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前言</h1>

“持正相倚,嶷如秋山”,用這句古詩來比喻鄧小平和葉劍英這兩位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中國漫長的革命歲月中建立起的深厚情誼,最為恰切.......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鄧小平和葉劍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h1>

1981年春,葉劍英在湖北視察時,住在武漢東湖飯店。紅軍老戰士何長工這時也來到武漢,專門到東湖飯店看望葉劍英,葉劍英高興地同何長工長談。

他們從經濟建設談到軍隊建設,又談了一些老同志的近況,當談到各自的身體狀況時,葉劍英笑着說:“中國有句俗話,叫‘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我現在離84還差兩個月。”

何長工聽了,開玩笑說:“喲,那你這兩個月得注意點。”

“大概閻王這兩個月不會請我去,我自己也不會主動去找他。”葉劍英說完,兩人開懷大笑了起來。

葉劍英的幽默風趣,反映了他對待疾病和高齡的樂觀态度。他一向認為,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誰也不能避免,但是,共産黨人應當以積極、樂觀的态度和頑強的意志來對待疾病,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不僅僅是為個人,更重要的是為了更多更好地為黨和人民做工作。

“身欲奮飛兮病在床”,葉劍英到了晚年,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健康狀況漸趨下降,由于病情總是反反複複,葉劍英不得不在軍事科學院的寓所内卧床了兩年半,在此期間,黨中央對他疾病的治療極為關注,中共中央、人大、政協、國務院、軍委和三總部的上司曾經常打電話問候或到病房看望他,并聽取醫療組彙報,給專家、教授、醫療人員提出希望和要求。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晚年葉劍英

專家、教授和全體醫護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對葉劍英的疾病進行精心觀察、精心治療、精心護理,千方百計想要延長他的生命。

可從1986年10月13日開始,葉劍英的病情出現了明顯的惡化迹象,身體健康每況愈下,為此鄧小平和其他中央上司同志非常關心他的病情,還曾多次前往探望。

可即便是在黨中央上司人、老同志及子女的關心下,這顆偉大的心髒還是在10月22日淩晨1時16分停止了跳動。

雖然知道葉劍英身體狀況已經不太好,但是當得知葉劍英去世的時候,鄧小平眼淚還是落了下來......

鄧小平和葉劍英相識于中央蘇區時期,不過在那時他們相交甚少,兩人的交往主要在新中國成立後,也是在那時他們建立了特殊的感情和政治交往關系。

在鄧小平擔任黨的總書記,主持黨中央的第一線工作時,葉劍英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軍委副主席,負責軍委的日常工作,兩人雖處在不同的崗位,但彼此十分支援對方的工作。

作為黨的第一代上司集體中的重要一員,鄧小平以其過人的膽識、卓越的上司水準和優秀品質,赢得了黨中央、毛主席的高度評價,也赢得了葉劍英的尊重。

1970年,鄧小平、葉劍英等老一輩革命家離開了北京,當時,鄧小平來到了江西,在原南昌步兵學校院内,而葉劍英則是在長沙。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鄧小平

兩位老一輩革命家,盡管“天各一方”,但卻時刻心心相印,那時王震也在南昌,當他得知鄧小平來到長沙後,曾前去看望幾次,在同鄧小平的閑聊過程中,提及葉劍英,他們都十分惦念葉劍英。

為此,王震特意前往長沙看望葉劍英,還帶去了鄧小平的問候,葉劍英見到王震來看他十分高興,可他并沒有同王震寒暄太多,而是直接詢問了鄧小平的情況:

“小平同志的身體怎麼樣?”

“他生活起居情況如何?”

“是不是天天要去勞動?”

“家裡的子女都到身邊了嗎?”.......

王震一一回答着,當葉劍英得知鄧小平的生活很苦時,原本看到老同志高興的面龐,也不禁變得失落起來,良久後,葉劍英說:“你趕快回去照顧他,中國可以沒有葉劍英,但不可以沒有鄧小平!”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葉劍英

王震自然明白葉帥的意思,他陪葉帥吃了頓飯後,便找來在長沙的老部下,請他務必幫助葉帥改善生活後,便按照葉帥的囑托匆匆回到了江西南昌。

回到南昌後,王震來不及回自己家中,直接來到鄧小平的家裡,告知鄧小平葉劍英的處境,并提及了葉帥對他的關心,鄧小平在感動的同時,也甚為葉帥的處境而擔憂。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7">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h1>

1971年,中共中央、毛主席決定由軍委副主席葉劍英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如何加強對軍隊的上司,這在當時是國家建設、軍隊建設的大問題,在葉劍英看來,想要将這一大問題解決,必須由德高望重、才資兼備且身體又好的人來主持才行,想到這裡,葉劍英腦海中就想到鄧小平。

在想到鄧小平後,葉劍英便向毛主席提議請鄧小平“出山”,當時國家處于多事之秋,需要重臣維持,為此,毛主席接受了葉劍英的建議,決定請鄧小平“出山”,因為畢竟人才難得。

