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季:一腔熱血鑄忠誠 (雲南省優秀共産黨員)

作者:保山新聞網
李季:一腔熱血鑄忠誠 (雲南省優秀共産黨員)
李季:一腔熱血鑄忠誠 (雲南省優秀共産黨員)
李季:一腔熱血鑄忠誠 (雲南省優秀共産黨員)

反恐特警支隊參加市警察局首屆警營活動

李季:一腔熱血鑄忠誠 (雲南省優秀共産黨員)

到關愛學校開展活動

李季:一腔熱血鑄忠誠 (雲南省優秀共産黨員)

入戶走訪

李季:一腔熱血鑄忠誠 (雲南省優秀共産黨員)

開展挂包幫活動

他是同僚眼中的“微笑上司”;他是工作崗位的“趕不走”和家中大小事的“請不回”。從部隊到公安,铮铮鐵骨男兒,以熱血鑄就忠誠、用無私回報黨恩,帶領一支親手組建的隊伍為築牢保山人民群衆生命安全防火牆做出貢獻。面對大小表彰,他謙虛回應:成績是集體的,我個人僅是集體的一個代表。

保山市警察局反恐特警支隊綜合科科長蔡娟回憶:從2014年5月8日支隊成立以來,就很少看見支隊長李季回過家。“值班民警勸他回去休息,可他就是不走。對于任何人來說,一件事要堅持一天兩天容易,但長期堅持卻很難。” 蔡娟說。

其實李季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他的作風和責任心是當年在部隊就養成的。從18歲入伍,李季不斷頑強拼搏、艱苦奮鬥,一步步從一名士兵成長為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參謀長。22年間,他先後十餘次參加全軍、集團軍比武競賽,三十餘次榮獲個人和團體名次;先後參加全軍高原實戰化訓練考評改革、盈江地震搶險救災、國防光纜施工等急難險重任務, 6次榮立“三等功”,2009年被解放軍總部表彰為“全軍模範基層軍官”,2006年被14集團軍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标兵”,2009年被14集團軍表彰為“全軍優秀黨員”,2010年被14集團軍表彰為“優秀黨務工作者”……一系列成績,肯定了李季紮實的業務功底,也為他後來的公安工作打下堅實基礎。2013年10月,李季轉業進入公安隊伍。

拼命三郎

2014年1月,保山市警察局籌備組建反恐特警支隊,同時宣布了李季任支隊長的任職指令。“剛轉業就被委以這樣的重任,自己也感到意外。”李季說,“在這之前,甚至都沒有上司找我談過話。後來才知道,我在部隊時組織就已經注意到了我。”

在僅有一套辦公裝置和一個工位的條件下,李季接受了組織委以的重任,從制度方案設計、武器裝備統籌等具體環節做起。那段日子,他每天早出晚歸,中午一個人随便在外吃點東西,晚上不到10點不回家。功夫不負有心人,3月初,他便拿出一整套方案。4月中旬,特警支隊順利進入招錄階段。首批招錄的特警隊員有40人,有3名民警從基層公安機關借調到支隊參與組建工作。為確定隊伍能力素質過硬,李季親自到各地挑選人才,然後對43名警員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手把手”強化訓練。用汗水澆築的這3個月,大家練就了一身本事一身筋骨,也是從這時開始,保山才有了一支44人的反恐特警隊伍。

“2015年,我們會同當地基層公安,深入偵察,配合國家公安部、雲南省公安廳偵破了‘11·29’‘3·03’暴力恐怖專案,深挖并打掉了兩個重大涉恐團夥。其中一個涉及十餘人的涉毒涉恐團夥被打掉,有4名罪犯被執行死刑,3人被判無期徒刑,多人被判有期徒刑。一個‘伊吉拉特’暴恐案件的告破,及時消除了我市的暴力恐怖隐患。”李季介紹。

在此期間,市區的巡邏防守工作也一刻不曾松懈。李季帶領的一隊人馬承擔了兩個點的值守任務,每天早上7:00至淩晨2:00,都有兩名特警輪守責任區,即使調休下來的人,也還有一半時間要在辦公室完成其他工作。

執法過程中,警察面對的最大壓力往往是情況危急程度與能否持槍處置之間的沖突。身為一名支隊長,在幾次擔任抓捕手完成持槍歹徒抓捕的危險關頭,李季都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支隊成立7年來,他先後安排處置群體性事件60餘起,帶隊抓獲持槍歹徒6人,查獲各類槍支6隻、彈藥40餘發,抓獲命案犯罪嫌疑人7人,抓獲“武瘋子、毒瘋子”30餘人,參與“掃黑除惡”“疾風掃毒行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邊境綜合整治”等專項抓捕行動30餘次,抓獲犯罪嫌疑人700餘人……“危險是我們這個行業中的每個人随時可能要面對的考驗,而不怕犧牲也是我們這個行業中每個人應有的精神。”李季說。

