更好,誰會在腦研究上有突破,隻能千金買馬骨。”

TCCI已在全球持續支援了包括中國、歐洲、日本、美國等國家的40個神經科學年會,覆寫幾萬名科學家。還正在開發青年科學家互動平台“追問”,鼓勵探讨腦科學的基本問題。

【希望有更多的“陶虎”來找我們】

對基礎科學有了更務實的了解後,近年來陳天橋把目光轉移到了轉化研究或者說臨床研究,并宣布投入5億人民币給中國科研機構尤其是醫院進行相關研究,而這次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合作其實并不是他們的第一次合作。

TCCI的第一個腦科學前沿實驗室——應用神經技術實驗室,去年10月在上海華山醫院虹橋院區投入使用。陳天橋當時在緻辭中說,這一腦科學前沿實驗室向全國的科學家開放,提供資金、裝置、臨床等全方位的支援。

陳天橋:我對腦科學研究的“野心”至今未變,人工智能給了我新的勇氣

TCCI的第一個腦科學前沿實驗室

“腦科學研究确實比我想象的更難,而人工智能給了我新的勇氣,我希望把它作為重要突破口,對精神疾病開展客觀、長期、大樣本的研究,使得類腦研究能從中獲益。”陳天橋說,人的眼睛是有神還是呆滞,行走的步态是否發生變化,人工智能已可以識别這些,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大資料,來為精神健康的評估服務,“還需要捅破這層紙。”

在他看來,大腦好比一座金礦,在華山醫院建應用神經技術前沿實驗室,就是生産鏟子、榔頭,對大腦進行探知;此次與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共建人工智能與精神健康實驗室,就是去尋找挖礦的地圖。

“雖然目前計劃投入5億元人民币支援中國腦科學研究,但對我來說并沒有上限。”陳天橋說,如果幾年内能出成果,願意再追加資金投入。“隻要有好的項目,我們也想盡快把這些錢用起來。”

“馬斯克用于猴子的腦機接口技術其實并不新鮮,上海科學家陶虎團隊所做的免開顱微創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在植入創傷、長期在體安全性等關鍵名額方面,目前已達到甚至部分超越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陳天橋說,這一獲得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最高獎項的研究,當初很多投資人感興趣,但一聽“要10年以後才會出消費級産品”,都吓跑了,而TCCI不僅予以了資助,陳天橋還叮囑陶虎“20年也沒問題”。

陳天橋:我對腦科學研究的“野心”至今未變,人工智能給了我新的勇氣

陶虎團隊研發的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系統用于兔子實驗

很多人工智能專家進入了自動駕駛領域,陳天橋呼籲,希望能有更多人轉向腦科學交叉研究,希望更多的“陶虎”們找上門來。TCCI正在計劃面向具備人工智能和腦科學雙重背景的研究所學生發放獎學金。

【通過追問探索科學的邊界】

如何在保護隐私的前提下,探索大腦更多元度的資訊?

“我現在每周開三次會議、每次三個小時來推進腦科學研究,很多時候都在讨論倫理問題,也就是資料隐私。”陳天橋說,一方面需要加強去隐私的技術手段,另一方面當技術沒有完善時,更加需要政策的拾遺補缺。

盡管從2016年建立TCCI以來,對于大腦的基礎研究還沒有重大突破,但陳天橋對此比較淡然。“實驗室裡的失敗,每天都在發生,但這也是有價值的,科學本身就是容許失敗的。

蘇格拉底被譽為“思想助産士”,他總是通過追問來幫助别人形成自己的想法。陳天橋對此倍加推崇,希望用追問來助力腦科學研究。今年10月,TCCI将與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共同舉辦一場國際認知科學會議,在會上将集中讨論認知科學領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更重要的是,TCCI正在建設一個叫“追問”的網際網路平台,預計今年上線,目的就是鼓勵青年科學家向行業大咖追問,鼓勵熱愛腦科學的非專業人士,比如企業家、創業者、學生等向科學家追問,共同探索腦科學的邊界。

陳天橋:我對腦科學研究的“野心”至今未變,人工智能給了我新的勇氣

共建人工智能與精神健康實驗室簽約儀式

“精神疾病的研究任重道遠,雖然人類短期内還沒有辦法對大腦的奧秘深入解碼,但這不等于我們對此就無能為力。”陳天橋說,他們正與騰訊合作開發可用于認知評估和訓練的遊戲,探讨如何通過音樂來進行治療,研究如何開發家用睡眠監測儀等。

“用私人方式資助基礎研究壓力巨大,但我和太太十幾年思考下來,認為這是我們回報社會最好的方式。”陳天橋說。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黃海華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檔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黃海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