1972年,鄧小平給毛主席寫去了一封信,信中的大緻内容為:願為黨、為人民、為國家再去做一些工作。

毛主席在收到鄧小平的信後,也很快就做出了批示,内容更是肯定了鄧小平的功績。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毛主席

1973年春,東風送暖,萬象更新,鄧小平從江西回到了北京,葉劍英得知這一消息後,特别高興,他立即親自去看望,幫助鄧小平解決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還向他介紹了軍隊的情況,征求他對軍委擴大會議籌備工作意見。

為了加強中央軍委的上司,葉劍英又有大的舉動,直接寫了一封信給毛主席,并當面向毛主席提出一個要求:“小平同志回來了,我提一個要求,讓他來參加和主持軍委工作。”

面對葉劍英的要求,毛主席笑着說:“我贊同。”

毛主席欣然同意後,便找來周總理商議,決定恢複鄧小平的國務院副總理的職位,并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軍委的工作。

這年12月12日,毛主席親自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會上提出了大軍區司令員互相對調的建議後說:“我和劍英同志請鄧小平同志參加軍委,當委員。是不是當政治委員,以後開二中全會報告追認。”

毛主席的講話仍然充滿了幽默和魅力,這時,他指着葉劍英诙諧地說:“你是贊成的,我贊成你的意見,我代表你講話。”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毛主席和葉劍英

接着,毛主席讓葉劍英召集各大軍區司令員、政委來參加會議,負責具體組織這項工作。

三天後,也就是12月15日,毛主席又一次同政治局有關同志和幾個大軍區負責人談話。他介紹鄧小平說:

“我們現在請了一位總參謀長。他呢......你們的老上司,我請回來了,政治局請回來了,不是我一個人請回來的......”

12月22日,中央軍委釋出指令,令幾個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在召集這些司令員開會宣布中央和軍委的決定時,毛主席指着鄧小平說:“現在,我請來了一個軍師,叫鄧小平......我想政治局添個秘書長吧,你不要這個名義,那就當參謀長吧!”

在座的各大軍區司令員聽了毛主席的話,無不為請回了鄧小平這位總參謀長而歡呼雀躍的,為此,葉劍英更是十分高興,在聽完毛主席的話後,葉劍英立即表态:“堅決擁護毛主席和中央的決定,支援鄧小平擔任總參謀長......大家要認真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訓示。”

會議結束後,葉劍英很快來到鄧小平住處,商議軍機大事,研究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建設的設施,并組織總部上司和機關人員向鄧小平彙報軍委工作和部隊情況。

随着鄧小平逐漸接管了黨政軍的指揮權力,葉劍英為保證鄧小平的安全,便在暗中時刻保護着他。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葉劍英和鄧小平

1974年1月上旬,從祖國南部還将陸續傳來了令人不安的消息:南越當局正派兵侵占我國西沙群島的幾個島嶼。

1月18日,周總理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提議成立由葉劍英牽頭,由鄧小平、陳錫聯等人,全權處理軍委日常事務及緊急作戰事項,得到毛主席的贊同。

1月19日淩晨,南越當局突然派出兵力,強行登上琛航、廣金兩島,首先向中國民兵開炮射擊,早已嚴陣以待的中國守島民兵英勇地進行自衛還擊。

葉劍英得到報告後,立即給廣州軍區指揮員打去電話,了解詳情,然後向周總理做了報告,周總理在電話中指令葉劍英:“立即組織上司小組,鄧小平、陳錫聯等人參加,由你負責,到總參謀部指揮作戰!”

根據周總理的訓示精神,葉劍英與鄧小平一起,共同擔負起了這次直接指揮西沙海戰、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的戰鬥。

這時的鄧小平雖然尚未正式任命軍委總參謀長職務,但葉劍英對他十分尊重,在緊張的幾天幾夜作戰的過程中,葉劍英和鄧小平一起守候在總參謀部作戰值班室裡,研究敵情,調配兵力,發出了一道道指令。

為了固守祖國海疆,葉劍英和鄧小平研究,并請示周總理同意,派出一支艦隊南下,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

1月20日,經報告毛主席準許,葉劍英向前線部隊發出指令:堅決收複甘泉、珊瑚、金銀三島。經過激戰,全部收回了越軍占領的島嶼。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南沙自衛反擊戰舊照

就這樣,西沙自衛反擊戰在葉劍英、鄧小平的指揮下最終取得了重大勝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5">葉劍英主動讓位</h1>

1975年1月5日,鄧小英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在黨的十屆二中全會上又被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周總理病重住院後,在毛主席的支援下,鄧小平代總理主持中央的黨政日常工作,葉劍英被任命為國防部長,繼續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鄧小平在葉劍英等許多同志的支援和協助下,大刀闊斧地進行全面整頓,使各行各業出現了新的氣象。

但好景并沒有持續太久,1976年鄧小平退居在家裡,但他仍然時刻關注政局的發展,而在那段日子裡,葉劍英還曾悄悄上門去看望鄧小平,之後,雖然不能親自去,但他還是通過子女去溝通聯系。

1976年9月9日,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去世,當鄧小平得知毛主席去世後,他十分難過,可他什麼也做不了,于是,他把希望的目光投射到了葉劍英的身上。

一天清晨,王震特意去看望了鄧小平,當時鄧小平正在院内散步,鄧小平看到王震到來後,喜出望外,親自到門口迎接,王震問候了小平同志身體健康狀況和生活起居。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王震

寒暄過後,鄧小平關切地問了問“外邊”的情況後,開始打聽起葉帥來。

“葉帥那裡,你最近去過嗎?”