2016年,施甸縣擺榔鄉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事件,幾個受到個人利益影響的商戶不通過正當途徑解決問題,而是挑唆糾結了幾百人連夜圍攻鄉政府。緊急關頭,李季帶領12名公安人員着便衣到達事發現場,他個人單獨一組其餘同志兩人一組,僅用了2分27秒就對挑頭鬧事者進行了抓捕。“直到我們将帶頭肇事者全部抓獲,周圍的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的隊員從确認抓捕對象到出手基本隻有30秒的協調對視時間,這就好比子彈上了膛,要幹就要快!”李季說。

擺榔鄉群體性事件及後來幾起突發事件的處置,都展現了保山反恐特警隊伍的能力。在全省比武競賽和完成全省性任務中,這支隊伍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被業内評價為省内僅次于雲豹突擊隊的第二梯隊。

慶祝建黨100周年安保工作開展以來,這支隊伍受到了省公安廳的嘉獎以及市警察局的表彰,榮譽的獲得,離不開平日裡的訓練,更離不開團隊成員間的默契。用李季的話說——“互相信任,是一支隊伍的血脈!”

微笑兄長

“我們這支隊伍先後也進過成百上千名特警輔警了,年齡層次拉得很開,年紀小的就二十來歲。支隊長對每個人都像自己的親人,有的是侄子有的是兄弟。”大隊長王開彪說,“我跟他時間最長也最懂得他,他希望大家都成為精兵強将,做個有責任有擔當、對社會有貢獻、在家庭亦能挑大梁的真男人!”

從體能訓練到戰法傳授,從槍械基本原理到射擊精要,李季無一不是手把手教。“我在部隊就有經驗,這是我的強項。”李季不認為當了一名上司就可以養尊處優,有義務有責任也要有能力引導每一個下屬追求奮發向上的人生。

烈日下的訓練場,他和大家一起摸爬滾打;天黑後的值班室,别人熄燈休息了他還在加班……以身作則加溫厚待人,才能留住人心。正是在這種手把手、肩并肩理念的主導下,一支隊伍才有了凝聚力。

“有好幾次大家都想給他過個生日,但最後都因為臨時任務沒有過成。他的好,大家都記着。” 王開彪說。

準軍事化隊伍管理之外,思想建設也緊抓不放。“我們平時就會把思想政治建設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而不是專題教育時才說。”一名特警說。

“我們這支隊伍的管理無疑是嚴格的,但大家并不會感到吃不消。支隊長性格很好,正如他的微信名‘笑臉一張’,共事多年來,我從沒見他和誰紅過臉。即便是在批評教育下屬的時候,他也很講究方式方法,可以說,他對下屬很包容。他從不拿上司架子,工作中與大家共榮共進,是以即使再累,我們也會覺得欣慰,因為有這樣一個有能力有擔當又能了解人的好上司。” 蔡娟說。

缺位丈夫

2002年,解放軍日報刊發過一篇名為《三次推遲婚期的新郎》的文章,報道的正是李季的故事。因為要執行任務,當年在部隊的李季曾3次推遲婚禮,當時家裡已經把請柬都發出去了。

在部隊帶兵與戰士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操練,婚後的李季長期照顧不到家裡,兒子早産24天,3歲以前動不動就生病。“為了支援我工作,嶽父嶽母主動搬來和我們一起住。有很多次我兒子病了,都是嶽父嶽母深夜陪着我夫妻到醫院,我真的很感激兩位老人,若沒有他們的幫襯,很難想象這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

李季的老家在安甯,父母也是托付給弟弟妹妹照顧。“情感上還是覺得很虧欠!”李季眼中露出溫情。

“别看支隊長整天不着家,他啊,對娃娃可上心呢!” 王開彪說,“他兒子去年以超過一本線不少的成績考入雲南省警官學院,看得出他心中的那份高興!”

李季不在家的時候,妻子賀蕊承擔起了教育兒子的責任。“爸爸可是超級戰士呢!”這句話,深深地印刻在兒子的心裡。這麼多年過去了,小時候那個體弱多病的孩子懷揣着對父親的崇拜以及一份真摯的警官情節,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預備公安”,李季常常會忍不住看看兒子一路成長的照片,其中有很多張,胸前都佩戴着父親獲得的獎章。

李季也常和同僚們講娃娃的教育問題,這位自己“缺位”的父親,把關愛灑向了身邊更多的年輕人,也希望這些年輕人再把同樣的愛給予他們的下一代。

“我自己就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我父母都是老師,我從小參軍,真正是黨和國家培養出來的。這麼多年來,我謹遵黨的教誨,用心培養人才,問心無愧地說,我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黨恩。”

難以想象,2013年脫下軍裝加入公安隊伍的李季,這麼多年來居然沒有休過一次公休假,甚至沒有完整度過一個雙休日。如今父母更老了,兒子即将走向社會,妻子也漸漸上了年紀,李季想盡可能多回幾趟家了。“扛米、打掃衛生這些都是我一個男人應該做的,虧欠了他們那麼些年,以後,我會盡量彌補!”李季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