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白,川、渝民間對扣肉的統稱,分鹹、甜兩味。分别為鹹燒白、龍眼鹹燒白、夾沙肉(甜燒白)和龍眼甜燒白,原為四川民間宴席“三蒸九扣”菜品。扣肉,據傳源自魯菜,全國多地都有的傳統美食。兩廣的“梅菜扣肉”和“香芋扣肉”、福建的“豆豉扣肉”、西北的”糟肉'......在基本工藝上,各地大體一緻,幾乎都經過煮、炸、浸等排油工序後加再進行調味蒸制。各地人群飲食習慣和口味喜好不同,便根據各自地區特有物産作為調輔料制作,成就不同風味的扣肉。
與“梅菜扣肉”和“香芋扣肉”塊大、厚實相比,更薄片的川式“鹹燒白”則顯得秀氣不少。在調味上,鹹燒白更顯簡單,主要是為了突出芽菜或農家鹽幹菜的原香,達到肉香與菜香完美交融的效果。
【鹹燒白】
主料:鮮豬五花肉300g
輔料:宜賓碎米芽菜100g(亦為調味料)
調料:淨肉姜15g、淨蒜瓣5g、蔥15g、料酒20g、花椒1g、永川豆豉5g、泡紅椒5g、糖色(或蜂蜜)10g、醬油10g、白糖3g、醪糟汁10g
烹制步驟:
1、 五花肉治淨,加清水、姜片10g、蔥、料酒10g、花椒燒沸,撇去浮沫,中小火煮至7成熟,撈出,趁熱用叉子在皮上遍插小孔并抹上糖色(制作時才發現家中冰糖和白糖都已用完,也沒有蜂蜜,故用了少量醬油代替,成菜色澤略差),在肉皮四角插上四根牙簽,外露1cm,晾涼、幹水;

2、 淨鍋入油約200ml燒至六、七成熱,将五花肉肉皮朝下入鍋炸約1分鐘起泡,撈出浸入熱水中呈虎皮時撈出;
3、 姜5g切末、蒜剁茸、泡紅椒和豆豉剁碎備用;
4、 芽菜淘洗淨,擠幹水備用;
5、 醬油、料酒10g、白糖和醪糟汁一起調勻成味汁;
6、 炒鍋入油少許,下姜米、蒜茸和泡紅椒爆香,入芽菜炒幹水氣、出香,入黑豆豉拌勻出鍋備用;
7、 拔掉牙簽,将五花肉切為約0.3cm厚度的片,逐片擺入蒸碗呈“一封書”狀;
8、 将炒好的芽菜鋪于肉上,淋入味汁,封上保鮮膜;
9、 蒸鍋中加足量水燒開,放入肉,蒸90分鐘取出,翻扣入盤内,撒上少許蔥花即成。
(炸制時肉皮插上牙簽,不讓肉片和鍋接觸,避免焦糊,同時能保證瘦肉不柴)
成菜鹹鮮味濃,芽菜特有的香氣充分融入肉片,軟糯、肥而不膩,芽菜又飽吸肉汁,味道醇厚。特别适于佐飯、夾馍,是不可多得的、老少鹹宜的美食!
民間百姓在制作此菜時,多将肉在燒紅的鐵鍋中塌皮,不經油炸排油,直接煮熟後切片,并用自制的鹹幹菜(大頭菜或兒菜)一起蒸制,又是另一番别緻的風味!