“常去。”

鄧小平稍微思索了一下,接着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葉帥現在常住在什麼地方?他每天的起居活動是怎樣安排的?身體怎麼樣?什麼時間精神最好?......”

王震一一回答完後,鄧小平隻是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第二天,鄧小平悄悄地來到了葉帥的家中,兩位老革命家交談了很久,他們就鬥争形勢的發展交換了想法,而鄧小平對葉劍英必将“收拾殘局”抱有極大信心,鄧小平在離開前叮囑道:“一定要多找老同志談話,聽聽群衆的呼聲啊!”

1976年10月6日,葉帥得知鄧小平因為健康問題住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三〇一醫院,為此葉帥趕忙給三〇一醫院打去電話,要求醫院妥善安排鄧小平的醫療診治。

不久後,葉劍英親自安排鄧小平搬到了西山25号,以便更好地保護他,還便于同他研究國際國内的重大問題。

後來,葉劍英派小兒子開車,把鄧小平接到玉泉山9号樓自己的住地,他倆見面時,都非常激動,鄧小平先叫了聲:“老兄!”兩人的手長時間握在一起。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随後,葉劍英親自向鄧小平傳達了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并一如既往地關心鄧小平的健康,解決其閱讀檔案、改善處境等問題。

後來,葉劍英還吩咐辦公室主任說:“凡是我看的檔案,都要送給小平同志,讓他看,熟悉情況。”

為了能夠讓鄧小平盡快出來工作,葉劍英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短時間内都未能有成效。

1977年春,雖然已是萬物複蘇的季節,但春寒料峭,乍暖還寒,李德生來到北京西山看望葉劍英,那時鄧小平也還住在西山,葉劍英見到李德生後,來不及同他寒暄,直接問了一句:“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

李德生說:“還未來得及。”

葉帥點了點頭,随後同李德生閑談起來,臨走時,葉帥再次囑咐李德生:“你去看看你們老政委。”

葉帥的話也正是李德生的心願,來到鄧小平住處後,李德生見鄧小平雖然面容有些消瘦,但仍然自信、豁達、剛毅,有一種堅不可摧的氣度。

鄧小平見到李德生前來看望他,臉上露出了微笑,他一邊和李德生握手,一邊讓他做,并問他這次因何到北京來,李德生做了回答,并問了他的身體和飲食起居情況,希望他可以保重身體。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李德生

在一個小時的會面中,鄧小平侃侃而談,他說:“曆史是人民創造的,群衆運動力量很大,個人是微不足道的。”

李德生明了鄧小平話中的含義,他講的是:人民的革命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1977年4月,鄧小平向黨中央和華國鋒、葉劍英寫了一封信,随後華國鋒同葉劍英商量如何處理鄧小平的來信,葉劍英以自己的親身經曆說服華國鋒,做華國鋒的工作,再三提出,盡早恢複鄧小平的工作,并建議中共中央轉發鄧小平的來信。

葉劍英多次推心置腹的談話,感動了華國鋒,華國鋒說:“葉帥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革命,考慮問題就是勝人一籌。”

5月3日,中共中央轉發了鄧小平給黨中央和華國鋒的信,而這實際上就是向全黨發出了鄧小平即将出來工作的信号。

7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十屆三中全會召開,正式通過《關于恢複鄧小平職務的決定》,恢複鄧小平中共中央的所有職務。

77年李德生去北京看望葉劍英,見面後葉帥問:你去看小平同志了嗎前言葉劍英和鄧小平的革命情誼得知鄧小平“出山”,葉劍英向毛主席提一要求葉劍英主動讓位

圖|葉劍英、華國鋒、鄧小平

對此,鄧小平在會上也表示,自己應當老老實實地履行黨員的責任,聽從黨的安排。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全會制定了新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群組織路線,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在此次會議中,葉劍英提出主動讓位,全力支援和确定鄧小平在黨中央的上司核心地位。

葉劍英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和表現出來的高尚革命情操,得到了衆人的認可和贊同,正如于光遠所指出的:“葉劍英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功不可沒。”

在鄧小平與葉劍英幾十年的交往中,他們之間建立了肝膽相照、患難相知的真摯革命情誼,這種革命情誼的形成,從葉帥方面講,一是在于葉劍英主動讓位的豁達胸懷和高瞻遠矚的眼光;另一方面在于葉劍英慧眼識英才,深知鄧小平是文武雙全、能治國安邦的難得帥才。

而他們在苦難中建立起來的情比金堅的友誼,也終将成為一段佳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